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14 10:18胡杏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工作科研项目

胡杏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0 引言

本科医学院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主要功能,尤其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学以及科研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当前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妥善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从本科医院校园实践经验来看,在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步开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探索二者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1 本科医学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现状

1.1 中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秉承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论,强调教学与科研二者并重,这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结合广大中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教师在协调推动科研与教学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广大中青年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科研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虽然关注科研工作,但是因为分心乏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2)高校的大部分激励政策普遍与教师科研活动相挂钩,导致部分青年教师为了完成科研活动只能应付开展教学,造成二者相互失衡的问题。而相关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科研活动、教学效果二者与教师的教龄、年龄等因素相关性[1]。因此可以认为,在推动本科医学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协调开展过程中,中青年教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2 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关系受教育层次影响

教学与科研本身存在相关性,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其中科研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更新,而教学对于科研也具有启发传播的作用。但是从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本科教师对于医学科研的内容较为浅显,表现为视域狭窄,而本科生因为受教育情况以及对医学知识的认知等因素影响,在面临深层次知识点时无法及时掌握其中核心内容,导致教学与科研二者难以充分整合在一起。而相关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本科院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受到教育层次的影响,在研究中分别比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学生教育后,发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正向作用更多地集中在研究生中,而对本科学生的影响不明显[2]。也有研究认为,在本科教育中,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并不体现在知识点的深度或者广度上,相反,教师开明的教学风格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往往能够产生更理想的教学效果[3]。

1.3 从教师个人角度看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互动

目前广大本科医学院校为了能够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通常会采用“科研—教学—学习”的联结体,通过对科研、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等进行整合,实现协调发展。但是正处于事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选拔能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的学生,单纯以学生的成绩为评判标准,忽视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同时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时普遍采用“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因为忙于科研存在“上课见面,下课走人”的问题,导致教师难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难以获得较高的评价,这一现象会直接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2 影响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相关性的因素

2.1 社会因素

从社会大范围角度来看,当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国际的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的核心单位,在当前历史时期必然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我国政府为了能够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平均分配院校,高校每争取到一个国家项目都可以获得经费,这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现阶段科研规模已经成为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学校科研规模的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会明显提升,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师生资源,进而进入到良性发展的局面。但是对于教学而言,高校偏向科研的行为势必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同时从高校的经费体制来看,高校经费主要包括科研经费与以及国家拨款,其中学生数量是影响国家拨款的重要指标,而与教学质量无关。在这一现象下,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影响国家拨款数量。而相比之下,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与企业支持,而高校的科研能力则成为影响国家与企业支持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认为,高校的科研能力越强,则能够获得的经费越多,这也是造成二者失衡的主要原因。

2.2 学校因素

部分本科医学院校在面对高校扩招、办学压力加剧的背景下,相关决策导致学校偏离办学定位,而过多追求“上层次”的硬指标,这是加剧二者失衡的主要原因。例如部分高校为了能够达到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论文等内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且在职称晋升或者岗位评审中,都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相比之下教学因素对教师岗位以及职称的影响较小。

同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难度较高,程序烦琐,往往需要设置专门的评价指标,按照专业程序进行评估,耗时长且效率低,并且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能会受到评估人员主观认知的影响,最终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受到质疑,再加之教学工作成果自身的滞后性,致使教学成果评价需要在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而科研工作的评价结果更加简单,效率高,大部分科研课题往往是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或者长期存在的理论难题等;或者学校也可以根据教师在权威文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等对教师的科研进行判定。所以与教学相比,学校在科研判定上的难度更低,通过硬性指标都可以完成教师工作能力判定,因此学校更习惯于从科研的角度对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2.3 教师因素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实现自身长远发展通常会选择更有助于自身职业晋升的方法,这也是造成科研与教学失衡的主要原因。从功能定位上来看,医学院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以及医疗服务三方面的工作,其中医疗与科研对个人职称、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一现象长期存在,会导致教师在主观层面上关注科研而忽视教学。同时从教师自身来看,科研工作对教师的吸引力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科研能够充分满足教师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依照教学大纲开展的,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长期千篇一律的教学会影响教师的兴趣。但是科研工作则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自由性与灵活性,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科研方向,因此科研工作更加尊重教师的兴趣爱好,这也是教师倾向于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因。(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但是在反复讲授相同的知识点后,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挑战逐渐减小。但是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可以不断深化某一领域的知识点内容,因此教师对科研的探索是无尽的,在长期探索中教师能够始终获得成就感。

3 强化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相关性的举措

为强化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应不断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对科研机制进行创新的基础上,打造必要的科研氛围,这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推动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协调开展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应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尽可能地开阔学生视野,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知识点学习以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两不误”。另一方面,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作用,例如聘请校内外专家学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本科医学院校科研活动中,使师生能够在科研活动中受益,尤其是能够加快学生综合素养养成,发挥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4]。最后教师在准备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该申请科研项目,在科研中掌握科学动态,将科研过程中所见所闻整合在理论知识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发挥科研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为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效果,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使教师可以将学习的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与实用性。

3.2 打造完整的科研机制

对于本科医学院校而言,目前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为强化二者的相关性,本文认为可以对科研机制进行创新,进一步强化科研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受益。所以未来高校应实现管理政策规范化,在具体实施阶段应该,既符合专业特色又有利于医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医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列入各部门的激励机制中。与此同时,本科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以及支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征设计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政策,将其作为发挥教师参与积极性的突破口。在具体操作中应考虑到诸多因素对科研体制实施效果的影响,所以应严格落实物质与精神双重保障的基本要求,在深入贯彻按劳分配工作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优秀教职员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同时,在政府拨款以及企业赞助的基础上,探索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新渠道,例如为了强化教学的支持与推广力度,可以在上级政府拨款中划分一定的金额增加立项,围绕科研成果的实践、实施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科研的“专款专用”,也能推动本科院校教学的稳步开展。也有研究指出,参与科研项目学习是目前医学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科研项目中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学习科研知识点内容,所以需要学校增加相关资金投入,拓展立项项目数量,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拓展学生受益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医学院校科研活动的积极性[5]。而对于学生而言,参与科研项目本身就是强化自身综合技能的手段,方便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为调整教学方向提供支持。

3.3 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良好的科研氛围是推动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科研氛围中激发学生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并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科研项目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带动学生参与教师自身的学习活动等,最终在整个高校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这对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了能够强化科研氛围对本科医学教学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可以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科研团队以及跨学科组织的支持作用,确保可以从知识层面入手为科研与教学人才养成提供支持的作用。并且在开放、沟通的科研氛围下,广大中青年教师也应该利用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能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科研活动,再吸纳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共同开展专业科学研究,在师生相互努力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科研活动中受益。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创设科研氛围中应该关注以下内容:(1)关注科研与教学的相关性,重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引导作用;(2)关注广大学生的参与,在创设科研氛围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态度以及参与积极性,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进而推动教学的开展;(3)组织学生参与医学前沿讲座,或者引导学生到实验室、生物科技公司、医药研发中心参观学习,在强化学生对医学科研知识认知的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为降低后续教学难度奠定基础。

4 结语

现阶段本科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协调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未来教师应该关注学校、社会与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寻找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新方向。放眼未来,随着高校对教学与科研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本科医学院将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到一个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点,在发挥科研对教学引导作用的同时,用教学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实现协调发展,最终强化高校培养人才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工作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