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蕾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
谭蕾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山东东营257500)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通用的语言,其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英语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同时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这样才能够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国际化的人才奠定基础。然而就当下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容乐观,整体的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讲述以及学生的背诵为主,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的正确理解,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比较差,无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阐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也基于实际的案例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意义;问题;策略
核心素养一词是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核心素养中其强调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情感的态度,落实英语学科中的跨文化意识。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继而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则是较核心的一种能力。就目前而言,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具备的核心的能力,即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是对学生个人发展有帮助的一种素养,能够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健全的关键能力。英语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这门语言,能够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能够利用英语正确地进行表达,能够具备英语的思维特征,可以主动地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由此可以看出,英语这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偏向于让学生理解英语的文化,形成英语的思维,能够合理地利用英语进行表达。想要落实学生的这些技能,就需要英语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1.有利于不断地深化新课程改革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教学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对教育教学的新型的见解,该理念也为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就小学英语这门课程而言,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内容。比如在核心素养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即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均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之下,才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很明显这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深化和彻底落实。
2.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从上文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就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该学科上具备的一种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进入社会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想要落实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能够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了解小学生成长中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基于学生以及学科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英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对英语感兴趣的前提之下,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落实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这门课程并不是我国的母语,学生除了在课堂中会涉及英语知识的学习之外,一旦脱离了课堂,并没有可以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偏科的情况。比如过于重视语文和数学,忽略英语。这种偏科行为必然不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究,避免学生的偏科现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教学的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氛围、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核心素养能否落实。就目前而言,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浩浩荡荡地实施,但是应试教育背景之下,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比较深的,很难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和思想。比如有一些教师仍然认为在课堂中教师一定是主体,而学生就是被接受知识的那一个。学生必须要听教师的一切指导,否则就是阻挠课堂秩序,就应该得到批评。因为这种教学观念并未及时更新,也使得学生难以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不高,教学的质量也难以落实。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课程,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需要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情境中,用英语和他人进行对话。然而就我国的小学生而言,本身对于英语这门语言涉及的范围就比较小,只有在课堂中才会学习到,在学习时也需要从基础的单词、语法开始。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又比较单一,主要是讲解单词、默写单词,忽略了其他教学策略的使用,比如情境法、小组合作法等,这也使得英语课堂死气沉沉。
英语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性的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但是就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而言,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较少,这也使得英语核心素养难以真正落实。
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也开始在课堂中融入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策略,但是在融入这些教学策略时,明显存在一种共性,则是外表过于华丽,本质没有真正改变。学生在课堂中仍然是被动的,在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背诵为主。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对英语难免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的能力也无法提升。
在小学英语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生本位原则,所谓的生本位则是在课堂中要确立学生为本位的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需要以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的特点为主,课堂中的相关活动也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学习的质量才能够不断地提升。
英语并不是中国的母语,在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后接触的第一种语言就是汉语。通常只有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接触到英语,在学习英语时也需要从基础的字母、单词、语法到语句,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而前期想要获得较好的英语基础,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记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英语教师开展的教学都过于枯燥,一味地强调抄写和背诵,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这一前提之下,教师就需要遵循课堂的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思考,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
英语属于一门应用型语言,在小学阶段学习该门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具备一个较好的竞争力,可以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就需要遵循实践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简言之,就是为学生创造英语的沟通环境,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氛围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
教师在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明确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比如传递学生英语基本的知识,在基本知识之后落实学生的各项能力,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营造互动的氛围,提升学生英语沟通的能力等等。只有遵循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才能够真正地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的氛围,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课堂学习的氛围,第二个方面是指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展示英语语言的氛围。首先,在课堂上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严师身份,可以主动地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一视同仁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绝不因为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当然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也需要注重评价的语气、方式方法,切勿过于批评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则是构建一个英语学习空间,比如在黑板报上定期让学生更新英语的名人名言,每周选取一节课,引导学生开展英语的辩论会、演讲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的地方也可以将英语这门课程进行学习,逐步提升学生英语表达的自信心以及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学生持续地进行学习,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在学习一篇新的英语文章时,学生才能够主动对其分析,才不会出现所谓的畏难心理。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创设课前导学模式,是基于一定的导学模块,引导学生自主对于未知的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讨,这样可以节省课堂不必要的讲述基础知识的时间,同时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创设课前导学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微课的方式,创设相关的教案,鼓励学生课前自主点击微课预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Can you clean the windows?这一节课程,需要学生可以听、说、读这些单词,比如shoe,clean,housework,window,可以对句型进行应用,比如Can you clean…?Yes,I can.整个课程内容就是围绕单词的学习以及语法的使用,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在学习环节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开展该节课程之前,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置微课导学,在微课中先出示窗户、鞋子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接着播放出这些物体的英语,并放出音标,试着阅读,再点击下方跟读。接着播放出一些动词,如swim,jump的画面,并在旁边提问,Can you swim?通过在微课中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可以达到课前自学的目的,也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英语核心素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学习的思维,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时才能够突破相关的阅读重点,掌握阅读文本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思维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引导,逐步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例如Unit 4 Weekend中Again, please!这一节课程,Try yourself中有这样一节课程,“Can you play with me?”这是儿子和爸爸之间的对话,属于一个简短的小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漫画,通过漫画分析这六幅图表达的含义,接着从标题推断出文章讲述的内容。随后融入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该篇文章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含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
每个语言的产生均有其背后的文化作为铺垫,作为英语这门课程也不例外,教师想让学生学好该门语言,就需要在教学环节渗透其他国家的文化。最简单的教学方式就是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人们在说话和沟通时存在的不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应用英语这门语言,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Countries这一节课程时,主要是学生们相互介绍自己来自哪里,比如“Jim from canada”“Mike from the US”……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人物进行扮演,但是在课前需要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扮演的学生来自的国家的文化差异,比如US,人们日常沟通和中国有何差别?日常饮食有何不同?节日有何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总结,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步便渗透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属于实践性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单词和语法之后,可以在固定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沟通。就小学英语课堂而言,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比如教师设置一个具体的话题,学生围绕话题沟通并在班级中展示。在大家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利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同时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基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学习高级的英语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落实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融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循序渐进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跨文化意识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程海燕.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J].学周刊,2021(14):65-66.
[2] 瞿慧敏.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的趣味教学实践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78.
R363.2+5,B01,D045
A
1002-7661(2022)01-00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