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不应该仅有赏识

2022-03-15 18:47王新芳
关键词:赏识评判质疑

摘要:赏识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得他们较为积极地思考及表达,但课堂上不应该仅有赏识。学生的见解是客观公允还是信口开河?是围绕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探讨还是思维的随意发散?赏识之后,及时评判不可或缺。评判不能强求口径一致,要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质疑求真。

关键词:赏识;评判;质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以认可与欣赏为基础。课堂上多一些赏识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诸多教学现场,千篇一律的“你真棒”“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出比李白还优秀的诗歌”等赏识性语言,再加上掌声一片,却容易让学生迷失在赏识之中。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当课堂上仅有赏识时,也许能满足学生一时的心理需求,起到微弱的激励作用。但长此以往,学生自得于此,恐不知何为优质的思考与表达。

一、一个充盈赏识的课堂片段

学期伊始,我观摩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文言文阅读指导课。她所执教的文本为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前半部分的教学按照教师的预设平稳推进;后半部分则侧重引导学生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的妙处。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畅谈这句比喻好不好。有学生举手答道:“我觉得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也没有多好,我写的句子要比她的好太多。”

授课教师及时肯定并询问:“勇气可嘉!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得比谢道韫好?”

受此鼓励,转眼间,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教师说:“我们交流一下自己写的咏雪佳句。先在小组内讨论、修改,然后派代表汇报。我相信你们都会比谢道韫优秀。”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动笔创作。几分钟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我写的是雪花像鹅毛飘落。”“下雪了,天空中好像有许多棉花在飞舞。”“纷纷扬扬的雪花就像无数的蒲公英在飞。”……交流完毕,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比喻比谢道韫更高明,教师也予以认同,夸赞道:“同学们的比喻和想象都很奇妙,完全超越了‘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们给自己鼓掌加油。”教室里掌声雷动,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此时,教师又补充道:“历代古诗词中的咏雪佳句不少,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同学们可以记录下来并背诵。”

接着,师生补充岑参与韩愈的诗句,概括出“梨花纷飞”,完成PPT上的续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梨花纷飞亦能比。”

最后,教师为了证明“未若柳絮因风起”也是佳句,开展了资料助读活动,用苏轼《谢人见和雪夜诗》中的“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来证明“咏絮女”为才女的代名词,谢道韫的比喻也很高明。

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这节课结束了。

二、除了赏识,课堂中还应该有什么

上文再现的教学过程看似流畅,却引起了我的反思。课堂上,当学生生成超出预设,教师给予了学生创作与交流的时间,并用“赏识”使得课堂热闹无比、气氛愉悦,学生对自我与他人都不吝赞叹。然而,除了学生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参与活动得到激励之外,本节课的重难点顺利突破了吗?“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了吗?除了赏识,语文课堂还应该有什么?

(一)辨析优劣,大胆评判

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但学生的见解是客观公允还是信口开河?是围绕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探讨还是随意发散?赏识之后,及时评判不可或缺。

于教师而言,评判的要点有三:第一,赏识学生的同时,要营造及时评判的场域;第二,有敏锐“抓取”学生表达及思维漏洞的能力,有高于学生的眼光与见地;第三,给学生以示范或支持性的建议及方法。

于学生而言,评判的价值体现在:其一,保持头脑清醒,有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意识,不沉湎于“赏识”;其二,掌握自我评判的方法与能力,并比对相应的标准,对问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分析,还能在追问与反思中看到优点、发现不足;其三,尊重同学的“异见”及个性化的观点。有赏识也有评判,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逻辑自洽的能力。

以上述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能及时鼓励学生挑战权威、表达自我,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学生说“我写的句子要比她(谢道韫)的好太多”时,课堂上出现的不评判、只点赞的现象,就着实让人心惊了。

先来看看学生的课堂呈现,且不说学生提供的“鹅毛”“棉花”“蒲公英”等喻体,从形态、颜色、神韵等方面并没有比“柳絮”高妙,单就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而言,“柳絮因风起”就更胜一筹。

其次,彼时的谢道韫才八九岁,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她能脱口而出这个比喻,实属难得(当然,这也与她出生在谢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关)。学生给出的比喻句,尽管没有错误,但几乎都是拾人牙慧,就算最后被评为全场最佳的“梨花纷飞”,亦是源于岑参名句。1500年前的谢道韫,却是“咏絮”第一人。恰恰因为这个比喻生动形象且有美感还如此新颖,这个清朗的女童声才可穿越千年,不断在《世说新语》、苏轼词、《红楼梦》里回响。

遗憾的是,教师给了学生相互倾听的时间,却未设计评判的环节:“我们的比喻好在哪里?我们的比喻比‘未若柳絮因风起’高妙在哪里?”没有在对比中归纳与分析,缺乏理由的阐述,也就没有做到辨析优劣,只是以一句“我觉得好”给教学画上句号,夸赞也就显得苍白孱弱,没有说服力。

积极鼓励学生自然是好事,但不能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就放任他们在思维的底层徘徊。长此以往,学生会真以为自己那样浅显而无新意的表达就是优秀的。南京市语文教研员袁源老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艾青诗选》时,就通过对“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什么是艾青的好诗?”的探讨,鼓励学生大胆评判,绝不迁就学生浅显的认知,使得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逐层深入,最终学有所得,皆有所悟。

(二)抓住问题,求真质疑

及时且有效的评判,能使学生的思维较好地聚焦于教学重难点。不过,评判不能强求口径一致。语文课堂上众口一词,会错失对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者尼尔·布朗与斯图尔特·基利在合著的《学会提问》一书中指出,常见的思维方式有“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前者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后者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质疑求真。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就被淹没在赞美声或统一标准的评判中,那么知识只是被吸纳,而没有被内化。学生遇到与自我认知或积累有异的问题时,就无法敏锐发现并提出质疑了。

质疑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的特定设计,而是来源于学生阅读时外显情绪的自然表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读,学生会更乐于检索信息、深入文本,结合已有知识体系或阅读经验比对异同,千淘万漉后输出更好的理解与表达。当然,这需要教师有提出或设计互相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表达精准,符合逻辑,避免所提问题本身陷入眼光偏狭或表达不明的泥沼。

以上述教学为例。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作比谢道韫好时,教师只是一味赏识,没有及时引领学生辨析优劣、有所发现,更没有继续归纳出创作好的比喻句的方法。最后回到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妙时,课堂更是缺乏让学生在比对中发现、在阅读中感受的环节,而是直接出示苏轼及曹雪芹的赞誉,强行得出谢道韫比喻高妙的结论。只是因为苏轼、曹雪芹等大家都说这一个比喻句好,所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是好。如此仓促且草率的收尾,显然与一开始让学生挑战权威的环节是矛盾的。

其实,当学生有了“我会写得比她好”的胜负心时,也就有了参与活動的好奇心。倘若就各人的喻体开始质疑、对比、评判,或许学生真的会有跳出窠臼的表述,列举出精妙的咏雪佳句。

面对充盈着赏识的课堂,或许,我们均应冷静思考:“我写得好吗?我写得真的比她的好吗?”

参考文献:

[1] 王新芳.“提有价值的问题”能力培养初探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6).

[2] P.L.史密斯,T.J.雷根.教学设计(第三版)[M].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855500338203

猜你喜欢
赏识评判质疑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