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技师学院 孙 佳
教育政策的改变与社会需要的转变,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技工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以下问题。技工院校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设计色彩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2021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目标。
设计色彩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基础课,应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对色彩的概括和处理能力,在提升审美素质的同时,掌握系统运用色彩的技能方法,形成良好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其适应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具备个体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仅仅关注色彩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设计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设计色彩时,仅仅局限于色彩本身,学习色彩的运用,能够自行“制作”,却不能够做到“创作”,学生难以从优秀作品赏析中获取真正的有益成分,只是“借鉴”,而不能做到通过对大师优秀作品的赏析找到作品的内在价值进行自主创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具有自己独有的设计思维,作品往往缺乏新意,千篇一律。[1]技工院校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当下人们对于多样化的设计追求来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实际需求。
在现有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方式中,绝大多数的教学形式都只是强调色彩运用实践。以绘画实践为例,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运用,而忽视对学生色彩理论知识的教学。[2]在缺少色彩理论教学的情况下,做好设计色彩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从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往往掌握程度不高。首先是技工院校的特殊性,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很难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入的学习;其次是课程的特殊性,设计色彩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色彩知识,这并不属于学生曾经所接受教育所包括的范畴。换而言之,学生是在自身未有较高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接受大量的实践训练。因此,这种实践训练是“事倍功半”的,不能够很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因此,要求对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色彩运用的内在规律。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在现有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比如教师提供课题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却不利于对于学生进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课题内容难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操作训练,而不能对课题创作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局限于上述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不能够了解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能够明晰教师提出的课题原因。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所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不够全面,不具备核心素养,不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国家政策加大对于技工院校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学生进入技工院校学习专业化技术,满足社会需求,遵循社会的发展方向。基于国家政策的这一变化,技工院校教育也要适时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更好、更加全面的教育。一方面是教学目标,学生的培养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因此教学要依据现实需要进行开展,在进行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对接市场需求,引导学生进行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国家大力支持进行技术院校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还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对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遵循了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
技工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企业和社会对于能够独当一面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企业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进行实践的人员,从市场需求到设计方式再到具体实践操作得出成品,这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一个较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欠缺设计创新思维,理论知识也不够牢固,难以满足当下的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要进行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但社会所提供的职位相对有限,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问题,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企业的人才需求实际是市场需求的反映,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就是企业的需求,从而反馈到企业的用工需求。技工院校的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取岗位,就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这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要求。因此,对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能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剔除传统填鸭式教学办法,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效能,给予学生充裕表现机会和发展空间,让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享受到学习的快乐。[3]
比如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以“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的关系为例”,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学生相互交流意见,从而对于这一问题有更加丰富和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一方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课堂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对于知识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学习,有助于在设计色彩课程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技工院校的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学校要认识到设计色彩课程的特殊性,认识到这一课程对于色彩专业理论知识的较高要求,同时还要认识到,理论要具体应用到实际运用当中,技工院校本就强调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还要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
以对于“设计色彩的对比”为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明确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的概念和运用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出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补充理论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实操能力,实现了自身设计色彩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
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术语,树立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在进行设计色彩的运用时能够时刻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市场对于不同设计风格的追求变化,也会带来设计色彩方式思维的变化,要做到时刻能应对好这种转变,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设计色彩的采集和重构”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首先对于原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从中抽取典型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进行自我设计创新,从而创作出新的色彩形象。教师可以提供一幅自然图画,但不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创作方向,让学生寻找自己的灵感角度,从而进行新的艺术创作,并进行创作评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能力,并且创作的角度是由自己寻找而非教师提供,更好地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的核心素养。技工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对接企业的用工需求,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目标为指导,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从而进行适应性人才输送,同时院校的实践操作有限,可以与企业协商,定期进行企业实习,引导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具体运用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市场需求,提高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追求。院校还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协助精神,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经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4]
综上所述,对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对核心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基本认识,要认识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培养途径。从当下实际角度来看,对技工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当根据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