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就业创新能力,将创新创业人才(以下简称“双创”人才)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完善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1]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各省份均开始将“双创”人才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积极组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目前,各省份均已组织开展了多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生了大批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创新成果,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大胆探索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创新、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大赛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赛事,也成为高校开展“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检阅高校“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3]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赛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多届,在推动人才培养、推进资源融合、创造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表现出卓越的优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选题多为经济社会热点议题,如新能源开发、机器人设计、人工智能程序编写等,或与高校特色有关的方向,如机械、电力专业参赛队伍多选择机械电力方向的选题,农业专业参赛选手多选择农林养殖方向的选题。[4-5]可以说,依托专业科研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使高校智力成果服务于社会各个行业,成为大赛成果的有力体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得到了有力的组织支持。大赛得到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以及诸多企业家、投资人的积极参与,他们为参赛者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融资服务。受此影响,大赛评审人员也不再局限于教育领域,大量社会投资人也会参与项目评审,这些社会投资人往往更加重视参赛项目的市场转化潜力、经济投资价值,他们能为参赛者提供更接近创新实践的评价和指导,这有利于高校听到社会各界对学生培养、教育的评价与建议,从而对现行教育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由社会评判、由市场检验的经济舞台,是对学生洞察力、分析力、思维力、协作力乃至“双创”能力的综合考量。[6]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带动了一大批活动、项目的同步开展,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还形成了比赛时竞技、比赛前后经验交流、比赛期间多方互动的模式,促使高校与社会接轨,不断思考和反思自身教育,依托竞赛思维带动“双创”人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前,高校“双创”人才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层面,但客观来说,很多高校在“双创”人才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对“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尽管国家对大学生“双创”人才教育非常重视,也出台了大量指导性文件,但地方高校对“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双创”人才教育起步早、力度大的高校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双创”人才教育体系,且在不断完善,但一些“双创”人才教育起步晚的高校仍未能构建“双创”人才教育体系,且探索进度缓慢。[7-8]另外,高校教师对“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实际指导学生的能力差异明显,难以保障“双创”人才教育的质量。
第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较大不足,尤其是文史类、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学生认为创新就是有别于现有物品的发明创造,认为创新创业与理工科的关系更大,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大。同时,与理工科院校、专业相比,财经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多、科研实验室类实践平台少,而文史类专业的实训课程更少,这些专业的学生实际参与科技研发的机会很少,进而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出现误差,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也不高。[9]
各高校专业学科设置、管理模式、实验室建设、机构设置、实践平台建设等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很难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快速建立“双创”人才教育体系。相反,高校“双创”人才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大量摸索和经验总结,在摸索中前进。当前,国内很多高校正处在摸索和积累的过程当中,“双创”人才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开展“双创”人才教育时多利用校内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大赛等形式来推进,没有形成系统的机制体制,还处在模式探索、经验积累的阶段。在“双创”人才培养上单纯依赖高校的力量,少有企业、风投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主体的参与,会导致人才培养出现模式僵化、方向单一的问题。总体来说,在“双创”人才教育中,高校还有必要加强校企、校地、校校间的合作,联合开展竞赛、培训、课程、实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双创’人才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是我国高校‘双创’人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1]该文件还指出:“高校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如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竞赛。”[1]随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也针对“双创”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可以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0]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高校培养“双创”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效果明显。大学生在准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时,会主动利用一切资源来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优势。其还可以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也可以提前了解到基本的社会就业情况,拓宽就业视野。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提升高校“双创”人才教育能力也有积极作用。创新创业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对大学生的锻炼,也是对高校教育水平的检验,高校可以借助最真实的创业环境考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变能力,也可以借此机会反思自身“双创”人才教育存在的不足,促进自身“双创”人才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抑或是社会公众,对创新创业的认识都还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在一些地区,创新创业仍只是国家发出的号召,并没有被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要想推进“双创”人才教育的开展,就必须先扭转人们的观念和认知。
第一,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各媒体平台宣传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创新创业的好处,扭转公众、毕业生按部就班毕业就业的传统观念。尤其是要宣传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树立创新创业的正面形象,为高校开展“双创”人才教育打好思想基础。
第二,高校应将国家教育部门发出的号召、规定落实到育人规划中,改变以往“以技育人”的老模式,形成“授之以渔”的育人新模式,让一部分思路灵活的大学生带头,扭转大学生不敢创新、不敢创业的想法,形成人人都尝试创新、尝试创业的局面。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建立一定的兜底机制,从学分、学时、毕业等方面减少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于创新创业。[11]
第三,大学生本人也应与时俱进,革新观念,认识到未来的路不是只有就业一条,创新创业并不是少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属,每一个有创意的想法都可以被投入实践,摩擦出成功的火花。
高校应结合校情,将“双创”人才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切入点,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以赛促育、以赛促创中促进“双创”人才培养。
第一,以赛促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诸多项目和主题,有的是专业领域内的创新性比赛,有的是创业计划类比赛,不同专业、学校的学生汇聚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可以直观体现出不同高校在育人方式上的差异,让不同高校取长补短,依托大赛反哺自身教育改革。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大赛对自身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撰写商业计划书、撰写方案,学习创业培训课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等,将“双创”人才教育融入教学体系。[12]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据历届大赛的热点,对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依托大赛内容优化课程目标和导向,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不断贴近创新创业实践,贴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使各专业的教学更加贴近领域内的热点。此外,创新创业大赛是以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为载体的竞赛活动,显然在具体竞赛指导中不大可能采用日常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竞赛指导中师生关系更趋对等,教学组织颗粒度更细。因此,未来创新创业教育需探寻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新模式,如项目制、合伙人制、网格模式等,这也是今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课题。
第二,以赛促学。以赛促学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的辐射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中,主动成为创新创业的一分子。高校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对参赛项目、获奖项目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养成,转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不是“高大上”的、普通学生难以接触的东西,而是人人都能参与的事情,认识到创新创业来源于生活。高校要以此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创新创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校园氛围。
第三,以赛促赛。以赛促赛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高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参与大赛、展示自我、夺取奖项为目的。大赛本身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参与大赛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如果学生的项目得到奖项,则可以起到更有效的激励作用。二是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赛事承办能力,高校组织大赛的次数越多,其组织大赛的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在全校、地区范围内营造人人参赛的氛围。高校应多承办各种赛事,依托各种赛事营造人人参与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参与大赛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和组织支持。此外,高校应深挖获奖项目的创意、方向和可行性,积极构建全方位链条式“双创”人才教育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建立融专业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社会实践、创业训练、创业指导为一体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双创”人才教育体系,在服务“双创”人才教育的同时,为成果转化提供助力。
第四,以赛促育。以赛促育是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促进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优化。一是优化组织机构,建立高校“双创”人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负责相关日常事务,并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等机构,为赛事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政策咨询、成果转化提供服务。二是高校内部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合作分工机制,共同发挥育人功能。三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双创”人才教育目标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的重点从知识培养转向能力培养。四是建立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将学生的参赛项目、获奖情况进行量化并转换成学分,刺激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也肯定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五是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育人教育,利用大赛辐射作用增强学生的创业兴趣,并利用奖励机制给予获奖团队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奖励。
第五,以赛促创。以赛促创是指以大赛为抓手推动创新与创业的深入融合。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就业市场创业市场的主要力量。创新创业大赛的主体是创业,关键在创新。每一个参赛项目、培育项目,既要立足创业,又要立足创新。在创业层面,要与市场结合起来,在创新方面,要同高校学科专业结合起来。没有科技创新含量的创业项目、没有创业市场的创新项目,都很难说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
高校应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大学不仅应该培养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且应该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为培养目标,始终凸显高校创新创业的育人价值,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来设计和推进,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突出“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性、实践性、社会性、开放性,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13]
一是校企协同。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等是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在创新创业及其教育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尤为敏感,对创业前景更具判断力,因此,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是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深化与企业合作,不仅是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推进社会服务、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社会影响力的关键要素。高校和企业之间应搭建协同培养“双创”人才的机制,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互促,高校得到来自企业的资金支持、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便利,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协作共享人才优势、研发优势、知识优势等,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同时,校企合作中的实践环节、训练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也有诸多益处,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是校校协同。校校协同即在高校和高校之间建立协同培养“双创”人才的机制,促进不同高校间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加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连接与互动。我国高校可以分为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等多种类型,各高校都有其特色专业或特色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双创”人才培养要求打破学科樊篱,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变成智力资源。对此,高校应改变以往趋同模仿的办学模式和心态,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借助其他高校的异质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一方面,高校之间应推动教师互聘、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实现师资队伍、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同时,不同高校可以联合开发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质量教材,开展共同编写、互相选用等工作,也可以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促进双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合作双方还可以联合主办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联合举办校际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期达到共同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校内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增设跨学科专业和课程,不断拓宽“双创”人才培养的途径。[14]
三是校地协同。校地协同即建立高校与其所属地区间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加强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沟通。高校是区域创新的重要主体,培养出的高学历人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双创”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高校的发力,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及时为区域内高校提供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和重大发展战略,使高校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发挥中介沟通作用,协调高校和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内“双创”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如何提高其创新创业成功率,减少其创新创业盲目性,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地方政府和高校可以在政府创新创业平台的支持下,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引导学生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降低学生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让更多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享受孵化政策优惠,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催生了一大批有活力、有想法的创新创业队伍,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其中,在大赛的推动下,云课堂教学的应用愈加广泛。云课堂即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虚拟课堂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
一方面,云课堂可以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支持和助力。线上教学的方式摆脱了线下课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教师与学生可以边上课边讨论,这能够将学生的实时关注点与课程内容巧妙结合起来。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嘉宾加入,如创业校友、投资人、企业家、创业指导专家等,为学生提供细致、有针对性、扎实有效的学习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云课堂可以给予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大赛选手、创业校友等可以向学生分享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如何规划战术行动以最快达到战略目标、如何融资、如何打造产品DEMO等方面的经验,助力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其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是开展“双创”人才教育的主体,高校管理者应看清“双创”人才教育的本质,把握“双创”人才教育的战略,从微观上改善“双创”人才教育的实践环节,从而实现“双创”人才教育质量的飞跃,为区域创新乃至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