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在高校的实现途径

2022-03-14 13:07徐拥华
科教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德育传统活动

徐拥华,周 冬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德育价值与功能,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功能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传统节庆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1 文化传承功能

传统节庆活动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统文化传递的有效途径,肩负着凝聚民族智慧、引领文化继承的历史使命。这些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的更替、发展而不断充实、丰富,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以春节为例,一方面,春节承载了写春联、放鞭炮、年夜饭、守岁、拜年等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又继续将中国春节文化向世界传播,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形成新的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继承传统文化,更能传播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1.2 民族凝聚功能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探索发展中凝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族有各自的节日和相应的庆祝形式,人们在特定的节日举行节庆活动,且世世代代延续、人人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强烈而持久的凝聚力、向心力。高校开展传统节庆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传统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民族性,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使各民族学生在传统节庆活动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进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伟大的民族精神。

1.3 关系调节功能

一方面,中华传统节庆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节庆活动贯穿于四时之中,分布于春夏秋冬,在四季交替变换的过程中,人们以节庆的方式与自然进行融洽的互动[3]。同时,各类节庆活动本身就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大多数传统节庆活动都与人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如在播种节表达对春耕播种的祝贺,在丰收节设酒肴庆祝丰收等,这些节庆活动集中表现出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识与尊重。另一方面,中华传统节庆活动能够调节人与人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节庆活动由小范围家庭活动逐渐扩大为社会交际活动[4],人们在参与过程中,互相交流与合作,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交际关系;同时,节庆活动大多寓意美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校开展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还能为学生提供拓展交际范围的机会,有效调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4 心理干预功能

传统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新奇趣味,人们参与其中,能够被活跃的氛围感染,从而产生轻松、愉悦、快乐等积极情绪,形成乐观自信、追求卓越等健康心理。高校定期开展各类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如划龙舟、拔河、摔跤、歌舞、射击等,有助于营造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校园生活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5 行为规范功能

传统节庆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范,既表现在塑造和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上,也表现在约束人们的言行上。现今我们所拥有的各类节庆,蕴涵着健康的价值追求[5],这些价值追求包括爱国、团结、互敬互爱、友好相处等等,能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传统节庆文化中又有诸多习俗、禁忌等[6],带有类似于法律的约束功能,能够提醒人们可言可做之事和不可言不可做之事,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高校开展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更能够抑制学生各种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出现。

2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2.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①开设相关课程。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开设相关课程,比如民族类高校,可以开设与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艺术类高校,可以结合专业考察、采风、写生等,开设专门的实践类课程;体育类高校,可以开设与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相关的体育项目选修课程;综合类高校,可以开设与传统节庆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等等。通过系列课程教学,有效发挥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功能,厚植民族情怀,调节学生身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融入已有课程。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内容可以有机融入已有相关课程中,如思政类课程,可以在课堂上增设传统节庆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涵养爱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国学类课程,可以将各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纳入国学知识体系之中;历史类课程,可以将节庆文化的精华有效链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课程,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作为独立专题展开教学,等等。

③开展专题讲座。根据不同的时令或季候,开设相关的节庆文化讲座。中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贯穿于四时之中,可谓一年四季都有节,并且,青年学生对各种节日及其“仪式感”也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针对这种“过节热”[8]现象,学校应因势利导,聘请专业教师、节庆文化学者、民俗专家、国学大师、非遗传承人等走进校园,以讲座、演示、传授技艺等形式与学生互动,带动学生深入学习传统节庆文化,接受传统节庆文化的熏陶。

2.2 有效构建社团活动主阵地

①成立相关社团。校团委、学生会在统筹社团组建和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倡导成立与传统节庆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如兴趣小组、研究社团、传统体育项目社团、社会实践社团等,广泛吸纳有基础、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和有民俗文化专长的学生。

②开展主题活动。学校应协调和组织各类相关社团开展各种活动。考虑到传统节庆活动大多带有体育与表演元素和特性,体育类社团可更多地举行传统节庆活动,如登山、摔跤、泼水、射箭、踢毽子、舞狮、舞龙、民族歌舞等特色项目。文化类社团也可在传统节日期间,围绕节庆文化主题举办征文、知识竞赛、演讲、辩论、书法美术作品展、情景剧演播等活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增强社团文化活动的历史感、民俗感和知识性、趣味性。

③实施体验式教育。体验的主要形式是将学生引导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去。学校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传统节日或影响面较大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结合专业考察、写生、采风等教学安排,组织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在实践中汲取节庆文化养分;再比如结合春节期间传统节日较为集中的特点,倡导学生利用寒假进行社会实践,对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进行调研考察,参与本地民俗与节庆文化活动,撰写体验报告,或创作文学与美术作品,或制作影像专题作品等,返校后与各地同学交流分享,使学生从见证者、参与者变成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2.3 努力开拓文化传播新路径

①运用校内主流媒体加强校园传播。可以在官网、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户外宣传栏(视频)等校园主流媒体设置专栏,发布信息、交流成果、推送节目,整体推进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规范、有效传播。

②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大众传播。可以广泛收集传统节庆文化元素,创作节庆文化作品。如:以新媒体技术专业或新媒体艺术专业为主体,吸纳文学、历史、艺术、传媒等学科门类相关专业师生广泛参与,在深入挖掘节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融合、专业实践的形式,创作有民族特色、有历史底蕴的节庆文化作品,充分履行高校文化传承的基本职能。

③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传播。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如“三微一端”等)在传播传统节庆文化上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也是青年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传播形式。学校可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在线接受传统节庆文化的熏陶,在线向社会公众、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现出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2.4 构建节庆文化德育长效机制

①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学校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从立德树人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纳入德育体系。

②鼓励师生开展专项研究。有计划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开辟专项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基地、组建研究团队、大师工作室和规划综合实训项目等,广泛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与教研项目,开展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专题研究,并将优秀研究成果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区域性、民族性文旅产业拓展延伸,形成价值链和产业链,提升传统节庆文化的影响力。

③建立激励机制。将学生参加传统节庆文化相关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研究项目、综合实训项目等获得的成果,给予相应的课外学分或特长学分认定,并且在评先、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表彰奖励。

④加强条件与经费保障。学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资源与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应充分考虑传统节庆文化教育活动之需;对与传统节庆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团活动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以及综合实训项目等,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3 结语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具有特殊的德育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功能,其目的在于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施以积极影响。高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将传统节庆文化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