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阳
摘 要: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不仅仅在于帮助小学生打好学生基础,同时还需要助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小学生基本行为特点的了解,以此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促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基本行为特点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希望有助于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特点;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引言: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其道德观念一般都比较薄弱,并且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与行为,同时家庭教育影响着其行为习惯。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行为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培养的方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教育教学活动新的活力,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培养效果。
一、农村小学生的基本行为特点
(一)农村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较为薄弱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其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观念,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的认知十分的模糊。然而,相对于城市小学学校来说,农村小学学校不断是教学条件还是教学资源等均较为滞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十分落后。很多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都是只关注本课时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任务是否完成,小学生是否已经理解和掌握。缺乏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即便部分教师实施了德育教育也仅仅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施,其效果微乎及微,这就导致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较为薄弱。
(二)农村小学生的模仿心理与行为较强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与行为。农村小学生也是如此,其尤其喜欢模仿教师与家长的言谈举止。所以教师和家长的以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小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做到谨言慎行,规范好自己的言谈举止,以此避免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育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行为
农村地区小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并不是很高,不仅在家庭教育中难以采用科学的方式辅导小学生的课后学习,同时德育教育的实施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1]。例如:部分小学生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处于缄默的状态,不善于对小学生表达爱意,导致小学生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意。这就很可能会致使小学生也养成缄默的习惯,这对小学生的成长与日后的发展将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一)践行人本教育理念
农村小学学校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践行人本教育理念。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小学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与了解。明确小学学校所在地属于城乡结合部、还是偏远山区还是其他,以此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计划。另外,农村小学教师在践行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加强对小学生的了解,包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喜好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等。并且不可以因为某一名小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就对其进行歧视或者批评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观念与道德理念,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其才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不可以将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直接作为反面教材对其他小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很容易损伤该小学生的自尊心,对其身心健康十分不利。教师应该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单独与该小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小学生自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并鼓励其积极的加以改正。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农村小学学校在具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教师一言一行对小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喜欢模仿,很多小学生的行为都是从教师处模仿来的。为此,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小学生做好表率,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2]。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行为习惯时,首先,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利用一些名言警句装饰教室等。其次,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到图书角拿出一本图书展开阅读,以此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促使其也开始模仿教师的行为,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小学生讲书中描写的精彩故事片段,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促使小学生逐渐的热爱读书。最后,教师还可以发动小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图书捐赠到图书角,以此与其他小学生共享,以此促使小学生逐渐的形成懂得分享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先身体力行的为图书角捐赠一些图书。
(三)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来说,其存在反复性的特点,很可能在教师某一次的引导下,小学生便纠正了自身的不良行为,但是日后却又将教师的教诲抛诸脑后,行为习惯出现反复[3]。为此,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小学生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及时做出引导,进而不断的强化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小学生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良好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学校在培养小学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农村小学生的基本行为特点,并大力的践行人本教育理念,做到尊重每一名小学生,不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区分对待,更加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小学生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小學生,并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以此促使小学生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罗娜.浅析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6-17.
[2]李小林.班主任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56-57.
[3]王存英.择善从之,不善改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J].新课程,2020(51):239.
386250033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