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梅红, 万小羽
(1.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基础教育研究室, 广东 广州 510035;2.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教育评估室, 广东 广州 510035)
良好的师德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关系教育全局的系统性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2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教师师德为先,热爱中小学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小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小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形势复杂变幻,师德师风建设也经历着不断深化、创新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要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2019 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强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四有”好教师标准重点体现在对教师高尚师德的期待,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一些有损教师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负面事例一方面将教师变成“高危职业”,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和急切性。 国内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众多,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广泛多样,研究内容涉及师德师风内涵、师德师风具体内容指向、师德师风建设与环境创设、师德师风评价、师德失范现象与原因分析等方面[1-5]。 现有研究侧重于宏观角度的分析,对教师主体等微观层面的问题关注不足,对策的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待考量。 本研究聚焦新时代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分析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应从教师自身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利益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对现代社会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必然要依靠某种普遍的、基本的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的有序与稳定,因而在现代伦理中,规范论成为主导的形态”[6]。 2018 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要求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7]。 《准则》对教师职业行为作了明确的规范,然而行为规范容易变成道德知识,道德知识虽对教师做不正确的事有一定的劝阻作用,但知善并不一定行善,教师“知德失德”现象依然存在。 在“知德失德”现象中,道德知识甚至是道德认识未能改变一个人的道德选择,未能阻止一个人去犯道德错误。 因为人是多维的存在,道德只是人的一种欲求,除此之外,人还有诸多其他欲求,如果其他欲求超过道德欲求,就可能出现“知德”而“弃德”现象[8]。 《准则》是衡量师德水平的主要依据,如果不按照“行为准则”履职,便是道德失范的表现。 但是,道德行为准则是外界对教师行为的规约,而非来自教师自身生活的需要,因此难以触及教师心灵,激起教师的道德情感。 在教师师德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单纯地让教师学习行为准则,学习的对象只能是处在第三人称位置上的、有关规则和规范的知识,教师作为第一人称的学习者进入不了学习对象的场域,他们之间形成不了生活境遇性的、融为一体的关系,这种学习成为“自我道德不在场的学习”。 教师学习道德知识,不是为了获得更为系统、更为精深的知识与学问,而是为了道德行为的践履;学习道德知识,不是为了提高认识,而是为了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9]。 教师师德养成仅停留在学习道德知识的表层,未深入教师内心,从而导致“知而不行”的师德践行困境。 “无论现代社会伦理规范系统多么周全和完备,如若缺乏个人自主美德的内在心理基础,都不可能成为健全有效的伦理规范。”[10]因此,尽管国家制定了完备的师德行为准则规范,也难以避免个别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做出伤害学生、有悖师德的行为。
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许多学校以管理的工具性替代管理的目的性价值,特别是中小学校的管理者,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忽略教师自我生存、发展的需求,把教师视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终极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在这种功利性目标的管理体制下,教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负荷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教师个体的精神追求被剥夺,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得不到体现[11]221。 学校管理者不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评判教育和教师的价值,凡事都讲“有用”“考试”,“有用”就是有意义的,“考试”考不到就是不重要的。 管理的工具性取向使教师价值异化,教师的核心任务变成了管好学生考出好成绩,为督促学生学习,教师的十八般武艺用尽,无视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本身的复杂背景或原因。 教育的功利性取向逼着教师放下“育人”职责,简单履行传递知识本职,而培养人这种最具挑战性、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变成了例行公事或对既定程序的遵守,照章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11]222。 对于教师而言,只需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变成了一个机械化的过程,忽视了道德的内在涵养与感染力,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道德情感的交流与传递。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学校需要给予教师尊重与关怀,学校的管理也应该更加人性化。 然而,科层制(官僚制)管理让教师对权威表现出一种“组织沉默”,使教师经常处于无力的境地,默认某些权力给予自己的约束,个体自我效能感低,惧怕在公众场合“丢面子”、产生人际隔阂而选择沉默[12]。 长久下去,将使教师失去尊严,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形成一种伤害。 教师本希望身处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中,实际却发现自己与同事总是处于一种疏远、竞争、冷漠的关系,教师失去了与真实自我的联系、与从教热情的联系、与干好一切工作的源泉的心灵的联系[13]58。 学校管理的工具性取向,破坏了学校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让学校成为一个功利性的场所,挫伤了教师的师德理想与育人情怀。
教师地位成为影响教师师德养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教师的地位高,容易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良性循环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高,职业荣誉感更强,教师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反之如果教师地位低,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自我效能感差,可能会诱使一些“师德”失范行为发生。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教师职业不但可以解决农转非的问题,而且还有稳定的收入。 进入新时代,教师职业的这些优势不复存在了,这让教师职业的竞争力黯然失色。 “我们这些教师会承认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工作不见起色,报酬不够丰厚,在一个温煦的清晨突然发现自己入错了行,把大好时光耗费在鸡零狗碎的琐事上,最后还觉得自己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13]96
在信息时代,知识来源的多样化和受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作为“知识源头”的权威地位和话语权,对学生“向师性”的形成构成了客观“威胁”。 教师的权威弱化,师生关系的凝聚力降低,影响“尊师”氛围的形成。 值得、赢得、享受他人的尊敬与钦佩,是人们衷心向往与竞相追逐的宏伟目标[14]58-59。 教师职业竞争力下降、教师权威和话语权的弱化,导致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下降、教师师德意志动摇,为新时代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带来挑战。
受传统刻板印象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教师就一定是好的从业者。 这种道德认知上的“应然性”,忽略了教师工作情境的复杂性对教师践行师德行为带来的影响。 教师既要照顾学生整体,还要关注学生个人,必须在管理学生学习与品格发展的同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是一种复杂、多角度和不确定的实践活动,教师跟同事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课堂和学校环境、外在政策对教师教学的暗示会增加复杂的层次[15]192。 在现实情境中,师德规范的有限性与教师活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会随着社会发展充分暴露出来,师德规范无法涵盖教师活动的全部,不可能时时为教师的行为提供指导,从而就会出现无章可循的窘境[16]。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和蔼可亲的典范,但这些“应然性”不能覆盖教师生活的全部。 帕克·帕尔默(Parker J. Palmer)形容教师的日常工作就像攀山越岭,尽管自己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出席过数不胜数的教学研讨会,但是,每逢给新班上课,一切都好像要从头再来。 每次老问题的出现仍令人猝不及防、手足无措[13]42。 人生来并不是与道德要求相适应的,总是会有某些不合时宜的错位和“无能为力”,人的理性能力无法保障人实现道德自觉[17]。 我们认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都应爱岗敬业、自我牺牲、孜孜奉献、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等,然不知复杂的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高尚从业精神的养成,当教师的理想和预期不能实现时,可能就会动摇师德信仰,做出违反教师师德的应激行为。
从师德师风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看,既有教育功利性取向与教师地位不高的外部环境因素,也有教师“知而不行”、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而无法实现“道德自觉”的内部因素。 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亟需在坚持中国特色优良师德传统的基础上,从教师自身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激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源性动力和加强外源性环境的引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键要看教师的行动。 教师作为践行师德师风的主体,要激发自身内源性动力,积极学习道德性知识,弘扬中国特色的师德传统,提高道德实践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道德品性,做一个有职业尊严、专业信念,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时代引路人。
1. 树立学习意识,筑牢教师师德养成的基础
师德是一种精神,具有引领人格、感染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种复杂形势的冲击下,能够站得正,挺得直,坚守良知。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教育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的教师更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学习,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不断创新的时代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师德是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催化剂,教师的师德、知识和技能在高质量的教学中互相协作,提高知识和技能会促进师德发展。 师德还是一种责任,是思想和行为的习惯,会随着教师不断学习、行动和反思而加强[15]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对教育职业的敬畏之心,以高标准严要求对自我进行管理,用丰饶的精神去影响未来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2. 传承师德传统,弘扬中国特色的师德精神
先哲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良师德传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教师的言行一致与以身垂范的人格魅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严谨谦逊与不断进取的态度;“有教无类”、不偏不倚与平等公正是教师的良知坚守。 东汉时期儒家学者魏昭指出,能够为人师表的教师有别于只能传授知识的教师,感慨“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这些中华民族积累下来的特色鲜明的师德传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优良道德传统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较为完善的道德载体,第一类是非物质文化载体,也是道德的主要载体,第二类是物质文化载体或称有形文化载体[18]。 每个教师都是师德发展史的一部分,不论是否喜欢,是否认识到自己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在事实上都是传统的承载者[19]。 教师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师德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的师德精神发扬光大,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师德也会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更新而变化,教师要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选择了教师职业其“道”,便要遵守其“德”,一个有底气有涵养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自由无比的个人实际上不过是满身缠满规约之网的被动者”[20],教师如果能自觉遵守师德规则,才能在教学行为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性。
3. 坚定理想信念,重塑教师的职业道德风范
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言,有两条路摆在面前,同样都可以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一条是研究德高望重者的才智与实践,另一条是获得万贯财产与显赫地位[14]59。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便选择了平凡与清贫,但同时也选择了燃烧自己为他人擎起人生明灯的崇高。 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坚守教育理想和信念,陶行知先生用高尚师德践行人民教育事业,构筑起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典范。 黄济先生说,他读了北师大之后,就定了做教师的终身志愿,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永远追求的目标[21]。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重树职业风范,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蓬勃向上的精神境界,不为名、不趋利,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永葆知识分子的傲气和风骨,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 理想是教师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支柱,“在物质泛滥的当今社会,精神理想不仅需要也应该成为人的必然追求”[22]。 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敬畏法律、敬畏纪律、敬畏规则,政治素质过硬,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明确的责任意识,把责任意识转化成自觉行为,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教育情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促进自我生命发展。
4. 内化师德师风规范,将道德立场付诸道德实践
师德作为一种美德,本身就是伴随行为发生的一种实践智慧。 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道德的论述,所谓道,就是一种本然的存在方式,即成人之道;德是道在人身上体现的内在本性,通俗地说,就是“人走在这个‘道’上所需要具备的品性”[23]。 道德应该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其功能就是引导人们走向更好的生活[19]。 作为教师,基本的道德准则为教师确立了标尺,在准则保护的范畴内行动可以使教师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尊严。 但是仅仅记住准则的内容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将外在的指导准则内化为道德立场,变成内心的行动指南,指导自己的行为。 对教师来说,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很重要,前者帮助预测行为后果,后者帮助克制当前的快乐或忍受当前的痛苦,以便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获得更大的快乐,或者避免更大的痛苦[14]184。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训练将道德观念深深植入行为之中,自觉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至为关键的是,教师在面对选择时,能够自觉将道德立场付诸实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只依靠教师的内省和自塑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环境外力的引导作用,与教师自我师德养成产生合力,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1. 创设师德培育环境,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气
只有教师得到尊敬,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才能得到尊重,全社会才能形成崇尚学习的风气。 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主流意识的核心引领,创设良好的师德培育环境,全方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传统的师德教育,强调教师对师德制度规范的遵守,忽视外部环境在教师师德养成中的积极作用。 在师德规范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要改变过去政治式、责任式、口号式的教育引导,真正调动教师德性养成的主动性[16]。 鲁洁教授指出,当今社会人作为关系性的存在和历史性的存在比任何时期更突出、更重要,每个人通过他人确定自身的存在,道德教育应旨在发展普遍价值,培养在普遍联系中的人,培养有理想的人和生活中的人[19]。 因此,应着眼于教师所处环境,关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在校长领导关爱、学生尊敬、家长尊重和支持的环境下,能够自觉、主动成为“更有德性的人”。 在全社会创设良好的师德培育环境,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广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形成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2. 设置道德情境冲突,强化教师的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
人的外显行为受内在信念支配,而信念的形成必须要经历内心的加工与自我认同,没有内心真正的认同,道德规范只是知识,必然导致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的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行为的一种规约,但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也会面临两难选择,这种两难情境有时候对教师也是一种心理折磨。 斯泰瑞特(Starratt R. J.)认为,每个教师都有来自生活经历、父母以及自己受教育经历的自然性的伦理观念,但这些自然性的伦理观念,尚无法完全解决教师应对教育场景时的伦理问题[24]。 且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不一定能够践行正确的行为,“道德认识能力并不是辨别善恶的能力,仅仅是一种个人偏好的选择,仅仅是在特定场合、环境中选择偏好、或有利的行动的能力”[25]。 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两难处境可以作为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突破点,通过在教师培训、科组活动中对教师师德师风开展专项培训,设置教育教学情境下的道德情境冲突,开展模拟体验与研讨活动,进行伦理教育等方式,训练教师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教师在面对教学情境引发的道德情感冲突时,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加工,深入思考如若行为背离师德准则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做出理智选择。 在集体的道德情感判断中,教师道德认知结构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经历道德选择的再组织,形成新的道德认知结构,最终指导教师将道德立场付诸道德实践。
3. 加强师德立法,增强践行师德的警示和保护作用
为了有效突破师德规范“知而不行”的师德践行困境,应从源头避免师德“失范”现象,加强师德红线的宣传和警示作用,对有损师德的具体行为严格落实“零容忍”。 以立法的形式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负面清单”,制定针对发布有损国家利益的言论、利用教学实施商业行为、性骚扰学生、过度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行为的处罚措施,通过法律的形式加强对教师“失范”行为的约束,给教师明确的师德行为警戒红线,情节严重的,吊销教师资格证,清退出教师队伍。牢固树立教师的底线意识,将惩处措施作为触犯师德底线的警示,使教师在做出具体行为前充分权衡利益得失。 督促学校党政负责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出现师德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并严格执行,做好层层防范。 学校要做好师德底线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研讨会,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齐头并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对教师行为的监督,鼓励学生遇到特殊问题要敢于举报,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源头遏制教师失德行为的发生。 教师是育人的工作,“以德育德”的意义极其重大,通过立法或道德红线的警示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4. 增设教师职业维权机构,建立畅通的教师维权通道
一份职业能不能被理解、有没有尊严,对从业者的职业信仰将至关重要。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不是依靠喊口号就能够达成的,而要落实到实践。 社会进入新时代,在多种价值观并行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需借助社会和集体的力量,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帮助教师重建职业尊严。 首先,在相关行政部门增设教师维权的机构,拓宽教师维权的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在面临特殊问题和困难情境时,有寻求社会理解和支持的方式与场所。 其次,对于不尊重教师、损害教师权益的行为要及时跟踪处理,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推送于众,帮助教师维权,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促进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形成。 最后,未来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育部门要想方设法保障教师的权益。 双减政策落实后,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及备课外,还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管理与教学,部分教师的工作量更大了。 因此,“双减”政策的制定应兼顾为教师减负,制定教师减负清单,保障教师基本的权益,从而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回归并坚守“育人为本,以德育德”的初心,以我国优良的师德传统为基础,直面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挑战,从教师自身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通过教师内源性动力的激发和外源性政策环境的引领,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养成,探索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