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帅
(青岛超银小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小学体育教师的目标应该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人才,所以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创设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状态,提升学生的体育自信。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会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变革展开探究,通过有效有趣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一些有效性建议,从而真正达到有效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本文接下来将会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和具体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一些有效性建议。
体育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承担着锻炼学生身心素质的重任。所以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并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轻松有趣的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师不应该灌输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而是应该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念,让他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通过调查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课堂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体育教学作为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始终的科目,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堂贯穿始终。但是通过调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合理,导致学生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1]。还有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基本学情,由于小学生本来就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所以老师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学体育课程,教师要摒弃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性,教师很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展开教学,所以,难以实现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现阶段,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存在目标单一的现象,没有将综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放在其中,是不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的,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评价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正确的体育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自信,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认知。但是目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上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古板,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体能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身体体能素质。这样不能很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难以实现利用体育评价激励学生的效果。
小学生本身就具有爱玩游戏的特点,体育课堂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玩游戏的空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导入体育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体育游戏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并贴近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保证体育游戏的层次性和多样性[2]。如针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体育游戏项目的内容选择,要以集体性、互动性强的趣味游戏和休闲游戏为主,体育运动量不宜过大,游戏难度也不能太大;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跑、跳、各种球类等方面的运动技能,所以可以安排球类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以赛代练”的竞技游戏等,游戏的难度可以逐渐提升,这样才能让体育游戏更好的贴近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素质潜能。
例如,在高年级“短跑”的教学训练中,在学习短跑这一项目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反应和跑步速度,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为围绕木棍,并通过短跑接力的方式让棍子不倒”的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依次报数确定自己的号数,中间一个学生扶住一根木棍,游戏开始后中间的同学迅速叫出一个号码然后放开木棍,被叫到的同学要迅速跑出去扶住木棍,以此类推,没有扶住木棍的同学代表游戏失败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贴近短跑训练的教学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然后合理利用体育课堂活动,以及创设相关体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个体差异以及运动技术教育目标来设计多元化的课程,采用有情境、有兴趣的课程单元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体育课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参与体育项目锻炼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体育足球”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不仅要以提升学生足球运动技能为目标,还要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贯穿其中,从而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再如,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跑步”的运动技能,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体育教学情境,内容包括“接力跑比赛”“长跑”“短跑”等项目,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体育运动会的比赛情境,让学生在体育情境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运动发展需要,实施多元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还能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竞争情境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
要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创新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育项目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小学体育常规教学方式就是依据教师的讲解体育知识、示范体育动作来实现的,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因为体育教学项目的内容本身就是比较多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项目的熟练程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给学生所有项目的技术动作。针对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口头讲解或者示范体育动作的方式,而是采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有趣的小学体育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还能增强体育课堂新鲜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体育课堂[3]。目前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在各级学校得到了广泛普及,体育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并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之中。信息技术能够突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能构建丰富多彩的小学体育课堂,让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另外,因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体育动作是不具有可重复性的,如果教师想要全体小学生都可以掌握体育动作和技术要领,就要一遍一遍地进行动作示范。这样是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而且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并不能确保每一名学生都看清楚,因此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示范动作如果不规范,就会误导学生。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将体育动作以视频或者图解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为学生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示动作要领,能够保障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示范动作,从而提升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还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视频进行反复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想要复习观看的视频,而且还可以根据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播放速度的调节,使学生看得更加清楚。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短跑”相关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播放音乐的方式营造激动的氛围,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体育赛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训练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使学生自觉在训练中拼尽全力,让自己的速度、爆发力等得到较好的训练。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不应该让学生局限于特殊的运动形式里面,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忽视了对体育课堂实践活动的优化,也没有依据学生兴趣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内容,导致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的兴趣,难以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也未能认识到终身体育理念对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科学进行体育运动,并向学生传授一些合理规范饮食和正确作息的知识,在课堂上利用趣味体育游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响应全民健身的积极号召,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方案,让学生可以在参加趣味体育游戏活动的同时,还能充分掌握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增强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从而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具体学情,开展多种类的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小学生的球类运动素养情况进行分析,定期开展一些球类体育游戏竞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小组,并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底,保证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合作共赢,开创全新的体育教学创新局面。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借助多元化实践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使之转变学习思维,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强化训练是提升体育运动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然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实际表现合理调整体育锻炼的强度,这样可以使得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抗挫能力的目的。教师还要观察和分析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潜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体育优势,使之更加自信。
例如,在实际小学体育课堂上,为了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教师需要明确强化训练活动的开展意义,设计合理的活动内容[4]。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好课上、课后时间,发挥家校共育合作体的关键作用,帮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升体育运动能力,使之意识到强化训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中。体育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体育器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深度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利用体育器材提升自身体育技能。教师还可以选用合理的体育器材促进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给学生正确使用体育器材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可以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提升自身体育锻炼自信。
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小学生身体状况设计一些体育训练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自身的体育训练技巧和体育训练方法。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竞技类体育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小学生的体育训练成果,还能让学生在参加竞赛活动过程中提升体育学习自信,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核心素养。同时老师们在教的过程中,还需要切实贯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原则,在教育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渗入一些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篮球”相关的体育知识时,应该充分发挥出篮球教学的作用,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篮球实力将学生合力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生在参加体育比赛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精神和思想进行培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竞技精神和竞技意识。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参加篮球活动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学生在参加体育篮球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同学存在失误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同学之间不能埋怨,应该仔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作用,还要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体育优势。然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计划,采用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可以实现快乐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充分融入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主要课题。所以老师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更有用的途径,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的引导,真正融入体育课堂学习之中,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