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忠建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消化科,福建莆田 351100
肝脓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脏部位受到具有化脓作用的细菌侵入,进而造成患者肝脏器官出现感染病灶引起的。在临床中,肝脓肿极易诱发各种合并症,例如败血症等,因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需引起重视。 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是造成肝脓肿感染的主要细菌,在感染方式上,也存在多样性,但普遍是以胆道逆性感染为主[1]。 过去,针对肝脓肿的治疗,临床通常以药物干预为主,但是药物干预难以获得长期疗效,而通过传统手术治疗,病灶又存在腹腔转移风险,易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经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肝脓肿患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得到了临床普遍认可[3]。本研究纳入肝脓肿患者80 例展开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80 例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 对照组采用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 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55~76 岁,平均(63.52±13.57)岁;脓肿直径6.2~12.5 cm,平均(8.97±1.46)cm;单发脓肿30 例,多发脓肿10 例。 对照组中,男29 例,女11 例;年龄55~77 岁,平均(63.15±13.91)岁;脓肿直径6.0~12.5 cm,平均(8.95±1.47)cm;单发脓肿28 例,多发脓肿12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 ②符合手术指征; ③临床症状表现包括高热、畏寒、肝区疼痛等,经CT 诊断,确诊为肝脓肿[4];④神经功能、语言功能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等不适宜接受手术治疗患者;②传染性疾病患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④合并有器质性精神障碍。
观察组采用经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方案,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既能够超声扫描定位,对肝脓肿的位置、数量等指标进行判断,同时定位穿刺点、进针方向、穿刺路径,采用2%的利多卡因(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88,生产批号:86900967000436)浸润麻醉的方式,于穿刺点进行麻醉,切开皮肤,指导患者屏住呼吸,经超声引导,以穿刺针置入,待插入脓腔后,将针芯拔出,开始抽吸脓液,经导丝沿穿刺针置入脓腔,退出穿刺针后,沿导丝将8F 扩张器插入,依次扩开皮下软组织,拔出扩展器,沿导丝放置引流管,直至脓腔底部,取出导丝,固定引流管,待脓液抽净后,对脓腔进行彻底冲洗,固定并包扎引流管,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采用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方案,不经超声扫描定位、引导,手术切开后,按步骤进行脓液抽吸,脓腔冲洗,引流管放置以及术后抗生素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5]:以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断,临床症状消失,肝脓肿消失,肝功能检查显示正常,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脓肿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肝功能检查正常,以上为有效;其他情况,定义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手术相关指标:针对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进行跟踪记录[6]。 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由研究小组,围绕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脓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7]。
采用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n(%)]
观察组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d,±s)
组别 白细胞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总住院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78±1.45 7.14±1.88 6.2866<0.001 3.98±1.24 6.79±1.55 8.9532<0.001 10.85±1.35 13.78±1.93 7.8677<0.001 13.06±2.22 17.61±2.69 8.2507<0.001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肝脓肿作为实质性肝区化脓感染,是一种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严重[8]。临床中主要以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式治疗肝脓肿,但是常规切开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9],对于部分麻醉不耐受患者,其无法接受常规切开手术引流方案, 因此针对肝脓肿患者,探求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系数高的手术方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0-12]。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手术方案中,融入影像学定位引导技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帮助手术顺利进行,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3]。 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肝脓肿患者,采用了经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指标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能是由于在超声引导下可借助精确、安全的超声影像学技术,涉及穿刺路径,保证穿刺针能够直接到达脓肿内部,而不会损伤其他不必要的部位,同时借助影像学观察患者治疗的动态效果,例如抗生素、生理冲洗液的注入,以此提升治疗效果[14-16]。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能是由于通过超声监测,手术医生能够调整穿刺针方向,保证穿刺针的最佳角度,判断患者脓液的抽吸情况,确保抽吸完全,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7]。
综上所述,针对肝脓肿患者的治疗,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具有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可行性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