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建中考英语学科统一命卷已有五个年头。在英语试卷的众多试题中,完形填空试题能较为全面地考察考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福建中考中完形填空试题基本呈现稳中求变、注重语境的命卷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有情境,有方法,有指导,促发展。
关键词:福建省;中考;英语教学;完形填空
作者简介:孙婧(1994.4-),女,汉族,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于《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2017年起,福建中考英语学科统一命卷。在英语试卷的众多试题中,完形填空试题需要考生能够在看懂文章,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文章,能较为全面地考查考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详细阅读了2017-2021年福建中考英语卷的完型填空试题,发现完形填空试题基本呈现稳中求变、注重语境的命卷特点。通过对完形填空试题的命卷特点分析,为教师今后指导教学指明方向。
一、命题特点
(一)稳重求变
纵观五年的完形填空试题,笔者认为这一试题在选文体裁、题材和叙述人称和试题结构上保持了稳定性和延续性,具体表现在:1.选文体裁、题材和叙述人称稳定。表1归纳整理了2017-2021年中考完形填空试题语篇体裁、题材、叙述人称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每年的语篇体裁均为记叙文,并且基本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对人物的故事进行描述;2.试题结构的稳定,每年均设置10个空,每空3个选项,且从表2关于设空基础知识考点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设空考察的基本都是实词,其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词义辨析更是历年必考的重点,这很好地体现了完形填空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而非语法。
在试题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在主题语境的选择、试题呈现方式、阅读文本篇幅又有一定变化。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7~2021年福建中考完形填空试题所选语篇的主题语境保持至少两年一变,分别是人与自然(2017年)、人与社会(2018和2019年)和人与自我(2020和2021年)。
2017-2019年,除了文章以外,试题还配有插图,从图中,考生可以明确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和特点,有助于考生借助图片推测、理解文章内容;2020年,虽然不再提供插图,但提供了文章的标题,通过标题,考生就能很好地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同样对考生理解文章内容提供帮助。2021年是唯一一年仅提供文章和选项,没有任何标题、图片的辅助,考生仅能通过阅读文章完成试题。没有了图片和标题的提示,对考生的在语境中理解上下文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表3列出了2017年以来,连续五年完形填空文本、选项和其他部分共涉及的词汇量。比较中可以看出,词汇量总计分别为231、251、259、263、245,文本的词汇量分别是198、206、220、226、215,是在稳步中有所提升的,这体现了试题不仅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了,还对考生阅读文章的速度要求提高了。
(二)侧重对考生上下文阅读能力的考核
表4是2017~2021年福建英语中考完形填空设空的焦点因素,其中可以看出,每年设空的焦点因素均侧重于对上下文内容理解的考察。
如:2021年中考卷中45题
She adds,“Hosting isn't about how high up in the world you are; it's about having a good 45 and a good idea. Go and do it.”
45. A.song B. voice C. sleep
这题设题是名词辨析,仅通过设题所在句子“它是关于有一个很好的什么和一个好的想法”考生是无法判断选出正确答案的。想要选出正确答案,考生需要阅读上文“主持不是关于你在世界上取得的地位有多高”并结合整篇文章内容:主人公为了实现当主持的梦想,录音寄到电台,最终被录用梦想成真的故事,全文没有提及歌曲和睡眠,因而能够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嗓音”。
即使涉及虚词也都避开语法因素,需要考生通过阅读文章,从上下文字里行间的信息理解要表达的内容,再选出符合文意的选项。
例如:2017年中考卷中37、38题
One day in 1979, 16-year-old Payeng was walking 37 the bank of the Brahmaputra River. He saw many snakes on the sandbars. These snakes died in a few days'time 38 the heat and the absence of trees.
37. A. along B. through C. across
38. A. according to B. because of C. as for
這两题的设题分别是介词和介词短语的辨析,仅凭借词和短语的用法是无法选出正确答案的。37题,从设题所在句子为“在1979年的一天,当Payeng怎么样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岸走的时候”,每一个介词均能和walk搭配构成短语,所以仅根据这个句子的信息,考生是难以选择的。他们必须结合下文内容“他看见了很多的蛇在沙洲上”,根据上下文推测,他能够看到在沙洲上的蛇,并且他的动作是走,考生可以知道,主人公不是“穿过”或者“通过”河岸,而是“沿着”河岸走,边走边看到了这些景象。38题根据文章“这些蛇在几天后死亡怎么样炎热和缺少树木”,从前后句子的逻辑,考生可以明显感觉到“炎热和缺少树木”和“蛇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B“因为”。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题目的设置紧扣上下文语境,侧重考查考生的推理、判断、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选材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
中考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考试,这五年的中考完形填空语篇主题语境均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课标要求,分别为人与自然(2017)、人与社会(2018和2019)和人与自我(2020和2021),语篇内容讲述的都是主人公跟考生差不多年龄发生的故事,容易让考生产生共鸣同时,同时内容积极向上,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2017年,语篇讲述印度林业工人Jadav Pyeng独自一人花费38年在沙洲上种出森林的感人故事,這篇阅读能给考生带来感动和震撼,唤醒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2018年和2019年的语篇都与社会服务相关,前者介绍了男孩Ewan Drum从小梦想像超级英雄一样帮助他人,在家人帮助下捐助无家可归的人并带动更多人共献爱心,实现“英雄梦”的故事;后者介绍了作者和朋友担任Buddyball的志愿者,并帮助残疾儿童变得更加自信阳光的故事。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均是与考生年纪相仿甚至更小的孩子,通过文章中人物积极投身公益社会服务的描写和文章结尾主人公对帮助他人的正面评价,可以修正考生对公益服务的消极看法,“勿以善小而不为”,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2020年的语篇介绍了15岁的设计师Rachel,因兴趣从小改造自己衣服,长大后将设计服饰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在时装周上技惊全场的故事。主人公的年纪与考生相近,却已经取得了超越这个年纪的成就,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因为对她的勤而不怠,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她的这些品质都很值得考生学习。2021年的语篇介绍了Bex Lindsay从小以成为Fun Kids的主持人为梦想,并且一直不断为之努力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考生正处在选择今后人生方向的岔路口,通过主人公的追梦故事,能够给考生带来启示,尽快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价值。
二、教学启示
根据完形填空的命题的特点,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如下启示:
(一)练习选材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平时的出题和选择练习时,一定要做好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做到练习的语篇:1.以记叙文为主,其他体裁为辅; 2.主题语境紧扣课标要求,内容积极向上; 3.设题尽量不涉及语法因素考察。这样学生的做题才不是盲目无效的,而是有针对性的,练什么考什么,在考场上也能从容应对。
(二)教材处理要有灵活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的。教材中有大量叙事且内容积极向上的文本,教师可以在常规教学中灵活使用、改编这些文本,进行二次利用。比如,有意删除文本中在上下文能够找到提示信息的动词、名词、介词、代词等,必要时可以提供首字母,并要求学生在不翻课本的前提下进行填空,这种练习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课文,也有助于训练他们借助上下文字里行间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三)词汇教学要有情境性
很多时候,学生的失分原因不在于找不到上下文提示的信息,而在于没有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这往往是因为学生没有能够掌握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和用法。例如2021年中考卷中41题,“Lindsay's recording 41 and she was asked to host the Sunday breakfast show.”这题的正确答案是worked,work这个词考生往往很熟悉它作为动词和名词有“工作”的意思,却忽略了它有“有作用,奏效”的含义。作为老师,应当关注同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在教授字词含义时,不要脱离语境,力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四)练习讲评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讲评完形填空练习时,除了常规的校对答案,翻译文章的方式以外,教师应使用灵活多变的讲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笔者认为,在学生对该题型处于比较陌生的阶段时,可以主要由老师讲评,在老师讲评每空答案的同时,要求学生一起动笔圈画出上下文的哪些信息帮助推理出了这个答案,并用箭头指向这个空缺的横线处。相信学生在老师讲评完,看到基本每一个空白处都有一个或多个箭头指向它时,能够渐渐明白,这种题型在做题时一定不能脱离上下文语境。在学生已经熟悉解题技巧后,老师将讲评任务交给学生。例如,可以讲评前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指导,并找到答案是从上下文的哪些信息中得出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评。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省去讨论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一个人讲评一题,同时要说在上下文能找到的支持信息。身为老师,如果这个题目的答案正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且支持语境不是太长,还可以收集起来,之后作为字词的单选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
(五)解题技巧指导要有延续性和反复性
笔者认为,在学生接触该题型的初期,老师需要教授必要的解题技巧:1.借助文章所给的图片或者标题,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了解文章人物的相关信息;2.在做题时不仅要用眼用脑用心,还需要用手将自己判断答案的信息在上下文中圈画或标记出来,不做臆测;3.在所有答案都选完后,要带入答案再将文章读一遍,看看全文是否通顺,合乎逻辑。然而这些解题技巧的从熟悉、掌握到灵活运用,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在析题和讲评中,强化这些技巧并坚持让学生在练习和作业中使用,从而形成解题习惯。
319550058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