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黄 磊
写作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文字,同时赋予其独特、丰富的情感。初中生正在经历关键的青春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比较强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模式呆板僵化、内容太过严谨等。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的模板来写。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在写作上的态度更倾向于以完成既定的工作为主,而非独立表达。优秀的写作技巧来自不断的阅读和积累,而书籍则是重要的精神食粮。从过去的教学经验来看,阅读量较大的学生,他们的文字表达更加准确,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更加丰富,其写作水平也较高。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闲暇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而且他们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游戏和娱乐上,很难专心读书。同时,在某些写作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时间存在着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为了完成作业而选择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写作的独立性。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就情境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探究。
教师在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时,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导致学生无法专心。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情境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想象、发散思维,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而在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情境的理解和想象,学生能对作文的主题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从而对主题的理解更加多元,拥有更多的视角。在情境体验中,学生能够逐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作文主题。
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情绪。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里描述的是夏日的湖光山色,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很少有同样的感受,对生活的洞察力不强,也难以运用优秀文章、诗歌的写作技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有机会接近现实生活,加强对生活的具体认识,把生活和文学形象结合起来,通过想象和创意,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景写作”概念的分析,笔者认为,针对写作中情境性和实践性的表达,需要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实现,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课标提出:“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为其创设一种更加丰富且多样的学习情境,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标倡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去观察、去感受,提倡真正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去观察人生,发掘人生的多姿多彩。有了经验,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表达出真实的感受。本文认为,情境写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写作兴趣,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交流。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他们的大脑,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观。这一点和新课标中所提到的“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是完全吻合的。新课标还指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情境写作教学重视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与传统的教师给题目,讲解写作技巧,然后学生写作的方式不同,情境写作是通过创造和优化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并让学生通过真情实感完成写作。在情境作文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核心,而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他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带入情境,无论是感受还是写,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以自己的特殊情感来创作,所产生的情感、思想,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不是教师强迫的。此外,在观察、感知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篇优秀的作品,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之上的。“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写作才能有源头,才能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写作环境,同时也为学生的情绪提供了一种媒介,将感情与思维相融合。而情景作文则能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开阔他们的视野。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更牢固地掌握,对于初中生的学习而言同样如此。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观察、思考、积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作激情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阅读,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水平。情境教学能够通过情境营造,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从经典作品中挑选出一些片段,用这些片段来构建场景,引导学生们去体验,去理解其中的曲折,从而激发他们对剧情的兴趣。比如《儒林外史》,可以让学生假借范进身旁的人物,来观察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况。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会问一些关于“范进中举之后的生活如何”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那些初读《儒林外史》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想过要去探究的。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开始自觉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角色模拟法是一种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学习的需要,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目标、完成任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开朗和好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单调,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写作。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相关的知识,采用合理且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各类角色的扮演。学生在展示扮演角色时,能够具备更高的专注力,并进一步提升其对写作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是一种浅显的阅读,具有较明显的完成作业的心理特点。而在情境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模仿角色,就需要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要挖掘出作者的潜台词。通过深入的阅读,学生逐步地掌握了写作思路,在角色模仿中,加深了感情与表达方式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角色模拟法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应用这一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方法和手段,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充分发挥课堂资源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融合、转化作用,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通过课件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但往往以讲授为主,并没有进行指导,当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没有办法解决,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大量的教育资源被整合到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及时运用,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提升,并大大提高初中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带入写作情境之中,使学生在独立写作的同时,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为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比如在“我的母亲”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录像,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情,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当他们看了一些关于亲情的文章和视频时,就会产生想要表达的冲动,会联想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文字会变得更真挚和更真诚。多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其在写作时更具有自主性,更加有思路和创意,提升其写作能力。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不断积累素材,写作才能进步。初中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并且能够形成一种习惯。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观察生活,感受身边事物,让学生写下来,并从中获得写作灵感。生活是人类创作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学生才能不断积累材料,找到创造的规律,并认识到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作文中体会所学知识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体会生活乐趣,积累写作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观察身边事物并记录下来,感受事物背后动人的故事和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共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品格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引入到场景中,使学生能够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并通过场景的频繁体验,发掘出一些平时被忽视的小细节。在投入情感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情景的熟悉与亲近,使他们体会到平凡、平淡的美,从而认识到文学创作并非只有华丽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感情。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因素纳入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的情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不断地寻找细节,尝试更细腻的自我感知,从而获得创作和表达的灵感。
情境教学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与关键就是创设情境,借由情境来加强学生的知觉体验。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思考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触动,并收获情感层面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