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落实“三个课堂”

2022-03-10 09:32曹静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个课堂教育方针场域

曹静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月26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就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6月16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的《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一、“三个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

“三个课堂”是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下建立的三个各有侧重的课堂。“三个课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构建了“大课堂”概念,虽定位不同、各有侧重,但相互融合,使得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师生与社会课堂参与者、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共同发力。“三个课堂”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建立了统筹学科知识、融合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尊重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养的大教育理念。从教育场域方面来看,“三个课堂”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封闭的教室空间,提出要构建传统课堂、校内各场所、校外教育教学场所三种不同的学习场域。从教学方式方面来看,“三个课堂”打破了单一的、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建立了全校范围内全学段、全领域融合的“师—生、生—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习共同体。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三个课堂”将校园、家庭、社会一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建立起了立体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个课堂”是定位不同、各有侧重的课堂。第一课堂教学相长,作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新知学习、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素养养成等教育教学活动为主。第二课堂彰显个性,将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转化为新的教育教学阵地,如校史馆、荣誉陈列室、操场、教室、校园绿化种植区、食堂等,整个校园都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的实践课堂。第三课堂注重整合,彻底打破了四面围墙围成的天井学校的局面,打开了学校的大门,将学校教育延伸到了社会,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三个课堂”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共同承载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二、“三个课堂”是如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

第一,“三个课堂”是从教育教学场域的变革方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三个课堂”将教学场域从教室扩展到了整个校园,从学校延伸到了整个社会,将教育教学活动从常规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搬到了工厂车间,搬到了部队军营,搬到了社区街道。例如,让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在真实情境中了解翻耕、种植、扦插、嫁接、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农业生产知识;走进工厂了解水的净化、纯净水的生产加工过程,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纸是怎样造出来的,汽车生产组装流程是怎样的等工业生产知识;走进儿童福利院、养老院、街道社区做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与帮助等。

第二,“三个课堂”是从教育教学内容的变革方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三个课堂”将课本上的知识、课堂里的讨论、多媒体中的影像融入到真实的、活泼的、生动的校园生活中,回归到真实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蕴含到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部队军营的军事军纪教育中。“三个课堂”有效破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困境,在学校种植园、农村地头、工厂车间里,学生学习了胚胎胚芽、光合作用、拔节孕穗、农田化肥、土壤环境、炼钢炼铁、造纸印刷等知识,实现了包罗万象的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间的一次次飞跃、一次次丰富和一次次升华。学生在实践中对“樱桃好吃树难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的感悟,这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三个课堂”是从教学方式的变革方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三个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随着教育教学活动场域的外延,第二、三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弱化。第一课堂中,学生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的;第二课堂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同伴互助、行动体悟;第三课堂中,学生成为了主导者、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实践者,学生通过参观、调查、研究、实践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三个课堂”理念下,教师从主导者的角色,逐渐成为学生成长求知的引导者、指导者乃至同行者。学生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逐渐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在活动中学习,在参观体验中学习,在调查研究中学习,在研学实践中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知行合一的感悟实践中,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三个课堂”如何落地实施

第一,全社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各级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各界应严格执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精神。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担负宣传贯彻落实的主体责任,根据各自不同特点丰富监测评价手段,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教育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同时,陕西省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全社会都要认真学习“三个课堂”理论,领会核心要义,为实施“三个课堂”夯实基础。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三个课堂”的推动工作,落实人才培养的督导评估工作。各级党委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度认识“三个课堂”的政治意义,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行动起来,各部门协调一致,补齐短板,齐抓共管,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全社会应广泛参与“三个课堂”的实施,社会组织、企业、家庭都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空间和全方位的学习场域。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第三,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担负起落实“三个课堂”的主体责任。学校应高质量上好第一课堂,积极开展课堂创新,做到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实落细、应教尽教、教会教好,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组织开展好第二课堂。同时,学校应积极对接全社会,协调调动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元的第三课堂,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第四,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农村和家庭应主动融入“三个课堂”。社会组织要依法依规参与第二课堂,与学校共同提升第二课堂的质量,各单位要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第三课堂。第三课堂可以是学生日常或寒暑假及节假日的研学实践、体育竞赛、军事教育活动,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参观活动,图书馆、音乐厅的学习熏陶活动,志愿者服务社区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到农业种植基地、工厂及手工制作坊的参观实践,还可以是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

第五,各级各类教科研机构要大力宣传、积极推进、共同参与“三个课堂”的建设。教科研人员要经常性进入一线学校,深入课堂问诊把脉,了解“三个课堂”实施中的一些好的作法,总结成功经验,大力宣传推广。还要深入学校调研“三个课堂”推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将其作为教研内容和教研方向,带领学校围绕“三个课堂”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寻找化解困难、破解瓶颈问题的高质量育人之策,为全社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高质量实施“三个课堂”发挥教科研支撑和助力续航作用。

“三个课堂”的课内与课外互补、校内与校外互补、线上与线下互补、所教与所学互补、理论与实践互补、学校及家庭与社会教育互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培养热爱劳动人民情感互补,这样的课堂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更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共同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堂。

作者单位   陜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3900501908254

猜你喜欢
三个课堂教育方针场域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高校学生党校“三个课堂”育人模式探索
有效利用“三个课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