王 廷
(甘肃省会宁县教学研究室 甘肃 会宁 730700)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目标,而这一目标的科学性、重要性和实现紧迫性在当今新时代的背景下就显得更加突出。小学是实际意义上的“人生起点”,是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素养形成的“首发站”,具有非常关键的德育工作执行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小学教师未能对德育工作投入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续航性弱、指导效力缺失等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小学教师务必要对德育工作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出发认识、挖掘德育工作的价值,同时设计、执行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引导性的策略。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的工作应以下列几方面作为主要抓手:
所有小学课程在教材编纂方面都十分看重对学生道德的良好引导效果,因而任何一门科目的教材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挖掘、分析这些资源内容,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品析,让学生在学会本科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得到道德精神层面的充分洗礼。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一些角色所作出的体现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的事情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挖掘,并将这种行为引入到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而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正能量”,结合案例中的场景和事件的结果来具体阐述这些“正能量”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等等。
除了课程教学内容外,小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也非常多样,其中也可以体现出对学生道德的正确引导效力。因此,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同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知识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正确道德、情感作为教学形式的选择标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的双项提升,并为学生之间的情感维系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结成一个个二人或四人小组,让他们彼此配合来完成自己布置的训练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助的价值;又比如在科学课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成几个探究小组一起执行一些实验活动,同时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和求知、探索的情怀;等等。
小学生虽然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但是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对于组成这个“圈子”的种种场景大多非常熟悉。小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场景,体会其中所能体现出的道德方面的元素,并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些道德元素对于自身生活所能带来的便利,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存在价值和广泛的作用空间。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者户外组织学生玩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教师首先搬来几把椅子再拉起一块“幕布”,布置出一个小小的“电影院”;而后组织一些学生扮演“观众”,并让其中的一些学生在大家“观影”时高声说话、接打手机或者大嚼零食;另外一些学生则要劝阻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
小学生的生活同样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必然会发生很多让学生们感到难以忘怀的事情。小学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历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的资源,带领学生回顾这些经历中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并品味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带给自己的启示,而后再以此作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情怀和道德理念。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回忆,想一想自己在过去的岁月里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点点滴滴,如:父母第一次为自己过程日,爸爸给过自己的最贵重的奖励,妈妈为自己买过或织过的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或者自己最严重的一次生病时父母的表现,等等。用这种生活中的回忆片段来引导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培养其他们尊亲孝亲的品德。
游戏是最能令小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也是最能激发小学生灵感和潜能的教学载体之一。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组织一些富有道德引导效力的游戏,让学生们一边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刺激,一边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观念,从而让德育工作成果的取得变得更加自然、顺利、轻松。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玩一场“盲人过桥”的游戏:由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参赛;小组中的组长要将自己的双眼蒙住,站在一条由教师画定且摆着若干气球的窄路上;组长在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后开始前进,组员要通过拍手的方式来提醒组长避开前面的气球并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终点;踩爆气球数量最少且用时最短的一组即为获胜方。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进而树立起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小学生对“大人”的世界永远怀有无限的好奇和憧憬,非常乐于模仿家长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那么小学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性,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代入体验活动,让学生模仿社会上的各种场景和行为进行表演,同时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这些场景和行为中所蕴含的道德成分,从而在更深层面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相应的正确道德行为意识。
比如有些学生对于“教师”这份职业都怀有一种憧憬,那么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轮流担任一天的“小老师”,安排他们尝试进行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还可鼓励其他学生为自己的“小老师”出一些花样百出的难题。如此一来,学生们自然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难处,同时也体会到了每一个劳动者所背负的责任,进而形成尊师重道、尊重劳动的美好品质。
社会是学习的最佳平台,也是一切知识和道德的最终归宿。小学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正确道德养成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行动的情况下真正感受发现道德、品味道德、践行道德的乐趣和价值,并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逐步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能力,进而培养起他们积极向上的社会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在“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孩子们前往学校周边的近郊地带,带领大家在那里植树并义务清扫附近的垃圾,而后还可和学生一起席地而坐,吹一吹温柔的春风、听一听悦耳的鸟鸣,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帮助学生养成珍爱自然、呵护生命、保护生态的“绿色情怀”。
小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正确而严格的道德和日常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为学生树立起道德榜样,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值得尊敬、值得学习、值得弘扬的“亮点”,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的道德情怀产生自然而有力的积极引导。
比如在上课铃响之前,教师自己就要首先来到教室里,为学生树立起遵纪守时的好榜样;在自习课坐班时,教师不要在讲台上刷手机,而可带一本名著静静地阅读,引导学生也树立起热爱学习的意识;而在课间里,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要保持和蔼的姿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懂得待人谦和、有礼;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良好道德的具体表现之一。小学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呵护,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困难,遇到学生的求助要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遇到挫折或遭遇变故的学生则要耐心陪伴、静心聆听,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的温暖和芬芳,从而使学生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例如,当发现有学生突然变得闷闷不乐时,教师要及时询问对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小问题,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当看到学生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教师也可问一句“这么?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呀?”,同时还可将自己一天中的趣事、乐事和学生们分享;等等。
如果说高超的学识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那么美好的品德就是指引一个人顺利抵达成功彼岸的罗盘。小学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重视起德育工作,深入体会新时代所提出的“全面育人”的教育要求,从各个方面入手开辟、完善富有执行价值和效果力度的德育路径,帮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形成、优化自身正确的道德理念,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感受到道德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无处不需、无所不能,从而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下素质教育事业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