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教育培养人的问题时曾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仅仅在传统的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用新课程理念建构课堂,把学习阵地拓展到校园里、社会上、生活中,教育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换“芯”——新课标理念 新评价体系 新教材主题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语文统编新教材的全面推行,语文教学和评价的核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升级“芯片”,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拥有充沛的动力。“一核”“四层”“四翼”新评价体系的明确导向,语文统编新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入,都明确了新时代语文教育理念和方向的重要性。
唤“心”——素质教育 心灵唤醒 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的重要指向,唤醒的是新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培养的大量“考试机器”;唤醒的是新一代青年的心灵,从“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文化自信”等方面重塑新时代青年的灵魂;唤醒的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灵,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焕“新”——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情境化学习
高中新课标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涵盖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层面,为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人格形成搭好了架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2011年版就提出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潜心读书磨练了性子。情境化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铺好了路子。项目式学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底子。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位语文教师都要立足“三个课堂”进行积极探索,贯彻“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构建立体丰富的语文课程,真正落实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什么)、“四翼”(怎么考)。
对此,我们应该以新高考综合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命题思路和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做出有效探索。课堂提质、有效教学,课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并将个人生活、学科学习、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特点,体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
“三个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概念的深化和变革,需要我们用新理念、新实践去进行全新的建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课堂”如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的“讲”为主,而是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找准定位。作为教师一定要领会课标精神,深钻教材,吃透文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大语文”学习观,把生活与语文相结合,真正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升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突出主体,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什么是学生不懂的,什么是已经会的,什么是自主学习后需要合作探讨的,什么是教师必须讲的,什么是必须实践才能有体验、真正懂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究;重视教学设计,关注课堂生成,启迪学生思维,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导向。
“第二课堂”如何注重个性化、项目化、合作性学习?对策就是增强学习路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在学习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多元设计、加强互动、促进合作与发展。学生身心发展要借助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如文化主题活动、各类社团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中小学生最渴望的自主发展型教育活动。他们期待在其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才华。这是落实“第二课堂”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景。
“第三课堂”如何在实践中推进体验式、综合式学习?就是要增强其特色化,努力实现学生体验、实践、认知提升的系统推进。“第三课堂”一定要走出校园,挖掘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带给学生较为深入的浸润体验。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这要求当地教育部门与学校精心设计,家校相互协作,并使其制度化、常规化,真正落实。
只有遵循课标理念,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挖掘教材、校本、社會资源,把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教育有机融合,使“三个课堂”相向而行,共同发力,才能促进“课堂革命”的深入开展,实现陕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927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