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芹,宋秋敏
(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木鱼歌作为民间说唱类艺术,主要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逐步流传到英国、越南、日本、美国等国家。相对于广东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粤曲、赛龙舟等),木鱼歌的知晓度可能有所不及,但其浓郁的南粤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集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民俗生活和地域文化于一体,加上精湛的技艺,凸显出民间曲艺审美和社会服务的双重价值。然而,学术界关于现代都市语境下对木鱼歌该如何拓展、如何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木鱼歌的起源、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传播媒介嬗变以及海内外流传轨迹,从艺术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木鱼歌的曲艺技法、艺术审美、民俗涵意、文化精神与社会关系,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木鱼歌的“元符号性”升级,将对广东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非遗现代保护涉及传承、传播两个方面,传播服务于传承,从传承、传播并举阶段走向传承、弘扬并举阶段,是非遗现代保护的发展方向。[1]据考证,目前有关木鱼歌的传承机制主要是传承人和传承机构的保护、培训和完善,而传播方式主要是在沿袭传统方式(如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影像记录及其他电子媒介等)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数字媒介传播工作。然而,基于网络新媒介的公共传播和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传播工作进展明显滞后,不尽人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制约着木鱼歌自身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木鱼歌嬗变考证的非遗现代保护策略。
据考证,最早的木鱼歌痕迹很可能是当时广东南海县佛山镇石湾的《太原霍氏族谱》中有关木鱼歌的记载。[2]木鱼歌作为一种地方性特殊曲目首次被提出,则源自于明朝末期广东南海人邝露所著的《峤雅》,在其《婆侯戏韵效宫题寄侍御梁仲玉》(即书卷二)中著有“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3]。在清朝初期,著名神韵派诗人王士祯在其所著《广州竹枝》中有“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争唱木鱼歌”的描述。
木鱼歌作为一种用粤方言表演但有别于粤曲的说唱方式,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受粤曲、南音和龙舟歌的影响,木鱼歌由最初的清唱发展为说“白”方式, 并可划分为正腔和苦喉两种表演形式。《花笺记》《金叶菊》和《二荷花史》等三部有代表性的木鱼歌作品则源自广东东莞地区。在语言上,东莞木鱼歌蕴含浓郁的地域色彩,主要包括东莞本地的粤语、俚语、歌词等。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木鱼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格。受时代变迁、经商变化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木鱼歌的发展潮起潮落,但在海外华人中一直是备受欢迎的一种表演形式。
木鱼歌的嬗变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俗讲”阶段。源于佛教徒念经时敲打木鱼。木鱼书由俗民演唱,犹如劝人像佛教徒念经修行,亦即佛教弹词系列曲种是木鱼歌的前身,而弹词又可追溯到佛教宝卷,起初表现为警世劝诱的俗讲风格。第二阶段是民间文学阶段。佛系颂歌——木鱼歌逐渐流传于民间,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融入了民间歌谣,随之木鱼歌的寓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内容主要记录民间生活的故事。
木鱼歌起源于“俗讲”,过渡到民间文学阶段,经历了多个朝代。然而,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在发展初期,木鱼歌的文体风格、题材内容以及表演形式仍深受其源头“俗讲”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木鱼歌文本的写作风格沿用了“俗讲”中的佛系颂赞体,以七言韵文为主,不过相对口语化,后来逐渐演变成4~14言句式,也有最少的三言句式。[4]
木鱼歌的文体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创新,最为典型的是融入了白散体。在木鱼歌演唱开始前,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艺人(早期主要是女盲人)有意加入了一些开场白,有时还将一些过渡性描述插入演唱中。这些开场白或过渡性描述,以散体形式而非七言韵文格式呈现,后来也被收录并刻在木鱼歌唱本中。
木鱼歌的内容题材,可归纳为十大类:有关佛经及其修行的故事类,如《观音出世》等;有关神道的故事类,如《关公出世》等;有关征战及英雄的故事类,如《仁贵征东》等;有关男女姻缘、才子佳人恋爱、民间传说的故事类,如《白蛇雷峰塔》等;有关粤境民间风俗的故事类,如《六姑回门》等;有关公案的民间故事类,如《梁天来八命伸冤》等;有关描述孝女节妇及其家庭的故事类,如《忠孝节义怀春割肝》等;有关劝世的说教类,如《大八百中》等;有关描述民族革命、社会运动及其英雄的故事类,如《华工诉恨》等;有关描述宫闱争宠的丑闻故事类,如《太子下渔舟》等。[5]
明朝至清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镇人口流动的加大,杂居环境下文化交流的加强,人们冲破程朱理学束缚或者人性解放意识的增强,自由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同说唱、戏曲、民间小调等艺术形式竞相绽放,中国俗文学处于它的兴盛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木鱼歌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说唱类“俗”文学。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明朝末期可界定为木鱼歌的萌芽期。明朝末期至清朝,木鱼歌的流传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佛山、广州、东莞等三地。据考证,在七夕时节,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妇女聚会,有邀请民间艺人演唱木鱼歌的惯例;在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广州曾有琵琶伴奏演唱木鱼歌的盛况,并且在每年中秋节期间,广州的百姓还有购买木鱼歌唱本的习俗;在东莞,盂兰节这天,莞人演唱木鱼歌也成为惯例。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木鱼歌深受粤方言地区民众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以粤方言的形式被传唱,而且与它的题材和需求环境有关;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主题多为祈福。
清朝至民国时期,木鱼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口语传播、版本传播和文本传播等方面。
1.口语传播
木鱼歌的真正兴起源自民间歌谣,且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这导致大多数木鱼歌不知何人何地所作,直到后来的版本、文本出现才有了追溯。清朝是木鱼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口语传播是木鱼歌的主要传播方式,也是大众狂欢与情感宣泄的主要途径。不同时期,木鱼歌传播的内容以及篇幅有所不同。木鱼歌演唱的早期艺人主要是女盲人(又称师娘)。20世纪20年代后,非盲人的民间名角艺人逐渐增多。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除山区外,水乡、沿海、丘陵、城区等片区成为了木鱼歌流行的主要地区。百姓们平时很热衷于“师娘”们的木鱼歌声,往往群起围而听之,流连忘返。每逢七夕节、盂兰节、春节等重要的节庆日,木鱼歌是必有的民间艺术节目;不同的节日聚会,演唱的木鱼歌风格和唱本有所不同。民国时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少妇女经常演唱长篇木鱼歌。当时木鱼歌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才子佳人等题材展开,它也成为当时妇女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那时候的女子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呆在家中练唱木鱼歌以求解闷。可见,木鱼歌对当时女性的影响有多大。
2.版本传播
木鱼书(简称“歌书”)作为木鱼歌的文字载体,其版本形式主要有手抄版、刻版两种。手抄版先于刻版出现。在最初的口语传播中,木鱼歌词曲被文人学者用手抄方式记录下来,进而辗转传抄,形成一批又一批尺寸大小不一,且分栏竖排的木鱼歌手抄本。木鱼歌的流传主要依靠其刻版,而现存的海内外最早木鱼书则是东莞木鱼歌代表作《花笺记》的刻版。[6]木鱼歌《花笺记》的英译版和德译版在19世纪出现,并被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称为伟大的诗篇。[7]
3.文本传播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木鱼歌的传播形式由版本传播拓展到文本传播。木鱼歌文本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体制规律上的变化。木鱼歌的体制规律类似于诗歌,具体包括篇幅、用韵两个方面。
木鱼歌的篇幅可分为长篇(如《花笺记》等)与短篇(如《泪湿青衫》等)两种。长篇木鱼歌通常是多卷多节,内容丰富,叙事诗居多。虽然短篇木鱼歌的内容较少,但有三种形式:其一,从长篇木鱼歌摘出的某一个回目;其二,长篇木鱼歌精华部分的摘锦;其三,街头卖唱的龙舟歌。[4]不论长篇还是短篇,卷的标题、篇目、每节标题多采用四字句,如木鱼歌《二荷花史》中出现的节标题有“二荷发端”“夜吊小青”等。此外,非四字句也会出现在部分木鱼歌作品的篇目、标题中,从最少的三言句到最多的十四言句。例如,在木鱼歌的《陈世美三官堂琵琶记》中,出现了“陈大概始末开场”“庆双星堂前祝寿”等节标题。木鱼歌句式变化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诸如圣旨、布告、签卦文、诗歌等有关内容加入木鱼歌中;其二,曲谱没有出现在木鱼歌文本上。木鱼歌的曲调未被记录在唱本上,而主要依赖于一代代艺人的口耳相传。没有了曲谱的约束,导致木鱼歌艺人唱到动情之处,便随兴加入衬字。
在用韵规律方面,木鱼歌不同于《琵琶行》《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长篇七言叙事诗,其用韵规律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长篇或短篇木鱼歌均不能押仄韵而只能押平韵,如著名的东莞木鱼歌《花笺记》卷一第一节《花笺大意》即有所体现;[8]其二,长篇木鱼歌书的一节、短篇木鱼歌书的一篇,常见只用一韵,有时还可重韵;其三,平仄押韵并不很讲究,这在东莞木鱼歌代表作《花笺记》中体现较为明显[8],主要原因是东莞地区的不同片区或镇区的白话方言均有所不同。
经考证,新中国成立至今,木鱼歌的发展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在演唱木鱼歌时,多用三弦伴奏,演唱者多为盲人(又称盲佬),而且女性居多。以东莞地区为例,木鱼歌有读歌和雅唱两种方式。读歌其实也是唱,其特点是演唱过程中音调时有高低、有拖腔和较快节奏,而雅唱显得慢节长声。东莞盲佬演唱木鱼歌时,多为读唱且以长篇木鱼歌为主,而雅唱主要是职业艺人,演唱时均有三弦伴奏。新中国成立前后,因粤曲和打击乐器的兴起,广州、佛山、香港等地的木鱼歌传承曾出现断代,而东莞地区因发展较缓,且盲人们普遍热衷于木鱼歌,其木鱼歌的传承情况较好。
1950年至1966年,在唱本题材上,那些旧习俗较浓的木鱼歌已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如《二荷花史》《花笺记》等代表性作品,主要讲述过去的落难书生考上状元后娶三妻四妾,或者叙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方面的故事。当时编剧或艺人被要求在唱本中增加新社会制度、土地改革、大跃进等方面的内容(如东莞东坑、道滘等地藏有部分改编后的木鱼歌唱本)。但因改编的水平不高,新编的还不如传统的,使受众的喜爱程度降低,木鱼歌剧组也随之减少。
在文革期间,各地普遍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忆苦思甜是必唱内容。在此期间,人们对木鱼歌的热情得以重现。如东莞东坑著名艺人李仲球自编、自导、自演新版木鱼歌《雇工诉苦》,反映的是南洋打工人的悲惨经历,引起在场观众的情感共鸣。
1978年改革开放后,木鱼歌的传统单调弹唱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促使编剧或艺人对木鱼歌的内容和演唱风格进行改造或创新,如反映时代信息、更强节奏性、伴舞、多种乐器伴奏等,表演形式上有独唱和合唱,表演者从过去的盲人为主发展为盲人和非盲人兼有。
进入21世纪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木鱼歌研究与保护得到了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例如,东莞木鱼歌于2011年获批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国发〔2011〕14 号),东莞市政府将木鱼歌保护列入其文化建设规划纲要。通过木鱼歌保护基地,设立木鱼歌传习所,支持职业传承人,培养传承接班人,新创作了《亭岗唱晚》《体育颂》等近百部木鱼歌;通过木鱼歌保护基地,不断挖掘、收集整理民间木鱼书(包括手抄本、印刷本),建档造册不断充实资料库,并逐步实行数字化管理;在中学实施木鱼歌进校园工程,开设木鱼歌音乐课程,定期举办木鱼歌演唱比赛。这些举措较大地促进了东莞地区木鱼歌的研究和保护。
综观木鱼歌的起源、演变、传播、发展的过程,木鱼歌可溯源于佛教的“俗讲”,而木鱼歌的萌芽可追溯到明朝末期。木鱼歌可归为弹词类曲种,在弹词传入广东珠三角一带后,融入当地方方言和文化,逐步演变成木鱼歌。木鱼歌的传播、发展经历了口语传播、版本传播、文本传播和数字化传播。其中口语传播、文本传播在木鱼歌传播的历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木鱼歌研究与保护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较大发展,口语传播风格以及内容题材均有较大的进步或创新,但是有关木鱼歌的文本传播和数字化传播相对要迟缓得多。
虽然木鱼歌主要流传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佛山、广州、东莞等地,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木鱼歌逐步传入国内其他地域,如珠江上游的广西民间、海南琼中的黎族民间等。大约乾隆年间,贩卖木鱼书的货郎将东莞木鱼歌《花笺记》歌本传入海南琼中的黎族百姓中,经黎族民间的艺术改编,产生了当地百姓喜爱的木鱼歌《梁生游学》。[9]此外,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对木鱼歌的演变和传承进行了研究,如《佛山木鱼歌的渊源、特色及传承保护》[10]、《岭南木鱼歌与江南宣卷的比较》[11]、《〈花笺记〉的民间风格》[12]、《〈花笺记〉的体裁特征》[13]、《木鱼书〈花笺记〉的伦理教化思想》[14]等。木鱼歌传承中存在重视记录文本而轻视表演文本、重视文史研究而音乐学研究不足等问题。[15]
关于木鱼歌的国际传播轨迹,经考证,在中国文本长篇韵文中,东莞木鱼歌《花笺记》是第一部被译成英文而流传海外的作品。[16]关于《花笺记》的海外传播研究,如《第八才子书与越南喃字小说创作观念的嬗变》[17]、《中国第八才子书〈花笺记〉在越南的传播》[18]、《〈花笺记〉:第一部中国“史诗”的西行之旅》[7]、《〈花笺记〉的越南改写本——〈花笺传〉述论》[19]、《〈花笺记〉在英国的收藏与接受》[20]、《歌德与木鱼书〈花笺记〉》[21]、《〈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华人的身份流变》[22]、《从跨国、跨种族的视角审视亚美研究——林露德的〈木鱼歌〉》[23]、 《美国老年华人中的台山木鱼歌》[24]、《台山木鱼歌牵动日本学者心》[25]等。这些研究表明,木鱼歌尤其是代表作《花笺记》在海外的影响很大。
据了解,有关木鱼歌版本辨别、古籍刊刻的信息整理、木鱼歌在全球各地的传播历史和传播轨迹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搜询系统。从发展角度看,可考虑借鉴较为成熟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华夏家谱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清史地图集与地理信息系统”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26],开发木鱼歌的GIS,这是一项较为繁重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基于上述木鱼歌嬗变的综述,可将木鱼歌的社会功效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其一,教化劝诫。也就是说,基于佛经宝卷、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内容的“俗讲”,继承佛系颂歌的传诵与伦理道德的警示教义风格,以孝义贞烈为主题,对民间百姓进行劝善惩恶教育。其二,礼仪助兴。木鱼歌本身曲调与文词的优美,加上民间百姓热衷于祈祷或祈福,使得木鱼歌的演唱时常出现在各种广府民俗活动中,如民间节庆日(七夕时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中秋节、盂兰节、春节等)和民间习俗礼仪(如诞生礼、周岁寿礼、婚庆礼、丧礼、造房安梁礼等)聚会中的助兴表演。其三,精神调适。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或劳动闲暇时,木鱼歌成为广府百姓(尤其女性)消疲解闷、自娱消遣、感情交流、性情陶冶的一种选择。其四,文学影响。这从上述的木鱼歌海内外流传状况可见一斑。例如,海南琼中地区黎族百姓喜爱的《梁生歌》[9]、越南作家阮辉于17世纪中叶创作的《花笺传》[17],均源自于东莞木鱼歌《花笺记》。其五,促进团结。这一方面可见于当地百姓往往为观看木鱼歌而有序聚会、围而听之且流连忘返的情形;另一方面,木鱼歌在海外华人区的盛行、国际传播的轨迹表明,木鱼歌不仅有助于增强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心理认同感,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国际形象的提升。
上述木鱼歌的五大社会功效反映出木鱼歌存续发展的社会价值,值得继承和弘扬。然而,综观木鱼歌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和所处地域环境的变化,木鱼歌的现代保护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
1.传承与传播形式欠丰富
人们习惯于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如传习所形式、博物馆式、业余自发聚集广场式、节庆日或民间习俗礼仪式等,其影响效果和存续性依赖于民间艺人或传承人的技艺水平。然而,目前有关木鱼歌的传承人保护以及传承接班人的培养机制和经费保障仍显不足;有关机构、学者对木鱼歌传承与传播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影像记录、电子媒介以及部分数字化媒介关注较多,而对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技术支撑下的公共传播方式进行有效传承、传播与弘扬的研究则显得滞后。
2.融合不够,开放共享不足
现代都市语境下,有关木鱼歌的嬗变拓展意识更新不够,木鱼歌剧本题材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或有机融合有待提高。如木鱼歌唱本改编或新作品的水平不高,导致新编木鱼歌的影响力还不如传统唱本,延续的生命力不强,百姓的喜爱程度降低,大有被现代粤曲兼并的趋势。在传承与传播技术手段上,传统的口语媒介、文本媒介与现代数字媒介,尤其是与网络新媒介的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利用不够。开放共享的观念与意识淡薄,借鉴和吸纳其他非遗精华的交流互动不足,对新时代新要求适应不够,难以满足现代都市环境下百姓的需求。
3.过于依赖政府财政资助,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向互动意识淡薄
进入21世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木鱼歌研究与非遗保护得到了国家、省、市和镇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例如,东莞木鱼歌自2011年获批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后,东莞市政府在政策上将木鱼歌非遗保护列入其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同时通过市、镇区二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现有木鱼歌非遗保护基地建设的投入。政府财政资助主要用于木鱼歌传习所建设、职业传承人补贴、传承接班人培养、资料建档造册与管理、定期的木鱼歌演唱比赛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费用。有限的财政资助实际上远远不能满足木鱼歌传承、传播与弘扬的需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亟需解决如何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特有的经济社会优势,扎根民间需求,多渠道创造“草根”经济效益,催生木鱼歌产业化,努力实现木鱼歌的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向互动等问题。然而,目前这种意识还很淡薄,制约着木鱼歌的发展。
4.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受工业化时代、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尤其西方文化的冲击,木鱼歌剧本原有的内在意义面临着被消解、变形或商业化虚构的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木鱼歌有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可能。
基于上述木鱼歌的社会功效和保护面临的挑战,下面从木鱼歌的“元符号性”升级、传承人群体的保护激励机制、公共传播、专家系统传播等四个方面提出有关木鱼歌现代保护策略的若干思考。
1.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强化木鱼歌的“元符号性”升级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木鱼歌本身具有“元符号性”特征。学理上,“元符号性”意指符号总是处在不断衍义过程中,并且被赋予新意义内涵的符号已不同于先前的符号,而是变成了具有新的意义解释的另一个符号。面对木鱼歌所处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作为具有南粤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木鱼歌,若其剧本内涵和演技不能适时实现“元符号性”升级,可能导致喜爱木鱼歌的群体出现价值断裂或意义虚无状态,进而走向衰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承人承担着木鱼歌适时实现“元符号性”有效升级的历史责任。具体而言,在继承、弘扬木鱼歌的传统叙事优势的同时,应从过去围绕伦理、道德、宗法、民主等叙事观念,升级到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上来,结合当前的重大事件(如疫情防控等),创造性地开展剧本创作或改编。在演技上,应重视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这对重塑百姓的人格尤其是新生代的人格,促进文化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立健全传承人群体的保护激励机制,强化古今融合的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向互动意识
如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鱼歌的持久赓续主要依靠传承人群体的保护激励与代代相传,同时需要受众面的不断扩大。木鱼歌传承人群体涉及老中青曲艺表演者和剧本创作人。在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应建立健全传承人群体的保护激励机制,加强有关保护激励制度的建设。如进一步加大对木鱼歌研究立项的倾斜、传习所建设与监管、职业传承人补贴与定期访谈制、传承接班人培养计划、资料建档与数字化管理、传承人团队进社区进学校计划等。通过传承人群体的保护激励机制,努力使那些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一辈传承人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让他们乐意将精湛的演技或传统优秀剧本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代,使热心于木鱼歌的中青年传承者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关爱,让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接受有关传承的培训,在自觉向老一辈传承者学习取经的同时,主动增强传统木鱼歌风格与现代都市环境的时尚生活相融合的意识,尤其要善于配合国家或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如疫情防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积极开展高水平的木鱼歌新剧本创作,展示广受观众喜爱的高质量木鱼歌节目。在木鱼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应重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结合,也应重视与其他非遗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放共享。在现代都市环境下,依赖有限的政府财政资助,难以长久保障现有传承人群体保护激励机制的高效能发挥,因而重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向互动具有现实意义。木鱼歌传承与传播的核心理念是“受众为主”,在日益走俏的“粉丝经济”时代,在木鱼歌现场表演互动或网络直播互动的过程中,受众一方面可以了解到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民族文化精神,还可能被高水平演技所打动,自发地派发红包或其他礼物,甚至主动购买有关剧本册子,高水平的木鱼歌剧团有可能获得粉丝们的联合资助。这种“粉丝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木鱼歌传承人群体保护激励机制的更好发挥,有利于木鱼歌的产业化逐步实现。
3.推动木鱼歌的公共传播策略
木鱼歌保护的核心在于大众参与,而唤起大众参与,既要靠职业传承人群体的有效传承,也需要受众的传播,还要媒体人尤其是媒体机构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公共传播。从受众面和大众参与的角度看,在继承和发挥木鱼歌传统传播方式(如口语媒介等)优势的同时,大力推广网络新媒介技术支撑下的公共传播方式,可促进木鱼歌现代保护由单向传播模式朝着双向传播、互动传播、整体互动模式的方向进化。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新媒介技术具有集图、文、声、动画等多维于一体的优势,突破了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和媒体束缚,更具有开放、共享和协作性。作为传播学的四大研究范式之一,以面向公众、走进公众、公众参与为初衷和落脚点,公共传播因网络新媒介技术的支撑而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从公共传播视角来看,木鱼歌的现代保护策略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依托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技术路径;其二,以意义为旨归,传播的效果与价值评估反馈。
(1)技术路径:“互联网+短视频”。《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其中手机网民为 10.07 亿;观看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的用户达到 9.44 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达 8.88 亿且占网民整体的 87.8%。[27]可见,因新媒体碎片化而崛起的短视频得到大众的青睐,其短小精悍、时尚潮流、丰满又不乏精彩的特点,迎合了当今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意愿。基于深度访谈木鱼歌职业传承人(包括剧本创作人和演艺者)并记录其精湛的技艺、木鱼歌传承保护基地调研以及木鱼歌现场演唱会录制,以短视频为载体,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的途径,可考虑开展木鱼歌的公共传播,引导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木鱼歌文化的熏陶,让木鱼歌文化入目、入脑、入心,增强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传播受众面最大化。在当今的融媒体时代,基于“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公共传播的具体技术路径可采取“短视频+木鱼歌名艺人”“短视频+木鱼歌剧本名作家”“短视频+木鱼歌传承保护基地”“短视频+木鱼歌演唱会”等融合传播形式,这也可作为木鱼歌传承人群体保护激励机制的一种补充。
(2)传播的效果与价值评价反馈。木鱼歌公共传播的效果与价值评价反馈不仅可以使传受者之间相互获得“知、情、意、行”的信息,便于对木鱼歌文化入目入脑入心的程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及时了解,也有益于木鱼歌剧本创作和演技水平的改进和提高。传播价值是传播载体所承载的内容(客体)满足受众(主体)需要的体现。在网络新媒介的情境下,木鱼歌公共传播的价值评价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播内容是否被点击、被转发、被评论;其二,传播内容是否形成议题或一种传播现象。公共传播的效果评价方法包括:点击率、点赞及时长、弹幕、评论结果。
4.构建木鱼歌的专家系统
用于同行交流的“互联网+专家系统”是较为可行的技术路径。木鱼歌的传承、传播和弘扬,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传承人群体、热衷于木鱼歌及其研究的兴趣爱好者群体,还有那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驱动下乐于交流、分享的其他非遗领域专业人士。对于这类人群,构建咨询型木鱼歌专家系统,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木鱼歌的同行交流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简称ES)是人工智能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含有大量领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往往经过大量采集、过滤、筛选、认证等程序获取),可帮助用户借助这些知识经验和有关方法手段来有效处理那些曾经需要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减轻了体力和脑力劳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ES设计构建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识库、数据库、逻辑推理机、系统接口、其他辅助环节等[28],其中核心部分是知识库(或数据库)和逻辑推理机。知识库构建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获取和知识表达(如特征表、产生式规则等)。咨询型木鱼歌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建立前提是木鱼歌的文本挖掘(即知识获取),而文本挖掘过程不仅需要研究木鱼歌的文学价值,所获取的木鱼歌特征信息也为知识表达智能化提供了基础。知识表达智能化可采用逻辑(if-then)形式,以便于数字计算机上的软件实现。以东莞木鱼歌代表作《花笺记》为例,可采用if“名词”and“隔篱”then“邻居”的规则。类似这种逻辑规则的群组,构成了咨询型木鱼歌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优点是各条逻辑式规则彼此独立,便于规则型结构知识库的建立、测试与修改。在咨询型木鱼歌专家系统中,除具有文学价值的知识库外,还应构建有关传承人和传习活动的数据库、视频库、图文库、影像库等,以满足用户的咨询需求,进而设计开发专家系统的“大脑”(即逻辑推理机)、系统接口以及其他辅助环节,最终形成咨询型木鱼歌专家系统原型。至于专家系统的开发,可考虑选用人工智能语言工具(如Lisp、Prolog等)与C++ 交互方式实现。
木鱼歌起源于佛教的“俗讲”,受商品经济繁荣、城镇人口流动、杂居环境下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俗讲”逐渐融入民间,反映的是民间故事,并于明朝末期形成。木鱼歌经过多个朝代的流传,现已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类艺术形式,它不仅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广受海内外华人的喜爱。木鱼歌的传播经历了口语媒介、版本媒介(如手抄本、刻本)、文本印刷媒介、影像记录及其他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的转型,并正在走向网络新媒介支撑下的公共传播。在现代都市环境下,尤其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更新,古村落传统观念正在被打破,木鱼歌面临着文化生态和语境改写的多种挑战,因而木鱼歌的现代保护值得我们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