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文创产品研究

2022-03-14 10:18李文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产教文创院校

李文静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4650)

现今,大众很看重文化产品中承载的文化底蕴,对文化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结合文化自信的时代发展,将传统文化通过变形以符号形式运用到文创产品的研发中,最后呈现到各类文创产品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创产品更好地了解优秀文化,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传播。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并与时代不发接轨的最好途径,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学习内容,以实际工作需要的技术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把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第一,产教融合为地方文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有助于文创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升级与优化,加快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文创成果有助于展示地方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使地区文化以有效开发和传承,真正实际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第三,通过对产教融合概念、高校产教融合、文创产品开发等理论的概述,对现如今地区产教融合下的文创产品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再结合案例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多种手段对产教融合与地区文创产业的结合进行分析探索,也能为地区文化旅游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实践提供建议。

中国的文创产业起步较晚,直至2015年才被国家层面认可,虽然当前设计也存在大量模仿、简单化、设计瓶颈期等现象,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文化产业的导向和发展也将进入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我国的文创产业也必将大放异彩。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文创产业作为教育与企业结合下衍生产物的代表,不仅成为高职院校与地区市场结合的标志,更成为各高校之间竞争的附加值。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思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由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周期长、人力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国内许多文创企业不堪重负,对文创产品研发望而却步,使文创产业发展道路艰辛缓慢。

产教融合的高校文创产品是大学生创新与技能的展现,是高校形象和实力的物质表现,也是学生适应企业工作氛围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文创产品开发基本是以大众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其载体首先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大众在多种场合下都能使用或者必须携带的物品。就高校而言,与企业共同开发创作文创产品是对外宣传、交流、传播的最佳方式,其文创产品本身就是教学成果的体现。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是利用企业优势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将产品制作过程、推广销售方式等实践环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基于订单制的企业自主培训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当地社会服务,因此教学与产业结合是在学校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制定、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中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这是将生产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有效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高级技能工程师、高精尖的技能型人才只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7.8%,所以我们需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而这个艰巨的重担就落在当下的高校及高职高专教育的肩上。

高职院校的三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求高职院校三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那么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走产教融合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企业拥有熟练掌握最新工艺加工制造的一流的高技能工程师和行业内专业的管理人才,能推动高校与企业建立及时协调沟通的机制,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采访一部分在一线生产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采纳了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出的建议,收集了高职高专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当前所面临的尴尬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第一手资料,具体总述如下:

第一,社会各行业及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认同感较低,对前往应聘的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认可度不高。尤其是在进入岗位后是否能完全胜任工作这一点上体现出学生的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学生毕业后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情况,因此学生只学习浅显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学生踏入社会后的需要,学校必须与当地相关产业相结合,教授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的需求。

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重点关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纲领性文件的传达执行。

第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训室建设耗费资金巨大但更新的速度却很慢,造成了校内的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即落后的尴尬窘境,而用这些过时的设备培养出来学生,在面对最新机械设备一脸茫然,走到社会上就会有明显的滞后。

第四,高职院校多数只坚持下的发教育任务,企业只坚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结合较少,无法融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对企业的依托只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依托项目及依托周期等具体细节,也没有深入调研本专业在市场供需更迭中的最新发展,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与就业方向没能与市场接轨。

第五,地区高校与当地产业的合作模式处于学校主动寻找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但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1]与学校合作的意愿不强烈,学校的机械设备与企业不相匹配,高职院校教授、科研专家的研究方向与企业有所偏差,出现诸多不对等的困境等问题。

第六,不少企业忽视了产教融合为产品的赋智赋能,就地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创新这一项来说,产教融合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企业创意制作的文创产品普遍缺少当地厚重历史文化的依托,缺少社会上及高职院校中对地方历史文化深有研究的专家给予文创产品赋智。目前的市面上的文创产品还流于表面化、趋同化和肤浅化,这也是缺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为产品赋智赋能而带来的许多伤痕。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除了一些常规的合作途径之外,可进行以下尝试:让高职院校融入企业相关产业的开发,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是基于文创产品研发项目的融合,形式灵活,不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合作的负担,也不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种融合是一种以项目为驱动的、局域的、双赢的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就目前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学习过于被动[2],应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与企业结合,开设与时代接轨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高职院校可开设专门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操作技能性课程,高职院校的教授、专家可在充分调研企业与社会本行业急需的人才对专业技能的人才标准要求,并与企业的能工巧匠相互合作交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本专业最前沿的专业技能的更迭以及新技能、新产品。寻找双赢发展模式,聘请行业工程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高技能型人才进驻学院,在校内设立大师工作室、制造工坊、小型的流水生产线、生产车间等。专业课教师与能工巧匠相互配合[3],寻找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工匠进行现场操作,面授机杼,让学生现场观摩企业专家对某项技能的操作流程,言传身教,使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切实提升综合能力。这样既节约了学生路途奔波的时间,也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专门组织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标。另外,还可以开启产教融合的“沉浸式——云融合”系列直播课程。邀请个别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来做客座教授,进行系列讲座,也可到企业生产一线现场直播,讲解操作流程,通过视频互动,使学生沉浸在企业作坊的氛围之中,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强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制定明确的校企合作规划,这个规划是长期的。院校与企业专家在制定合作规划时,要深入地去商榷、交流、探讨,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管理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制定出以企业运营模式为导向的实习实训课程,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细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认识。由于职业教育的性质不同,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重视与将来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操作要求和规范,参与企业实践。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实习实训特色课程贯穿于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亲力亲为,动手操作产品加工工艺制作的一系列流程,企业依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监管学生在实训中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升与达标情况。

在人才培养的制定方面,将双师制度的采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双师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邀请企业中身怀绝技的工程师、能工巧匠深入教学一线。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促进高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工互相交流学习,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具体可做以下的尝试:

其一,高职专业课教师主动参与企业下厂锻炼,培养对团队的管理能力,将所学所得融入将来的教学之中,指导学生发展。

其二,高职专业教师积极申请加入本专业行业协会,拓宽专业见识,积极参加专业培训。

其三,招商引资,引企业进校园,在校园内部共建产业学院,这样既节约学生的奔走时间,又能节约企业的人才资源的培训成本,企业可以根据工作需求选拔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指导训练,将工作中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前讲解。

其四,根据教育部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要求,在校期间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X”证书,高职院校联合合作企业,依据技能等级的评价标准,共同制定技能培训和适合企业急需的技能相匹配的等级证书,通过在教学中贯穿“考级与考证”为驱动。

其五,优化综合能力培养,设置产交融合学分给予标准。根据行业内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和节能等方面的欠缺,以实际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学习,既与时俱进,又增加学生就业的信心。

教育与产业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校内教学中主要是教师给学生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在校外企业教学中主要是企业特聘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企业工作经验和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灌输企业的需求和岗位标准。后者的这种教学改革方式逐渐被重视,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就业平台,也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各种多元良好的资源进行自我锻炼,让学生熟练自如地应对未来真实的工作岗位。

基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创产品的研发需要顺势而为,借用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励学生自主开发新产品,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将经济和创造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内容,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创作利润同时将资金的去向公开化、透明化将收益的一部分作为研发创新的备用资金,另一部分合理地发给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的学生主体,让学生组成团队,每个团队自主研发文创产品,团队内部自行分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团队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锻炼在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要打开,在设计的载体上不能局限在于书籍、文具,要在动漫周边、礼品创意等方面进行创意构思,设计范围覆盖面广泛,比如附加品等都可以进行文创设计。其次,设计多方向、多维度的产品设计的开发和实践。我国的节日活动较多,节日礼物类的文创产品开发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定位、年龄定位、档次定位,产品要能适用于各年龄阶层,各文化阶层,比如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易懂便于理解的插画产品,帮助青少年理解书中传达的信息。文创产品以大众的关注点为契机,借助节日活动研发文创产品,这也提升了文创产品的研发速度。

学校与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在细节方面进行多方面融合。对学校来说是能够促进在校生发挥学习潜力、提升技能、积累工作岗位相关经验的好办法,对企业来说是能提高未来员工高质量标准化的工作,这极大地解决了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产教融合的发展是能够为社会持续培养和贡献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学生在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参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工作,按照分配的文创设计任务,思考设计专业技能如何应用并转化成企业需要的真实产品,让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的同时获得更前沿的专业认知,实现学生自我需要[4]。在产教融合的学习过程中,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5],教师负责担任理论知识讲解的工作,并与企业结合发布企业任务,讲解任务实施的具体内容与环节,讲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企业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则通过丰富的工作经验,手把手指导学上操作实际项目,并进行试错讲解,避免学生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作为学生在整个环节中既学到了理论知识支撑接下来实践环节的学习,同时也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动手做的操作技能。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行业前沿动态、标准化专业技能,促使学生尽快熟悉将来的工作大环境,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对职业的认同感。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生活及学习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体系,能在为学生做出科学的指引,对于提升学生工作经验有所帮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中,能够更加具体了解到自身的职业技能不足的方面,并积极改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猜你喜欢
产教文创院校
陶溪川文创街区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