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2022-03-04 22:44李秀梅
教育观察 2022年22期
关键词:四有引路人师德师

李秀梅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并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对于学校来说,百年大计,教师是基础;教师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高职院校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设置了一些考评机制,甚至将师德师风作为职称评审工作中的一项硬性指标。从实际效果来看,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很有必要。

一、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新时代教师提升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先后采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这样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加强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承担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便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要求和重要保障。2018年,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3]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长期性要求。[4]师德师风是教师思想和工作的具体表现,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很多高职院校据此出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很有必要。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仍需要不断努力。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来衡量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时代教育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长期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理解不够透彻

通常,“师风”是指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但实际上,“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狭义上的“师德”,主要包括教师忠于教育,关爱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知识成果等。而广义的“师德”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即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如果对师德师风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出现偏差,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出现方向偏差,教师个人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创新意识不够

有的教师思想陈旧、观念落伍,习惯用固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处理问题,工作墨守成规,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未能及时将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有的教师会因琐事繁多等原因不愿意参加学校或各级部门组织的一些培训,甚至觉得这样的培训毫无意义。有的教师常年讲授同一门课程,其教案却从未进行过修改,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重新分析学情、设置教学大纲、撰写教案。有的教师谨小慎微,对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置之不理,害怕和学生发生冲突,从不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宁愿做一名“好好老师”。这样的教师,严重缺乏创新意识,懒于思考,缺乏进取精神。教师如果不具备创新和创造能力,就会在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影响或扼杀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三)服务意识不强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但有的教师因从业时间过长,在思想上产生懈怠,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一旦给这些教师安排重一些的教学任务,他们就会开始抱怨。在工作态度上,他们多敷衍了事,对于学校交代的工作置之不理,有时还会无故不参加系部或教研室组织的活动。有的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于上课玩手机、聊天或者睡觉的学生视而不见,对于系部领导或者其他教师、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还有的教师忘了自己身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的事务上,把教学工作当成了自己的副业。教师服务意识的缺失也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不高

有的教师容易满足现状,认为现有知识、能力水平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平时不注重读书、学习和思考,不注重提高教研水平,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停滞不前。这些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并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相对较低,有的教师会觉得没有必要丰富个人知识和提升能力水平,现有知识教导高职院校学生已经足够。上课时,这些教师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浅显易懂。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性作用,忽略了教师个人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工作纪律不严

一些在校时间比较长或者年长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纪律和组织意识,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他们不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甚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对于学校或系部交代的工作也总是推三阻四,经常未按时完成任务。有些教师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影响到教师个人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需要教师个人逐步解决,有些则需要学校采取一些奖惩措施。

三、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会直接影响该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推进。时代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5]高职院校学生起点低,教师更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其长效化机制,必将有力促进“四有”好老师的培养。[6]除此之外,“四有”好老师要求高校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任务,还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人格素养、学识品德和内涵修养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以有理想信念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师风师德建设。教师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首先必须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和理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7],这“四个引路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重视,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广大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定位。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自身有着坚定信念和伟大理想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功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广大教师要坚定教书育人信念,把教书育人真正当作毕生的伟大使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高职院校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立国家之“大德”。[8]

二是要以有道德情操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率先垂范。高职院校如果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就要造就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这也是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到位的关键。教师要不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只有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教师的行为举止作为自己学习、处事的好的范本,做一个有“德”的接班人。很多高职院校兼有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学生,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还不够成熟。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公德、今后的职业道德等。高职院校尤其要注重教师的道德修养,为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从而在校中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态。广大教师只有把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追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才能为祖国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要以有扎实学识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扎实学识是成为好教师的基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认真真为人处世、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课后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将新思想、新理论、新教学方法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相互支持、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工作。

四是要以有仁爱之心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好教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要把自己的真心和情感倾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努力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爱”是师风师德建设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师风。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然后才能用爱感化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都要充分理解、尊重、包容学生。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只有真心对待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成才,才能做好爱的教育这项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活动和实践工作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甚至决定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加强组织传导,重视理论引导,树立模范意识,发挥榜样作用,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活动载体,健全评价体系,提高师资素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而对于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来说,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落实,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总而言之,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必须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其内涵和本质要求,将“四有”好老师培养标准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猜你喜欢
四有引路人师德师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