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常为叙事类文本,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容易脱离原文本的叙事风格,内容、词汇、语法、句式结构等方面输出效果都欠佳。本文以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的读后续写教学为例,探讨协同效应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读后续写的产出。
【关键词】读后续写;协同效应;模仿;创造性;教学效果;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杨亚欣,中山市第二中学。
一、理论背景
Pickering与Garrod提出,互动协同模式(i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指的是交谈双方在对话过程中彼此适应、配合、调整,导致双方大脑表征既在语言层面,也在情境模式层面出现趋同或协同。双方会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也会在情景模式层面,即人物、时间、地点、因果、交流意图等5个核心维度中相互协调,发生互动协同,由此产生语言理解、带来语言产出,使得交流顺畅。互动协同模式认为,语言层面协同的发生机理是结构启动,也就是人们在语言输出时会重复、模仿他人使用过的语言结构。如交谈中的一方刚刚使用了一个强调句,交谈中的另一方也倾向于用强调句。协同其实是一种学习效应。
二、基于协同效应理论基础上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本文基于协同效应理论,以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的读后续写教学为例,探讨协同效应对读后续写教学效果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产出质量。
1.教学材料。本次教学实践选用的是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的读后续写。全文共有412个字,文本为记叙文,讲述了Aram有机会去Rossi的面包店工作。可是Rossi由于年岁已大、身体不好,现在不做面包了,只从外面批发面包过来销售。因此,Aram只能做收银员。Aram觉得很失望、可惜、难过,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2.教学过程。(1)导入。以两个问题“What kind of part-time jobs will you take during this summer vacation?”“How can you benefit from this part-time job?” 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也导入本课的文本阅读内容——A story about taking a part-time job.
(2)閱读与赏析。
Step 1: 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发展六要素。
Who;Where;When;What;Why;How.
Step 2: 细节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及人物性格特征。
了解故事基本信息之后,学生开始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对文本进行深层赏析,旨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特征。教师在PPT上展示问题:
Group 1: How Aram fel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story?
Group 2: What did Mrs. Rossi look like? How do you know?
情节方面,通过一系列动作,展示了Aram从一开始的因为自己的好运(能够去面包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兴奋,再到来到心仪的兼职工作地点的紧张,到得知Mrs Rossi打算让他做收银员之后的失望、悲伤、绝望、觉得可惜,情绪不断在递进、升华。对Mrs Rossi的描写,作者也是通过一系列动作外貌来展现出她身体不好,但是对于不能做自己热爱的面包深感可惜、难受的情绪。学习者通过这部分的深层赏析,通过与阅读材料的互动,理解到了一系列动词对心理、情绪描写的作用,感知到了矛盾冲突、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产生了情感共鸣。学习者会在语言输出中,重复、模仿他人使用过的语言结构、词汇、表达,模仿性地创作,产生协同效应。
Group 3: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bakery, what did it use to be?
Group 4: How did Mrs Rossi feel about her bakery?
这部分讨论话题的设置抓住了主人公心理变化这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关注到作者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如对比、心理、语言、环境描写等,让学生感知到Mrs Rossi的面包店往日的盛况、体会到Mrs Rossi的惋惜、失望、不甘等情绪,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有更深层的理解,加深了对“心理描写”的认识,为语言产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Step 3: 分析文本语言风格。
该文本采用了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类型来展现了主人公情绪变化与矛盾冲突。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其心理。发掘多样化语言结构。文本避免平铺直叙的语言结构,使用了多样化的语言结构,如非谓语、从句、倒装句、副词、介词短语。结构多样化,表达更加地道、丰富。
3.词汇、心理活动、语言结构的模仿与创作。
(1)通过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动作描写来表现心理。
Aram straightened his shoulders and entered (confident)
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s head and didn't utter a word (ashamed) 他低下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His eyes____________________with great expectation (excited) 他的眼睛因为期望而闪闪发光。
Having heard the story for 100 times, she________________her eyes (impatient) 听了一百遍这个故事了,她翻了翻白眼。
With her eyes_____________________on the ground, she didn't dare to look straight at me.(shy) 眼睛盯着地面,她不敢直视我。
(2)细节动作描写。
在心理活动描写时,笼统的词往往表达不尽人意, cry,smile 等词都过于笼统。如:
A:After hearing the bad news, he cried ;
B:After hearing the bad news, he threw himself into the blanket and sobbed sadly.
相对于A句子,B句子更加准确地运用相关的词汇,精选细节性词汇或者词组,而非一概而论的运用一些笼统的词汇,表达人物的情绪和心理会更加到位。文本材料中的“Suddenly she came alive, waving her arthritic hands.中的waving her arthritic hands”就是一處用细微动作描写出快乐情绪的例子。学生在这部分可以尝试模仿运用文中出现的细节动作如:sighed, held up one's hand, took in one's fingers等。
(3)多样化结构的运用。
在续写过程中,句式单一或者脱离原有本文叙事风格而进行的续写往往不能有效与前文风格衔接,显得面目全非。学生在深度赏析阅读文本之后,要从结构上尽量与原文本靠近。这就要求他们对文本的多样化结构有一个了解、模仿、创作的过程。学生在这部分可以试着改写一些句式,如:
He knew how sad they were, so he made up his mind to do something. ——用非谓语改写。
4.读后续写的内容准备。
在完成故事发展梳理、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语言结构进行模仿创作之后,下一步就过渡到了续写的阶段——Aram萌生出一个想法:请Mrs Rossi教他烘焙;Mrs Rossi终于说道:“我们先去买材料吧!”。续写的内容,学生需要做一定的准备。
(1)关注已知的两段开头句,提取重要信息。
要根据已知信息,尤其是续写的第二段判断出续写第一段的主要内容,两段内容要能够自然衔接,不能随意发挥。从第二段的词汇 “finally”可以推测出在第一段中,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劝说过程。从第二段的直接引语的使用,可以推测出第一段的结尾一定是一个对话,而且说话者为Aram。从第二段的开头句,写以推测出第二段主要侧重于描写Aram和Mrs Rossi一起去买材料,Mrs Rossi教Aram烘焙的过程。
(2)回归原文本,为续写提供有力支持。
学习者需要在原文本中寻找有力的支持,丰富续写内容,使续写内容自然、合理。如原文中反复出现的Mrs Rossi的手,架子上曾经装满配料的瓶子,第三个人物Aunt Rita,Mrs Rossi 回忆中的她的烘焙店往日客人如潮的盛况都可以通过对比等手段作为第一段Aram劝说Mrs Rossi教他烘焙的佐证。第二段描写他们一起去购买配料,耐心教导Aram的过程,可以把原文中的Mrs Rossi的烘焙比任何人都做得好、门上的褪色的木制标志牌、以往客人排队到街角的盛况、事业起源地等描写作为第二段的升华,使得故事前后呼应、有理有据、情节合理。
5.续写。在续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延续阅读文本的叙事风格,多用动作、环境来表达心理情绪变化,从文本材料中找到出相关内容佐证,使文章从语言风格、内容方面,都尽可能地与原文本保持风格上的一致,内容创作合理、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checklist,作为学生写作过程中自我监控的手段。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让部分学生进行了展示并且针对其内容做出了反馈和评价。
三、结语
本文以一个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协同效应对读后续写在学生的语言风格、内容衔接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发现与阅读文本的互动、理解过程中,学生本能地模仿前文的风格,从词汇、语言结构等方面不断向原文靠近,语言产出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康.高考英语启用读后续写题型的效果验证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1):1-6.
[2]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3]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7-299.
312350118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