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荣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开展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标志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落地生根,进入全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阶段。
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学术界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关注持续升温。以“三全育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总库(中文)进行文献检索的结果显示:从2018年开始,“三全育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年度发文量从2018年的144篇增加到2021年的1666篇。此外,多位专家学者从其研究综述、内在机理、现实难题、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多维度、多角度研究,出现了一大批“三全育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3]-[5]。担负着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推动下积极深入思考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自觉将“三全育人”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联动乏力、学生实践缺乏统筹和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等现实问题掣肘。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回应现实问题,探寻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系统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发挥关键课程作用的关键。高职院校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党团活动、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各有其优势和劣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的陪伴者,这种长时间的陪伴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不及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拥有的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价值导引能力往往又是高校辅导员所欠缺的,尤其是对于没有思想政治相关学科教育背景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无论是从高校育人的目标、“三全育人”的要求上来看,还是从两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应该携手并进、紧密合作,才会实现优势互补,消减彼此的不足,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从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之间的联系沟通的渠道没有有效打通,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尚没有形成互联互通的长效育人机制,更没有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制约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提升。
内化与外化问题始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旨在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政治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学生的知识、道德信念体系之中,达到内化的效果。但是内化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内化实现外化,才是其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旨在解决外化的问题,即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更新、巩固自身的认知系统,将在课堂中吸收到的理论精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特点是在预定的教学目标预设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考和领悟,以完成内化到外化的转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常是以团学活动为主要形式,由团学组织的指导教师负责策划实施,多数是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社会集中进行实践活动,旨在强化关注社会、理性看待社会、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从理论基础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从开展方式和活动内容上来看,都是在遵循了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从终极目标上来看,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具有各自的个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重预设、重总结、重反思;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则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平台的广泛性等特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为创建有效对接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加强两种实践活动的有效统筹,既能实现优秀实践资源共享、优质实践基地共建,又能有效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现象的出现,最终达成同频共振、互融共进,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向叠加效应形成,以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ratio⁃nality)分为价值(合)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和工具(合)理性(value rationality)。价值理性是指与道德、艺术、信仰、情感等显示人的内在尺度和自主意向的理性活动,追求的是动机的纯正性和手段的正确性,在价值理性的作用下,更加关注人的长期全面发展及其精神世界的提升。工具理性是指经济、科学、技术等具有外在规则和制约性的理性活动,通常表现为在功利主义的诱惑下,借助理性,精于计算以实现功利的最大化,而往往忽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影响着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价值理性提供现实支撑;价值理性引导社会实践的方向,为工具理性提供精神动力。只有两者协调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呈现出彼荣此枯的现象,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价值理性则呈现式微趋势。在高职教育的实践中,表现为过多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新需求不断涌现的状况下,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断更新丰富,而体现价值理性的高职教育的育人性则被边缘化。随着“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新思政观”的提出,高职教育的价值理性得以回归,育人性逐渐凸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局面。但多数仍停留在方案的制定,相关教科研课题的增多等表面工作上,创新动力仍显不足。
“三全育人”的全员育人是从主体角度要求实现由个体到共同体的转变,全过程育人是从时间角度要求建立贯穿学生成长过程的可持续育人链条,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角度要求实现由一维到多维的转变。“三全育人”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至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扩展到校园、社会、网络的各个角落,扩大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与内涵,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积极探寻其创新发展的应然向度,走出实然困境。
“三全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所谓系统是指由各个相关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相互联系组合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系统内各要素能够相互配合,彼此联动,共同围绕育人目标形成合力,就会出现“1+1>2”的功效。反之,各要素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切割,容易形成内耗,陷入“1+1=0”甚至“1+1<0”的困局。因此要发挥“三全育人”这一系统工程的整体性优势,就要坚持系统观点,紧紧围绕育人队伍协同发力、思政资源融合增效、育人平台同频共振三大问题,立足主体、时间、空间三大维度顶层设计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特征的内容科学、标准健全、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名匠劳模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紧紧抓住校内和校外这两类关键队伍,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合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育相融合。首先,强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相互赋能和协同育人。通过协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贴近学生实际,及时应对学生意识形态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练就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功夫,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中,其理论素养和水平会不断得以提升,对学生的价值导引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因此打造育人共同体既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优势互补,需建立专门的协同育人领导机构,全面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为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双向兼任制度,务必做到适岗才能在岗,在岗必须胜岗,严格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准入、考核、激励、退出机制;搭建两支队伍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线下定期开展经验交流、融合发展培训、协同科研等活动,线上则可以实现时时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共同研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群策群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其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聘请企业行家里手、名匠劳模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择优选取专业契合度高的产学合作教育基地作为开展企业导师“讲思政”活动的平台,精心设计活动主题,邀请企业导师结合自身在平凡岗位中的奋斗历程,围绕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等内容开展讲思政活动,让学生在企业的厂房、车间等校外实训实习场所接受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感受企业导师“讲思政”的力量,形成校企双主体思政育人格局。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角度来看,单独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需要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都承担起价值引导的作用,尤其是需要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力。首先,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专门性课程。思政课程中包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与国家、社会、学生关系密切的价值坐标,在确保其理论权威的前提下必须持续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可信度和实效性。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促使学生将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纳入到自己的意识框架体系中,达到“知”的程度,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矛盾即学生的认知矛盾的解决。再经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多次强化,最后实现自我吸收,以内化为自我信念。其次,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大半个江山,伴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涯最多是专业课程,但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经常忽视价值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明显不足。2020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优势,用思政课程的思维和方法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基础问题,在准确把握专业课课程性质特点的基础上提炼挖掘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形成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并有意识地融入到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和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化理性为德性”,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课程为本,始终坚持思政课程的价值主导性,在尊重专业课程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引导的潜在功能,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思政教育课程共同体,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改变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此荣彼枯的现状,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高职教育中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因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2]。这就需要以“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大场域为径,从校内到校外、从现实到虚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构建学生思政工作生态环境圈。
重视“课堂”微观场域。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教书育人最应长期坚守的重要阵地。因此要编织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这两张网。课前精心做好预设,使课堂有计划有方向有目标,课堂中要增强师生、生生的合作对话,最大程度地释放学生的潜能,尤其是用思想的碰撞促成“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以创设互动交流、和谐高效的生动课堂,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纳、内化马克思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
建设“校园”中观场域。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元素,既包括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学校管理制度这些校园静态文化,还包括师生共同营造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动态文化。这些元素都以较为隐蔽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建构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认知体系中科学的、崇高的、正确的那一部分。
深入“社会”宏观场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将科学体系中的理论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即“内化认同”。但是“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教育更需要注重学生在具体的相关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感受和体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应形成合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从中印证、理解、消化在学校习得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科学的方式方法,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内在矛盾,即学生的知行矛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向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推动学生不断将内化于心的思想道德认知外化为自觉行为,并逐渐将其固话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利用“网络”虚拟场域。网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承载和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信息。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网络对世界的选择和解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已经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由传播者从众多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并加以解释甚至是加工过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的会受到传播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那些被解释加工过的信息有可能是不真实的、甚至是扭曲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务必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聚焦网络虚拟阵地。首先,建成新生入学报到系统、在校生综合表现监测系统、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新生入学系统涵盖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兴趣特长等,便于在学生入学之前初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有效避免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制定的盲目性。在校生综合表现监测系统包括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参与第二课堂的活跃度、取得的荣誉等,是学生在校表现的全面呈现,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根据系统显现出来的学生综合画像,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应有毕业生就业状况、思想状况、社会适应状况等模块,这一系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但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一环,通过对系统数据的了解和分析,延伸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服务,从而形成从入学之前到毕业之后的全过程育人闭环。其次,构建“党-团-班级”三级“微宣传”体系,利用网络传播具有的无界时空的优势,将主流社会意识、正确价值导向通过网络时时传递到学生的身边,形成强大的、优质的、正向的网络舆论环境,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弄清楚自己应该提倡什么、热爱什么、抵制什么,不断增强在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力与选择力,以有效避免成为网络异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