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于国家建设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在国家统一领导和政策支持之下,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与国家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渠道堵塞,这意味着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当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成为重中之重[1]。这主要是由于借助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受教育权利、文化权利以及就业权利等基本权利,也是打开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键钥匙[2]。
在互联网+经济模式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并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语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水平,从而不仅可以走出边疆民族地区,来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行就业与发展[3]。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政策,为开辟当地的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水平,建设脱贫攻坚工程贡献力量[4]。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路径。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在牢固树立并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之下巩固民族团结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推广并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则是推动民族交流往来的必要前提[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类演进过程当中,中华大地上出现并形成了诸多民族,众多民族在交流融合的过程当中形成并应用着统一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习惯。借助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化,以促使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互理解,加强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格局变化万千,以往民族工作所依赖的区域格局、人口构成、民族分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民族工作的对象正在从民族地区扩展到中东部地区,从农牧区扩展到城市[6]。而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要想走出边疆地区,融入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当中,就需要掌握并灵活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之上拓展自身的知识积累,增强职业技能水平,在复杂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性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在经济、政治、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做出努力和统一部署,更重要的是固树立并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统一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力量[7]。而在这片民族众多的华夏大地上,加强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在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尤其要促使少数民族群众能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持高度的认同感,在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基础之上将各民族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进。
借助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并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其中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将其作为武装自身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加以传播和传承,持续性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延续,通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能够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法律层面来讲,推广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全国各族公民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也是全国各族公民所必须遵循的法定义务[8]。推广并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同时也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在于经济、政治层面,更要从深层次上强化和统一国家认同。只有在实现各民族国家认同统一性的前提之下,才能有效防控外国势力对我国的文化入侵和意识分散,避免受邪恶势力影响造成民族分裂,促使我国各族人民都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坚决抵制国外分裂势力针对我国做出的恶劣言行,使我国作为统一的华夏之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习和推广无疑对于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中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涵及语言特色,挖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涵,将其融入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当中,在内容及形式显现出鲜明的特色[10]。一味坚守传统的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体系容易故步自封,难以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学习的突破。而将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吸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语言特征,完善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在为其融入诸多创新性因素的过程当中激发其进一步发展活力,创造出生生不息的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体系生命力。
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内涵及其语言特征融入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不仅有利于创新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为其融入更加丰富而深刻的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充分把握社会历史背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前提之下,加深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把握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特征。并且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想体系的指导之下,更加科学有效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及思想内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使学生在参与少数民族高职院校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自主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支持之下,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机制的过程当中可以挖掘充沛的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将丰富多样的素材资源加以整合和优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特殊历史文化统一于课堂当中,在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调动其在课堂当中的参与感,借助热点话题的讨论增强教学互动性。一方面,可以借助诗词朗读社团、话剧社团、书法社团等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开展社团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渗透于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在引导学生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的基础之上,自觉学习意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引导其充分意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专业水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和效果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为此,应当在增强教师群体理论学习意识的前提之下,不断强化其专业知识素养。一方面,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并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尊重少数民族特有历史文化的前提之下推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高度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意识,将国家认同灌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加强学习,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将中华文化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在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加强语言理解和应用训练,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从语音知识教学、朗读训练、命题说话训练指导、普通话机测方法与技巧等专项方面入手,设计难易适中的课程方案。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过了语言关,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家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做到文化润疆,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4.1 尊重学生思想差异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理论联系社会实践。因此,在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联系学生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教育工作,例:以5-7人为单位形成党小组,每两周进行交流会,讨论最近阅读的书目以及最近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时事;定期观看各类英雄、伟人传记,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平时的科研学习和生活,来探讨如何实现“中国梦”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思想更独立、生活更自立、更具有自我意识和主观意识的特点,学生个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老师对其要求不同,以及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同,都会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开展具体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提下来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更要做到尊重个体化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此前提之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谈话内容来引导其解除自身思想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最好要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需求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2.4.2 加强兴趣培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个人主观意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高职院校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对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加以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下的热点事件,以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中心,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互动环节,避免使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呈现出“听书式”的学习,避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说教式方法,借此来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