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宗瑶
情境教育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
展宗瑶
(兰州市金城实验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甘肃兰州730070)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素质教育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主流趋势,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采用系列优质的授课方法使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和学习技巧。为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使用情境教育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然而,在当前情境教育背景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众多问题,一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所使用的授课方法非常单一,从而使得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了。因此,教师应当在素养教育背景之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采用新型的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优化。
情境教育;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经过后期的学习在一定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学习技能。而情境教育法则指的是教师在采用该方法时,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些针对性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形成的教学场景,被称为情境教育。该方式有助于激发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对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情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充分思考数学问题,并对他们的数学知识掌握、分析、探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设置情境这一授课方法可以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数学课程的学习意识。
在小学高段的这一学习阶段,数学教材内容不再像低年级时期通俗易懂。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数字学习、基本算数等内容,具体包括基本的加减法、单位认识等,没有公式的应用与复杂的数学计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毫无要求。进入五六年级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开始陆续学习一些相对复杂的乘除法、数学规律、图形分析等抽象内容,这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考查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对其公式的运用技能赋予了更高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适应。同时,新课程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高段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等系列学习技能,进而缩短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也难以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目的。
小学高段数学课程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也面临着小学升初中的学习压力。特别是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涉及的数学知识点相对复杂,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复习的学科也在持续增多,课后作业、各种模拟试卷席卷而来,进一步形成了紧张且沉重的学习气氛。为此,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不仅加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使其心理素养也逐渐降低了,并且还有父母与教师在耳边的不断督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抗压能力相对较差,也缺乏自主调节的思维意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小学阶段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发展,针对高年级的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给予学生众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学生的课堂支配时间逐渐增多,但由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一旦失去了教师的及时引导,他们便不知道该学什么、该做什么,无法科学地安排自主学习时间,也不会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目标。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水平变得越来越差,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被大大地降低了。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当在数学课程讲解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元素,并从他们实际的生活经验与已掌握知识着手,不断创设生动且有趣味的数学情境,进而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并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逐一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同时,学生还要在情境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课程知识和技能。可见,情境教育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按照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采用高效的手段为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情境教学,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师需要按照数学教学内容、对象以及设备的变化,从而灵活采用情境教育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探究兴趣,不断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点的求知欲望。
教师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及时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这就需要教师紧抓学生天性活泼的特点,及时借助游戏和团队合作的授课方法,构建开放性的数学情境学习课堂,进而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内容时,便可以结合“图形转换”这一灵活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行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定义与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对现实世界中多数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进而形成的一种表象认知。教师通过设置较直观的数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学习手段,从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定义。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多个具体的数学表象,使其从中进行分析和探究,在掌握基础数学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指引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需要全面施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设置疑问功能,以不断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对此,教师需要进行两个问题情境设置步骤:一是对比设疑;二是观察设疑。比如,当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学内容时,首先要让他们自行动手操作,并将平行四边形利用“剪”和“补”的方式转变成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前后的变化过程。最后,教师设置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平行四边形变成什么图形了?”“它的什么没有发生改变?”“由此你能得出该图形的面积结果吗?”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主动探索,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点的同时,从中收获的一些数学技能,能够推动他们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涉及以下四点内容:第一,基础数学学习技能。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的过程中离不开对该课程基本知识点的认知,这里的“基础”指的是学生可以适应现实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的内容,基本能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第二,数学意识。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以后,在面对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或事物时能够自行站在数学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意识。第三,数学思维。该意识是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是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的良好数学推断。它不仅需要学生拥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还要求他们具备基础的数学推导思维。第四,数学应用技能,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点适当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目的,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推动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数学内容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讲解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教师应当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意识。因为学生在数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其思维具备客观性、直观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的授课方法,从而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定义的表层,进一步使其通过数学问题得到数学知识点的本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讲解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技能。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仅局限于表面,因为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掌握的数学内容,进一步降低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水平。所以,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积累和运用,让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数学知识框架,从而顺利地面对多种数学问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作为学生构建综合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形成数学思想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在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讲解数学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当树立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探究意识、学习技能,为其今后的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时候,还可以充分优化他们的综合素养,使其在数学课程学习中不断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机制,从而将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实际化,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数学知识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从逐步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并且还包括众多数据内容。这不仅对高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需要他们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技能。对此,教师应该利用情境教育法,不断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数据分析”这一方面的核心素养。从他们的角度来讲,情境课堂可以为其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并能够有效提升其数据分析的技能水平。另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情境教育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顺利完成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任务。
教师在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使其学会学以致用。为此,教师应当及时为学生设置情境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熟悉场景为其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提供多个实践与探究的学习机会,实际引导他们从实际学习过程中直观体验数学知识点,最终使其逐步养成创新技能。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圆的周长》的内容时,可以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些软细绳。接着,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发放一些课前准备的大小不一的圆形硬纸片,要求他们自主创造方法测量自己手中圆形的周长。通过教师精心地设置数学教学情境,进而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利用手中的软细绳沿着纸片绕成一圈,随后再展开成直线,最后测出软细绳的长度,便得出了圆的周长。学生通过自行实践和探究,从而深刻地掌握了“圆的周长”这一部分的内容。此外,该教学方式也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他们会想到圆的半径与其周长之间的关系,最终勾起他们对“圆”知识的学习欲望,以全面提升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逻辑性,学生要想学透数学知识,就必须拥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情境教育法,从中为学生设置众多丰富的数学逻辑学习内容,如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内容,在培养他们数学逻辑思维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深入掌握一些逻辑性的数学知识点,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分数乘法》这一课的内容,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数学情境:小玲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800米,今天她到学校已经走了全程的7/10,那么现在小玲离家多远?接着,教师让学生用演示的方法在加深课堂情境形象感的同时,为学生提升逻辑思维做铺垫。当学生看到情境中表演的同学时,会自然地想到该题目的解决方法,并顺理地推导出“分数乘法”的运算准则。最后,教师通过指引学生自主汇总运算规律,从而根据这一运算规律为其设置其他的数学题目,以全面巩固学生的掌握状况,不断提升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情境教育对培养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课程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众多的学习技能,从而优化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技能,最终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1] 曾碧玉.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21-122.
[2] 周雨风.数学情境教学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2.
[3] 施静.有效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山西教育:教学版,2018(2):2.
[4] 闫琳.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4):1.
[5] 张洪峰.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6):154.
[6] 陈小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明日,2019(42):1.
A
1002-7661(2022)24-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