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2022-03-14 23:23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刘银锁张国荣
广东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核心中职

文/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刘银锁 张国荣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职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而其中学业水平评价的部分也为教学质量评价给出了指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设历史课程,对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也日益迫切,本文拟对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进行梳理和论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和改革方向,为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建立和施行寻求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在中国知网以“中职历史教学”“职业学校历史”为主题进行搜索,以2020年为时间下线,找到 87条结果,其中硕士论文6篇,从知网数据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研究已有部分成果,主要研究的是中职学校开设历史课程的意义、历史教学方法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不充分。

一、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一)学校评价体系和教材资源等不足

中职学校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技能应用,忽视历史文化教育的评价考核导向,会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性,部分中职学校也把这类课程当作毫无实际意义的课程。

学校未按照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制定评价指标,现有教学评价体系多以量化指标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创造力、教学态度等其它难以量化指标的评价,未能起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1]

(二)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和能力不足

目前开设历史课的大部分中职学校,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测试的分数进行判定,无法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策略侧重于简单输入,而缺少深入的讨论环节,更加谈不上对学生过程表现的评价,课堂讲授也缺乏应有深度,没有与本校或者本地传统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本该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变得索然无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且很多是泛泛而论,中职历史教学培训缺乏,部分学校甚至缺乏专业师资,历史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也同样影响教学评价。[2]

(三)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影响

中职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自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生源文化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

二、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一)需构建完整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有限的研究多为参照课标提出,应该将期末试卷考试的最终性评价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3],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改变。

少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如手抄报、实地参观和历史剧演出等形式,用课堂观察法、试题测验法和档案袋评价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多角度、多元化地展示自己的素养,教师对此进行评价。

其中比较系统地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是从拓展模块进行尝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拓展模块”的活动化特点,并结合中职学生实际,确定了由2方面、12个维度、28个评价要点组成的拓展模块教学评价内容体系,充分体现了历史拓展模块的拓展性、校本化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中职历史课程拓展模块教学评价细则》,形成了该模块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4]

(二)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著作的成果较为丰富,可供借鉴,体现了历史教学评价的共性。普通高中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大部分从具体课程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研讨,已有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模型或教学评价指标的探索。普通高中面向高考,因此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层分类测评模型,是对核心素养评价测量的有益探索。[5]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应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际展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意志品格、综合素质等,来设计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从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设计三级指标的教学评价指标表。[6]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调整和细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将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以及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与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契合,设置明确的界定描述或量化指标;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还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评价形式,建立多元评价目标,形成实习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7]

以上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而在核心素养发布之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也有一些探索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梳理如下。

《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一书提出:高中历史必修模块的评定方案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终结性的成绩测试,第二部分为过程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为两种,第一种由学生个人选题并且独立完成,第二种由教师确定选题并且由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个人完成的作品以等级评分和描述性评价来认定;小组协作完成的活动以描述性的评价认定。其中,终结性的成绩测验和个人完成作品必须达到合格的层次,小组协作完成的活动必须全程积极参与才能得到学分。该书设计了相关模块的认定评价表和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南,以及历史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量表;在终结性测试方面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分析试题并进行设计。[8]

《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一书总结了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过程:确定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分析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目标(特别是分层目标),收集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息(测验、调查、观察、谈话、学生作品分析、个案法),判断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结果。梳理了学生历史学业成就评价理论,设计了学业成就评价表、方法(纸笔测验、课堂提问、历史作业、表现性任务),提供了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研究的案例。论述了中学历史课题教学评价的不足,倡导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设计了中学历史课题教学质量评价表,以课堂听课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详细梳理了历史试题编制与评价过程。[9]

三、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以课标要求为基础构建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历史学科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多元、科学的评价手段,对授课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10]课标阐释了历史学业质量的内涵以及学业质量的2个水平,还介绍了历史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提出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注重评价多元化和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是中职历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二)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中职院校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历史教学质量评价要对照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所需要的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拓展,因此,应实现“学科素养”+“职业素养”的融合。

(三)实施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

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导向,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施中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评价对象发展的全面性;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等。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动态评价和反馈模式

因为中职学生不仅有理论学习,还有实训实习等,如果存在疫情影响,还有线上教学的情况。因此,需要运用如雨课堂app或者其他教育信息化平台搭建动态评价模式,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企业)等多方面把握学生学习状态,通过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五)家校社协力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条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规定,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职业院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表现,需要家校社三者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有效支持教学质量评价的实现。

(六)构建中职历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步骤

1.调研中职院校现行的历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各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调查研究相关优秀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和现行做法,吸取先进的经验是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历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实基础。

2.初建学科素养+专业素养的1+N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中职学生既有类似普通高中的基础文化课(如历史)教学的要求,同时具备专业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因此,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还需要结合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才更有针对性。在经过充分的教师和学生调研与论证后,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课标学业评分标准。根据细分标准,设计相应的可实施的相关课堂教学的定量和定性的分层评分表格(包括线上和线下的表格)。

3.搭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或平台

评价标准初步制定后,需要通过具体的机制和平台以推动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有效落地。参考之前调研相关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平台的做法,对照初建的标准梳理流程完成平台的搭建。

4.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阶段性验证实验并修正

基于初步建立的标准和平台进行对照实验。选取部分历史教师和班级,进行为期不少于12课时的实验教学,组织对实验班的历史课程听课研讨,收集修改意见,在实验完成后举行座谈形成总结,并修正评价标准和体系。

5.完成历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并推广

将经过实验和修正的评价体系在学校全面推行,然后通过家校社三方协同实施和不定期的修订,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并向其他院校推广。

理想的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评价三者高度一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的历史课标的实施,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和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核心中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