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青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二小学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700)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经常会用数据计算的知识,因此熟悉掌握算理,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数据结果,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计算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服务生活。口算作为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一直以来学生的口算学习习惯不良、教师的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偏弱,在利用口算方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口算教学活动,提升口算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关注的话题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在教育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出的课程方面内容要求当中明确指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促使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运算知识进行正确的运算,还能够真正理解计算的含义,从而结合实际当中的相关题目寻找到正确的解法。在小学数学当中构建的计算能力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数学基础知识产生的基础运算方式,更是在抽象的数学理论当中更缜密的逻辑思维整合。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日常购物、出行等活动都需要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计算能够帮助人们的生活更简单,这就意味着在日常当中始终存在着等价交换的方式,因此必须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有效的教育。而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当中结合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步伐,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优质人才。因此,基于国家教育部门对现阶段教育环境改革的重视程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发展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前景。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与时代不符。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就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寻求一种与学生发展特点最为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再加上数学本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适当的改良是非常必要的。虽然目前有很多教师也尝试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但是具体的实施效果却是参差不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专注力较弱,自律能力也较差。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讲,他们的专注力至多能够维持二十分钟,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对他们而言过于漫长,很难从始至终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在小学生眼中课堂就是一个规范纪律的存在,限制了他们的行为自由,导致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们大都会对数学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另外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一部分孩子理解能力偏弱,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面对这部分孩子,教师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干预来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严厉,这样只会加大孩子对数学课堂的厌恶情绪。教师应该通过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拉近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降低孩子对数学的排斥心理,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发展时期,此时在某一学科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多少与其是否感兴趣存在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小学生对数学口算学习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会受到感性认知的驱动,自主地探究口算内容,注意力更加集中,产生学习的内在渴求,让口算的学习成为小学生情感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保障口算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那么,想要激发学生对口算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在口算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趣味因子,让小学生在口算学习以及问题的解答中体会到快乐,感受到口算的魅力。
小学数学计算问题包括口算和笔算两大类,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是口算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应注意口算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做到每天都要练习口算,以此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效果。尤其应注意基础数学计算的学习,这可以为后续笔算的学习夯实基础。尤其20以内加、减、乘、除法口算,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口算技能,也能够通过每天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勇敢面对学习困难的勇气。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听算练习,让学生在听读数学问题后计算,以锻炼学生的反应和计算能力。教师也应注意拓展计算内容,可以融入平方数、常用分数、百分数或小数的口算知识,不断理解并掌握分数、小数学或百分数之间的转换关系,这会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使学生的数字计算能力得以强化。
口算能力是小学生脱离文本信息扶持而借助头脑中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运算活动的口头方面的计算能力,因而教师需要进行快乐高效的口算训练,为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与训练机会,让小学生在日积月累、兼收并蓄中慢慢提升口算能力。例如,在“表内乘法(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小学生对“九九乘法表”进行识记活动,以此夯实小学生在乘法范畴内的口算基本功。识记活动略显枯燥,不适合长时间开展,以免伤害小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求知动机。教师还要通过同桌之间的互帮互助进行“九九乘法表”识记训练活动,如二人一起诵读“九九乘法表”,或一起背诵“九九乘法表”,或一人说乘法算式,另一个人说乘积结果。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彼此配合、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中多次对“九九乘法表”进行信息强化记忆活动,自然能够取得良好的信息积累效果,能够在熟能生巧中初步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也是一种口算学习的技巧,通过一些常用数据的熟记可以让学生们在遇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快速地计算出结果。例如,在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们出示了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五个盘子,每个盘子上放三个水果,要求学生们口算计算出一共有多少水果,学生们的口算计算过程为:3+3=6→6+3=9→9+3=12→12+3=15,列出的加法算式为:3+3+3+3+3=15,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引出乘法算式的表示方法为:5×3,表示有5个3,然后翻开乘法口诀表找出“3”和“5”相乘的算式,并说一说乘法口诀表中“3”和“5”相乘的结果是多少,是否与5个3相加的结果相同。接下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记住乘法口诀表,是不是会快速地算出几个相同数字相加的结果呢?”由此,让小学生认识到记住常用数据的意义,并熟读记忆乘法口诀表。除了乘法口诀表的常用数据记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记忆12乘十几的数据,例如,12×12=144,12×13=156……当学生们在口算时遇到12×12×2=?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地算出得数是288。
在小学数学中,口算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更是学生学好数学、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基本能力。口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是衡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口算习惯不好,结果造成计算缓慢,甚至计算错误。因此,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培养口算习惯,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如,187÷3和21×9,计算时都要以原有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作为基础,对于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出结果。平时做作业时,也要求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题目要用口算。只有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提升口算教学的针对性。如,教师将学生分成了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紧张型。这部分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与算理,但是总是因为过于紧张而出现错误,那么就需要教师指导紧张型的学生在口算中放慢节奏,稳定情绪,让他们从口算中获得成就感,这样就会慢慢地消除紧张心理;第二,粗心型。粗心型的学生在进行口算训练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当有人提醒的时候,又会迅速地纠正,这多是由于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在对粗心型的学生进行指导时,需要教师加强对数字、符号的观察能力训练,强化这部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减少出错率;第三,方法不当型。方法不当型的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指其掌握的方法不合理或不符合数学计算规律,在对这部分学生的口算训练中,需要教师找出学生对算理掌握的偏差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及时地纠正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通过专项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口算方法。
综上所述,培养口算能力是教师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对于小学生主体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教师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教师积极探究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并借助四则运算教学、口算训练活动以及口算能力比赛三大策略而付诸实施,切实促进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循序渐进,使小学生拥有快速、准确的口算能力,切实促进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拓展、运算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