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李丽慧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康逢秦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发展,高校心理工作的内容已扩展至:新生心理普测、老生心理危机排查;师生日常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团体心理工作坊;指导心理社团和学团心理组织,负责心理卫生与保健、心理科普与宣传;针对辅导员和学生心理干部的心理技术培训;心理教育研究、心理技术研发、心理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然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依然严峻,无论是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还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都没有实质性下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随着学校管控措施的收紧,检出率明显上升,给心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涵义、必要性、可能性、实践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把大学生群体由心理工作的受教育者、来访者、研究对象等角色转变为心理工作的行动者、研究者和合作者,最终解决心理教师编制少、个体咨询效率低、学生社会性发展不足等困境。
目前,高校心理中心普遍存在重个体访谈、咨询或辅导,轻团体访谈、咨询或辅导的倾向。一方面心理障碍的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另一方面心理中心人手不够,工作效率低,压力风险大,教师队伍不稳定。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为了规避风险,以迅速排查转介严重障碍者为主要工作内容,以不出事故为工作目标,放弃了对轻度中度心理障碍的主动“出击”,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更成了一个遥远的神话。
近十多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学配备了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但心理科学对教育事业的意义远不止此。在教育事业中,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因素,学生的自我实现才是魅力因素。心理学要在奠定和推动教育的整体科学化方面有所作为,而不应只被局限于单纯的异常心理处理。
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根据内容可分为知识性学习、技能型学习、社会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等,根据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优先采用发现性学习的方式完成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习知识和技能,最终达至有所创造。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过于注重知识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而忽略了社会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也在我国开始蔓延,加之西方媒体带节奏的裹挟,我国青少年的学习出现了偏差,一方面集体主义的社会情境支持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下的社会分层焦虑过早地转化为知识性学习任务。社会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顺序颠倒且不平衡,又制约了技能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我国教育领域的种种难题和乱象都是集体主义的教育情境长期被弱化淡化的结果。这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教育乱象丛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之一。
大量心理咨询的案例表明,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源于社会性发展的缺陷,他们要么不够了解自己,要么不够了解他人,要么不够了解集体,要么不够了解规则,才最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心理困惑,如抑郁、敌意、强迫、自卑、孤独、自我中心等等。所以,创设集体主义的社会情境(如体力劳动、各类集体比赛等),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是根本之道。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能够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是与人民军队的集体主义情境有关,战士们在血与火的集体中完成了社会性学习任务,为战后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解放区人民和解放初的全国人民能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扫盲,也是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情境支持的结果。
大学生群体既是心理教育的主体,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心理工作的主体和有生力量。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实践,探讨把大学生群体由心理工作的受教育者、来访者、研究对象等角色转变为心理工作的行动者、研究者和合作者,最终解决心理教师编制少、个体咨询效率低、学生社会性发展不足等困境,可谓一举几得。
1.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含义
有关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很多,与本课题研究的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是有区别的。“心理辅导”有辅导者和接受辅导者之分,是单向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二者的地位不平等,辅导者是给予方、主动方和心理优势方,而接受辅导者是求助方、被动方,是心理劣势方。朋辈心理辅导是基于个体咨询的一种辅助模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朋辈”和“辅导”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矛盾,可以理解为“因朋辈之间的落差不足够大”而衍生出来的心理阻抗。二是辅导的效果和效率有限。朋辈“心理互助”是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情境和模式,没有“辅导者”和“接受辅导者”身份的差别,每个人都是辅导者,但同时也是接受辅导者,是多向互动的。在朋辈心理互助团队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只要自由地表达,自然的表现就够了。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给他人做了一面“心灵的镜子”,每个人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可以认为,朋辈心理互助和朋辈心理辅导分别与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相对应,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大学生朋辈心理成长模式,二者并行不悖,可相互补充。
2.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组织架构
学团心理组织和学生心理协会是构建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两大抓手。学团心理关怀部作为“官方”组织,在二级学院设立分部,由行政班心理委员组成,归口到学校心理中心主管。心理协会作为“民间”平台,由宿舍心情员、心理学爱好者、心理互助志愿者等组成,从大学生群体中长期招募,也归口学校心理中心主管。心理中心通过心理课程、团体心理成长坊、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学选修课、心理访谈与咨询等渠道为心理社团发展壮大持续造势和提供支持,源源不断地选拔和培养学生心理干部。两个平台,两支团队,一官一民,互鉴互学,或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完成心理中心下达的日常接待管理互助、科普活动组织和宣传、心理危机观察和报告、心理调查和研究等任务,协助辅导员和二级学院开展心理班会、心理舍会,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另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联动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也是由心理协会和心理关怀部担任观察任务。
3.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技术支撑
我们发现,团体心理技术可成倍提高新生普测及阳性访谈工作的效率,同时大大缩短新生入学适应的周期。团体访谈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心理工作当下两难的困境,而且能够使心理工作变成学校特色品牌发展的魅力因素。团体访谈的过程就是团体辅导的过程,参训者无论是否存在心理障碍,都会感受到团体带来的推动力量,每个人都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心理障碍的学员参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成长。总之,团体心理技术是一举多得的高效工作模式,是构建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技术保障,值得研究和推广。
本课题以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高,有效规避了以往研究与工作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课题组鼓励成员总结思考,归纳提炼,自愿组建子课题组,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主动撰写论文。另外,课题组还从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技术两个层面为学校青蓝工程提供专业支撑,把心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充分整合,组成由领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行动团队,边行动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促进了心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了上中下各层级的快速有效沟通,促进了青年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团学心理组织和心理协会的成员从大学生群体中来,再到大学生群体中去,形成动态严密的朋辈心理互助组织体系。心理中心依靠他们严密的系统,成功发现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经过心理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心理协会和心理关怀部成了学校心理中心的左膀右臂,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心理中心人手紧张的难题,极大地带动了各级心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和心理工作的效率。每年秋季,新生所有教学班的适应性团体辅导,都是由他们完成的。心理协会负责宿舍楼的心晴联络员的管理与培训;关怀部负责对班级心育委员的管理与培训。两个团队的学生干部相互竞争与合作,成长迅速,在学生群体中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青年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精神成人。
1.理念:学校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
学校是心理学的实验场。我国教育要真正走上科学教育的轨道,需要一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洗礼,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真正建立在心理科学之上。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的幼儿园“小学化”、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学区房、培训机构被资本绑架等等乱象的背后,固然是教育的功利化在作祟,但教育功利化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而错误的逻辑推手——公众对心理科学的无知与认知狭隘。如果全民都充分了解了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遵循之,教育贩子就没有市场空间,教育资本就没有股民追捧,教育焦虑就不会被煽动,社会上也就没有这么多教育之怪现象。
全社会要像重视经济学一样重视心理学的学习、普及和应用,要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重视心理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曾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育界掀起轰轰烈烈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受此启发,最终完成了对教育心理学化的系统论证,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石。我国教育对心理学的引入、研究和应用较晚,心理科学的普及率低,教育工作者普遍缺少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伟大意义。
2.定位:心理中心和心理教师的专业技术地位
教育心理学化是教育科学化的基石。在此理念下,高校心理工作的机构要独立设置,与体育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类似,与二级学院并列,名称应为学校心理中心,下设教研室、咨询部等。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研室挂靠在某个二级学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没有形成统一独立的机构,规格低、管理乱、效率低,与心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实际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不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也束缚了心理教育及应用的手脚。心理教育与咨询是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应列为学工行政系列,而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
3.方向:医学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要着眼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拘泥于异常心理,在开足必修课时学分的同时要增加心理学类公共选修课程的供给。心理教育要整合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内容,让大学生了解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心理发展全过程,引导他们回顾、反思、解读自己的个性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把目前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还原到个体和集体心理发展的长河中,帮助他们理解过去的我(们),接纳现在的我(们),积极规划塑造未来的我(们)。
同时,心理学课程还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回应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将学习、发展、保健、矫正、自我实现和社会连接等统一于自身人生实践的全过程。教育本质上是心理建设的过程,教育改革本质上就是教育心理学化。成功的教育必定是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失败的教育必定违反了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育心理学化理念指导下,不仅心理学课程要关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他课程的教学也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遵循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4.场景:社会性学习与教育情境的集体化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靠的是社会教化,用现代教育心理学来解读,就是德育优先、社会性学习优先。重视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观点即在此。《论语》“学而时习之”的“学”亦即社会性学习。近代以来,国门洞开,西学东渐,群星灿烂,一大批民族精英,都是青年时期才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他们为什么能够学有所成,后来居上?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出色地完成了道德启蒙和社会性学习,而且是通过发现式学习完成的,包括自我意识、社会兴趣、民族尊严、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等内容。这为知识性学习、技能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奠定了基础。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国科技教育被耽误了太久,知识性学习、技能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都落后了,唯独社会性学习反而歪打正着地得到了加强和积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拨乱反正、迎头赶上,许多人上大学时年龄已经不小了,有的已参加生产劳动几年甚至十几年了,但他们的社会化程度高,为他们的知识性学习、技能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相反,有关研究显示,历代科举状元、民间神童和高校天才少年班等,成长为大师和国家栋梁者寥寥,这是其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心理建设工程。品德、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历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概念和领域。心理素质是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工作与学工部门、学团组织的工作相辅相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只靠学校心理中心和心理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举党政各级各部门之力,发动全体师生,广泛持久地开展心理自助互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