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其霖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多次强调要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 教育部在《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1]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2]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330
当前关于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思政课“获得感”内涵的探析。 相关研究指出获得感包括教育对象情感和心理的主观体验,具有“得到”和“取得”双重含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核心内容,即思想的获得感、情感的获得感、道德和规则的获得感、成长的获得感。”[4]并由此衍生出结果论、过程论和结合论三种观点,认为获得感是教育者供给与教育对象获得双边互动的结果,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是以某一具体课程为载体研究课程“获得感”,目前这类研究较多。 例如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提升课程获得感的途径,这类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是从思政课“获得感”的对象、组成、生成及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探讨。 学生是获得感的核心对象,“对高校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分析,也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来确认。”[5]获得感包含情感、思想、行为等主观感受,获得感贯穿于教育对象对思政课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个人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 四是对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的思考。 相关研究认为提升获得感是系统工程,“不仅要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所把握,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基本需求情况有深刻掌握和了解。”[6]要从教学各要素、各环节甚至各课程具体性质、内容、学生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现有关于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问题意识清晰准确,反映出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紧迫性。 但是,从学生心理需求视角思考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知、情、意、信、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大基本内容,更是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只有积极探寻思政课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切合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让学生在思政课中有所收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思政课才能真正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鉴于此,本文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对思政课“知、情、意、信、行”五维需求作为获得感的起点,探寻影响“五维”获得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获得感’是在获得之后产生的主观感受,‘获得’是获得感的基础,没有‘获得’,‘获得感’就无从谈起。”[7]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在认知、情感、意志、信仰和行为五个方面获得精神收益和主观体验,个人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都有整体性提升,进而有力地推动个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11只有对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说服、影响甚至改变人,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是个人一切变化的开始。 思政课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思想理论性和政治导向性特征,认知认同的获得感来源于思政课传授的知识内容。 一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以科学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看待和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和思想精神武器,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二是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社会基本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历程的认识,做到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从历史进程和重大成就中汲取前行力量,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是通过对国家大政方针、基本国情、时事政治与形势政策的学习,了解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主动关心国事、天下事,培养家国情怀,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建设的宏伟目标中,积极贡献自身力量。 思政课在讲授思想理论知识时,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帮助他们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原则,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思想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引导他们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知识和道理讲通讲透,以获得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提升思政课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具体个人。 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复杂,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思政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是有思想深度、有情感温度的课程,丰富而生动的课程内容能够激起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大学生只有在思想理论认识层面达到一定程度,知识得到不断丰富、拓展,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获得感。 具体来说,一是对课程的情感共鸣。 思政课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只有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现实问题,才能引起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思政课内容的学习,增强对课程理论的认识,感受理论知识的力量和思想的伟力,并对课程形成积极的认同态度和肯定评价。 真实地信服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运用课程所授知识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人生挫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是对教师的情感共鸣。 思政课对大学生情感获得感的影响绝不局限于课程内容,还包括思政课教师的情感魅力。 根据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频繁的师生交往和教学互动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价值观态度等都蕴含着情感,犹如春风化雨般形成一种无形无声的力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感染、感动和吸引学生。 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自身亲和力,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意志”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坚毅的意志是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特殊品格。 在漫长且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要想抵达成功的彼岸,必须具有坚毅的意志品格。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大学生树立坚毅的意志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和使命。 意志品格的获得感是指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内容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坚毅意志对人生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中磨炼个人意志。 大学生对坚毅意志的获得感既来自课程理论学习,又来自亲身实践锻炼。 一是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个人意志。 优秀人物的意志品格能够打动人、感染人。 思政课教学以说理为主,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名人故事和优秀模范人物案例,以及新时代抗洪英雄、抗疫英雄、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等感人事迹,通过教学讲授可以将案例、事迹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精神和思想的洗礼,从中感受和领悟到意志品格的力量。 二是在实践锻炼中砥砺个人意志。 坚毅意志品格的获得不仅有赖于学习,还有赖于社会实践中的践行和磨炼。 思政课要重视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倡导走进社会、走向基层、走入群众,体察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锻炼中磨炼意志品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信仰是指个人坚定某种观点或看法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有信仰的民族才是有希望、有前途的民族,有崇高信仰的人才是有灵魂、有追求的人。 坚定的信仰给我们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指引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信仰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信仰的获得感来源一是从思政课的系统理论学习中汲取信仰力量。 如,从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想和信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做出的伟大斗争;从科学理论中汲取信仰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地将个人的信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为国家发展进步贡献力量。二是实地参观学习教育,使信仰入脑、入心。 通过对红色遗址、革命圣地、博物馆等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阅读文献资料,聆听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切身体会共产党人为追求崇高理想和信仰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感受崇高信仰的伟大力量。 信仰教育要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增强信仰的感召力和现实感,不能仅停留于课本、课堂,应该让学生有全方位多层次的感受和领悟,以期实现他们对崇高信仰的获得感。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需要恰当的行为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行为方法的获得感是指思政课通过对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自觉纠正不当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生对行为方法的获得感来源于: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的学习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为各类社会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其中包括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两点论重点论法、阶级分析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普遍联系分析法等,科学合理运用好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各类社会实践中少走弯路,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具体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创新,在现实中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人为本”“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科学理性的行为方法对大学生分析和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历史现象、个人困惑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思政课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讲授,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方法,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行为方法的获得感。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来源于认知、情感、意志、信仰和行为的认同,这“五维”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思政课获得感的整体结构。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需要紧紧抓住“五维”要素,协同推进,不断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和期待。
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作为思政课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明确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参数。 当前,在思政课具体教学中,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师素养及媒介环境等因素,都对大学生获得感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导致思政课时常面临着抬头率、点头率、互动率较低的现实困境。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人对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 理论知识的价值在于实践运用,在于解决现实问题。 获得感源自对知识的体验,这种知识体验体现在所学所获知识给个人带来的直接影响。 知识产生价值、效益的速度越快越多,知识体验就越强,获得感也越强,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反之,知识体验越差,获得感越低,学生就容易消极、拒绝学习。 对思政课知识体验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课程内容的价值存在认知偏差。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青年学生深受实用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观念影响,许多人习惯于“拿来主义”,将是否对自身有用有利作为接受或拒绝某种事物的评判标准。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在内容、性质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它侧重于讲授知识、方法和原理,注重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升人的思想认识和内在涵养,它立足于长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实践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过程,而不像有些课程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甚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因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思政课不如专业课重要、有用”的错误价值观念,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不够重视。 二是课程内容偏向理论性、存在重复性。 思政课侧重于对概念、原理、事件及国内外形势、时事政策等进行分析和阐释,理论性与政策性内容居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密切关联的内容偏少,无法明确指导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选择、如何解决。 因而,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过于“高、大、上”,解决不了实际需求问题。 同时,重复性课程内容降低了学习体验感。 思政课内容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存在一定重合,并且在不同的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知识内容的相似、重合现象,重复性的知识降低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新鲜感。 例如,高中政治、历史课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存在知识内容重合。
教学实施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实施过程是否合理既会影响到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授课对象“五维”的获得感。 当前,在思政课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授课方式不够丰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思政课主要借助PPT 内容展示,教师理论说教、灌输为主,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较为普遍。 这类传统授课方式单一、乏味,缺乏教学互动和讨论交流,学生参与机会少,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媒介信息资源还不够,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观感,课堂多数时候处于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尴尬处境。 二是“大班级”制授课情况普遍。 “大班级”授课是指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而且人数众多。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大班级”授课情况普遍且存在诸多弊端。 上课人数太多,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各类学科专业的学生一同上课,许多讨论交流无法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听课质量。 三是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思政课一般采取较为简单、宽松的考核方式,如撰写课程论文、课程学习体会等形式,缺乏对考核过程的监督管理,导致部分学生对待作业东抄西拼、敷衍了事,而采取实践考核或者公开考试的较少,这使得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更无获得感可言。
思政课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思想和灵魂的碰撞。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330要上好一堂思政课,让学生信服、认可,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这对思政课教师要求较高。 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输出、人格魅力、个人修养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他们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获得感至关重要。 思政课教师影响大学生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政治素养。 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使命,他们对思政课的认知与态度将直接反映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并影响到学生对“知”“信”“行”的获得感。 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坚定理想和信念,向学生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学生端正认知、树立信仰、养成正确行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现实中绝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有着坚定政治立场和正确“三观”,能够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也存在缺乏政治立场或立场不坚定的少数人,他们言不由衷、言行相悖,甚至歪曲事实,做出与思政课教师形象和身份不符的言行,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二是专业素养。 思政课要将深邃、难懂的基本知识、原理讲通讲透,让学生喜于听、乐于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知识底蕴、娴熟辩证思维及开阔理论视野,掌握大量的史料素材和现实案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有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吸引学生关注,引发学生思考,而这些绝非普通教师或者未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教师能够轻熟驾驭的。 当前教育部要求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例不得低于1 ∶350,部分高校存在思政课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因而急聘硕士或者兼职教师担任思政课专职教师,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训练,导致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545人始终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并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对人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大众传媒,诸如网络、微信、微博、短视频、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 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等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也深受其影响。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政课带来巨大挑战,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一是大众传媒对思政课获得感产生消融影响。 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搜索、传播、储存功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方式和丰富学习内容,让人随时随地可学,能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超越了课堂和教师,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思政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内容带来了挑战,部分消融了思政课获得感。二是错误思潮借助大众传媒对思政课获得感产生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量大且内容繁杂,如果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甚至误入歧途。 例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普世价值观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大众传媒工具大肆传播,争夺受众群体,扰乱人们的思想,企图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和平演变”,试图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其中广大青年学生就是争夺的重点人群,这些错误思潮对思政课获得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动摇了学生“信”的获得。
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持续有效开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政课不断改革创新的目标追求。 要从满足学生“知、情、意、信、行”需求的视角出发,将知识输出与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理论讲授与情感投入、线下课堂与线上育人相结合,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竭力实现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12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需要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不断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实现教师知识输出与学生内心期待、现实需求的高度契合。 要做到知识输出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只有如此,思政课才能赢得学生、赢得掌声,学生才能有所悟、有所得,尤其要增强对“知”“情”“行”的获得。 一是要贴近实际。 现实教学中,学生最为反感厌恶的就是严重脱离实际的空谈、泛谈大道理,天马行空、虚无缥缈、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内容。 贴近实际就是要从国情民情的实际出发,结合历史发展脉络,讲真话实话、真问题真道理,既讲现实又讲历史讲未来,既讲问题又讲情怀讲信仰,如此才能吸引学生关注。 二是要贴近生活。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面对各类困难。 思政课要发挥自身价值和优势,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学业、情感、贫困、就业、择业、思想等难题,提供帮助或者解决办法,用科学理论方法和实际行动指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诸多困惑,端正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保持乐观态度,为他们提供精神和实际支持。 三是要贴近学生。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思政课要贴近学生,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331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不仅要重视课堂知识的讲授,把基本理论、原理弄懂学通,而且也要重视课外社会实践,将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理论的认识,感受思想理论的价值和伟力。一是要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活动需要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引。思政课讲授的科学基本原理、方法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对学生认识世界、认清自我,解答思想疑惑、摆脱迷茫、认清社会现状都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掌握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以直接增强学生对正确认知与行为方式的获得感。 二是要增强课外实践。 获得感的重要来源在于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 思政课要积极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特色实践教学。 例如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博物馆、遗址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又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等,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增进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磨炼品德意志,增加“意”的获得感,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还可以将思政课与情景剧表演、辩论赛、诵读经典活动等相结合,寓教于乐,于乐中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思政课要将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衔接,既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11]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2]好老师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和关键。 思政课是一门讲理论讲思想、有温度有情感的课程,既需要以理服人、以文育人,又需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也需要热情饱满的情感投入,以理论魅力和情感魅力打动人、感染人,让学生在思政课中有所收获,提升获得感。 一是教师要“苦练内功”,加强自我学习,丰富、更新知识。思政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上好思政课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不仅熟悉掌握课本内容、本学科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了解多学科知识,并紧跟时事热点、政策方针。 看待问题不人云亦云,要有个人正确的视角和判断,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原则,有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给学生思想启迪和独到见解,这些对学生的认知、意志、信仰、行为认同具有显著影响。 二是教师要提升涵养,对待教学有情怀,对待学生有情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一个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 思政课是一门有情怀有成就感的课程,能够见证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树立、端正。 “要抓住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核心要义”[13],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主动关心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情感付出,学生才会对教师抱有情感,才能逐渐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最终让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课程产生情感认同。 “经师易得,人师难遭。”要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教师要加强自我建设,不仅做真正合格的“经师”,还要努力争做“人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 大众传媒时代,各类媒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 因此,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就要主动利用好大众媒介。 思政课要紧跟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增强思政课获得感。 一是利用好媒介资源,增强线下教学吸引力。 大众传媒时代,每天都在产生、传播大量的媒介资源,要善于挖掘、整理和运用,将其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网络短视频、《学习强国》平台及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就蕴含大量思政教育元素,如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主旋律作品,都可以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结合,提升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受到启发,增强获得感。 二是积极开展好线上思政课程,增强网络育人效果。 大众传媒不仅拓宽了思政课教学视野,而且开拓了网络育人新途径。 许多思政课教师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空局限,开展线上思政课教育,敢于发声,传播正能量。 例如直播授课、学术探讨、交流讨论、开微博、办微信公众号等,在线上发布、转载佳作或与学生线上互动、答疑,促进了师生之间、同行之间交流,“隔空对话、网络喊话”,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授思政课,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价值引导,而且能“挤压”错误思潮在网络中传播发酵的空间,坚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开启提升“五维”获得感的新通道。
总之,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如何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需要紧紧围绕学生“五维”需求,结合新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并学有所获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