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分析

2022-03-12 14:13冯燕燕
兰台内外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作措施互联网+互联网

冯燕燕

摘 要:“互联网+”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读者在信息资源利用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图书馆带来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为信息资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多种现代化媒体应用到图书馆流通服务当中,可以有效改变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拉近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互联网+”以及多样化的社会媒体在图书馆流通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转变了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流通机制,使读者与图书馆在交流过程中更加方便,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图书馆也能够更好搭建与读者之间交流信息的桥梁。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交流频率日益增加,读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信息获取相应的网络资源,有效丰富了读者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同时读者也能够利用智能手持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改善了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方式和读者服务方式,促进和完善了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互联网+”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带来的新变革,论述了传统模式之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措施

在社会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也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并且获取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越来越多人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或智能手持设备获取相应的阅读活动,尤其是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为社会大众的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信息资源提供和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应利用“互联网+”的时代优势,对传统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方式做出有效调整和创新,切实拓展读者信息的获取途径,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以便读者能够不受时间地点控制,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图书馆的升级转型。

一、“互联网+”背景下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带来的新变革

1.图书馆的资源形式呈现多样化态势

随着“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流通领域的进一步深入传播和应用,传统的纸质图书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大众对文献信息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持设备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社会大众在信息资源获取过程中,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渠道,而是利用智能手持设备,通过在网络上进行检索,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图书馆加快做出转变,由传统的纸质图书向着数字化图书馆转变,加大电子期刊和数字图書的建造。读者除了可以从图书馆当中获取相应的资料,也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有效弥补图书馆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这些新的变化出现都会使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呈现多元化态势,在一个图书馆当中往往会存在文献资源的多种载体形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为图书馆的全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技术支持,加快了虚实结合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2.操作更加简便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加大,并且逐渐使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给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当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对图书馆提出的新挑战以及核心要求,并加快构建了数字化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数字文献信息。另外,在整个系统开发建造过程中,系统还具有较强的记忆功能,通过对读者的阅读喜好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将结果储存在数据库当中,图书馆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持续性提取和针对性研究,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3.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已经彻底打破过去单纯阅览和图书外借服务的模式,并逐渐由以人工服务为主,向着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服务模式转变,网上预约存续等业务也逐渐开展。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型媒体的不断应用,突破了图书馆地域和时间限制,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远程服务,读者服务群体进一步增加服务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

二、传统模式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存在的几点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做好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对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图书馆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流通服务模式下,造成图书馆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建设发展需求,也不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图书服务。从当前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在社会各个领域持续发展大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也在不断加快,一些图书馆也认识到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图书馆在信息化实现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创新性,造成了信息技术利用率相对较低,难以展示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优势。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信息建设认知比较缺乏,造成了图书馆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显著下降。

2.图书馆资源得不到有效更新

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成熟应用,信息之间的传递和共享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网络世界中每天会产生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对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制约,如果不能做好这些信息的有效更新,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很多图书馆受到传统服务理念和体制的影响,在相关资源更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很多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期间,主要以纸质图书资源建造为主,不注重电子期刊的建造,数字化期刊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建设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更新,无法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或者到线上借阅相应的文献信息,很多读者选择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图书馆读者大量流失。

3.图书馆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在社会领域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在积极践行和开展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图书馆却一直沿用传统的借阅服务模式,造成读者群体逐渐收缩,忽视了读者的实际需求。“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呈现碎片式供给,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信息化阅读。然而,图书馆并没有加强信息化方面建设,造成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服务,这势必会造成图书馆大量读者流失,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利用,馆藏资源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4.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比较乏力

数字化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时代产物,数字图书馆除了可以利用眼睛观察之外,还可以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向读者呈现。各种有声的图书文献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享受,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未来图书馆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当前,很多大型公共图书馆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但基层地区的图书馆由于受到资金、资源、认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图书服务过程中,仍然以纸质图书为主,没有开展数字化建设,造成图书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图书馆自身的健康发展。

5.图书馆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在建造过程中,除了要加强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之外,还需要对相关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职责做出有效调整。但从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还存在着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没有掌握设备维护方法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阻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造成无法利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服务,难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分析

1.拓展馆藏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做好流通服务工作,创新流通服务模式需要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和图书馆实际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馆藏资源,拓展馆藏资源范围,以此来提升流通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多样化的优质服务。馆藏资源建造过程中,应该掌握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并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来源读者的阅读差异,开展分层、分阶段的馆藏资源建设,并加强分层化的阅读服务,提升流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该进一步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切实做好馆藏资源的有效规划和整理工作,保障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更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化需求。

2.加快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转变,实现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向现代化图书馆服务转变,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实施培训计划过程中,应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培训地重点,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帮助管理人员更好掌握相关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另外,在培训教育过程中,还应该以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要求管理人员时刻关注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优化借阅服务流程,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

3.加强移动图书馆建造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丰富,馆藏资源的来源也更加多样,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建造模式,流通服务操作更加简单,流通服务也逐渐向着信息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随着移动图书馆在图书馆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加快构建移动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利用移动图书馆,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科学的服务。移动图书馆有效弥补了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和资料查阅方面的缺陷,保证各项文献资源查阅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加强移动图书馆的建造,并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信息和种类,注重加强电子期刊的建设,减少纸质期刊的购买,节约成本。

4.创建多样化的图书流通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方式也需要做好创新发展,在具体的创新实践过程中,要依据原有的项目进行有效改造,并构建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项目,不断拓展流通服务范围。图书馆可以借助QQ、微信等多种软件,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图书馆资源的高效互通,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并积极构建网络化平台,引入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读者需求,从而有效推动流通服务模式的升级转型。

5.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重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模式创新应关注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并且在流通服务中还应该注重读者在获取信息资源时的实际体验,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就是综合利用好网络渠道和各种平台,加强与读者的交流,及时发现流通服务当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化的优化措施,实现流通服务的高效优化调整,促进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更好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图书馆能够借助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服务优势,不断变革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大大提升图书馆流通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图书文献服务。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社会化媒体融入图书馆,流通服务必然会创新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机制,改善图书馆资源分配方式,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流通率和读者满意率。另外,图书馆能够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差异性的文化服务,实现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针对性沟通交流,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文献信息,切实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范 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6

[2]黎春蘭,邓仲华.图书馆云的构建及其服务过程探索——以OCLCWMS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

[3]高 艳.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机制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

[4]赵一璘.论现代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管理与服务[J].才智,2019

[5]张纳新.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

[6]侯菊梅.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图书流通服务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

[7]李 奕,苏吕洁.区域医疗信息化中云计算的应用研究[J].IT经理世界,2020

[8]韩姗姗,孙曌清,王学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探析[J].区域治理,2020

[9]王 锴.“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10]朱荣华.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流通服务创新策略研究[J].城建档案,2020

[11]张鉴远.“互联网+”行动与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以邓州市图书馆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6

[12]海 蕊.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多校区图书馆图书流通模式优化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13]王秀凤.对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思考[J].新西部(中旬刊),2015

(作者单位:厦门市思明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工作措施互联网+互联网
高校系部教学管理工作之初探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分析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