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麒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着眼于应对社会和生活中的重大思想教育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掌握理论知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座谈时发表讲话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成为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问题,即实践教学处于零散化状态,各项实践各行其是,各实践环节缺乏体系化构建。这大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也无法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要进一步提升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体系化构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化构建以功能关联、彼此协同为关键特征,要求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规划,从而保障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展开,并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定位及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要求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使所学理论知识真正成为生活实践指导,而实践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重要方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互相支撑、缺一不可的:理论教学是对知识的逻辑阐释,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外化及过程还原;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具体实践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定位不明确,没有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内容上不匹配,没有真正按理论内容设计实践内容。具体表现为实践形式单一,过程简单,学生被动应付教学任务,导致实践教学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最终沦为为实践而实践。
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是处于课堂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在校内外进行的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两者虽然在实践场所上有所差异,但目标和作用是一致的,因而不能忽略其中一种。[2]而现实中,受观念的束缚,加之课外实践安排相对便利简单,教师往往更重视课外实践,更愿意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而不愿将太多的精力用在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形式上。
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实践教学需要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服务,只是采用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强调应用。因此,实践教学同样需要明确统一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内容、形式及考核评价等因素。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实践教学,按要求程序完成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而实际上,缺乏完善的、具有统一指导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践教学设计大多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同时,传统的考核评价更重视对学生单方面进行终结性评价,忽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实践教学常常存在走过场、应付检查等现象,容易使学生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体系化构建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系统功能,按照一定秩序或规律,对系统内事物进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建制过程。体系化构建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功能关联,即体系内的事物一定要为实现系统的特定功能服务,否则不能纳入体系;二是彼此协调,即体系内各事物间要相互协调、彼此支撑,而不是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抵牾。[3]基于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其目标要求,在课程实践教学建设中采用体系化理念,构建一个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规范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在整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目标原则体系。实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将课程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运用,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化构建需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思政教育特点
现行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内容,以此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课程实践教学同样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认真落实相关要求,不能“搞变通”“打折扣”。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要强化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提升,突出价值引领。同时,实践教学也要具有思想性,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体悟,反哺理论教学。
2.强调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一般是单向度的传授关系,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大量参与,这就需要转变教师和学生间关系,强化双主体互动。教师需要在全局上把控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在实践中引导帮助学生;学生则需要发挥自己或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运用课程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实践成果,并参与实践成果评价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4]
3.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
各高校需深入分析自己所在区域的文化资源、实践场所状况,分析在校学生的具体状况,从实际出发设计安排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注重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同时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理念,确保实践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主题内容体系是整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化构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主题化、系统化、可选化的原则,注重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注重融入教学重点、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时事热点。
课程实践教学主题化就是以多种主题的形式展现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题要有针对性、教育性、时代性。课程实践教学系统化是指从整体上设计实践教学,系统考虑融合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课程实践教学可选化是指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内容和形式,保证实践教学灵活多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构建一个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实践教学主题内容体系具体包括两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实践项目,可以结合教材知识点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操作的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都可以安排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可以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框架和内容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机终端等工具,包括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展示、经典文献荐读、经典影视鉴赏、创意手工报展示等。同时,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结合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点设定专题指南开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专题指南,大致确定若干专题,学生需要在选定专题后,进一步结合事例产出具体化的实践成果。例如,对教材绪论部分中关于高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何过好大学生活”专题,让学生围绕大学生活中自己关心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又如,对第一章中正确认识人生矛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何实现幸福生活”专题,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探讨自己对于幸福生活的认知。课堂实践的具体活动形式可以结合主题灵活变化。例如,对绪论部分“做新时代个人成长成才规划”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图画人生的方式,让学生用画展现自己对今后的规划;对“中国精神”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讲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用讲解或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讲述有关中国精神的小故事。
完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包括课前选题准备、课堂演讲展示、课堂讨论评价三个环节。在课前选题准备环节,教师发布课堂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则以小组的形式,参考实践专题指南做好准备,形成最终成果。在课堂演讲展示环节,学生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介绍展示自己小组实践讨论得到的成果。在课堂讨论评价环节,全体学生做交流互动,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他们可能是首次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在课堂上讲解优秀范例,并在每一次课堂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于学生在后续实践中学习改进。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现状、个人成长成才等相关问题,强化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提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社会,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科技实践资源进行实践活动。相对来说,课外实践教学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课外实践教学可以在教材内容中融入社会时代关注热点结合设定主题,如结合纪念建党百年设计“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结合冬奥会、亚运会设计“弘扬体育精神”主题实践等。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网络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网络实践活动是指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观看视频、在线参观网上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访谈记录、课题调研,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可以开展“人人拍”活动,即学生走进社区,寻找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景象,用镜头记录故事,同时以访谈的形式与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实践教学受人力物力、安全保障等因素制约,需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
课外实践教学包括设计实践主题和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实践任务、评价总结实践成果三个环节。首先,教师设计实践主题和布置任务,根据每学期的情况设计实践主题,保证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相对集中规范。然后,学生按照实践任务,自己设定实践计划,安排时间完成实践任务,形成实践成果。最后,学生共享实践成果,并由教师评价总结。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更多地自主设计和安排,围绕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评价考核是实践教学的最终环节。要规范评价考核,就需要形成规范固定的评价流程。评价考核需遵循三个原则,即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
第一,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即改变以往仅由教师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实现教师学生双主体评价方式。最后的评价阶段可以作为实践的总结阶段,学生参与评价考核,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要相互结合,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实践提交的最终成果,又要注重考查学生实践全过程的表现。在实践中的参与状况、问题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状况、成果展示等,都应纳入考核。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即实践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进步为目的,更多采用鼓励的方式,用评价促使学生改进,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教师要意识到评价不是最终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为下一次的实践做的准备。
因此,实践教学的评价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具体全面,从实践态度、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等方面设定评价标准;二是设定双主体考评,实现教师评分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三是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占比。
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组织和技术保障。一方面,教师组织课程实践教学,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做到事先引导和全程参与。
第一,事先引导。教师在实践开始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包括安排学生组建小组、确定实践主题、制订实践计划等。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要在课堂上介绍课程实践的各项要求,这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尤为重要。事实上,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为大一学生,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也可能未参与过课程实践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清楚介绍课程实践的目的、要求、评价考核方式等内容。此外,由于缺少参与实践教学的经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路混乱、无法下手、实践成果只描述现象而缺乏思考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结合优秀范例进行说明,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全程参与。教师要全程关注学生的课程实践,掌握好实践不同阶段的进度,适时调整学习进度。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实践能顺利进行。在后期评价阶段,在学生分享展示实践成果和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总结实践成果中的观点,并加强理论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实践成果的认知。
另一方面,技术保障是指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在技术上保障实践教学实施。
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包括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和实践教学互动交流平台。一是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用于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既满足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又满足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参考的需求。利用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可以依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将各种教学资源分门别类,设立课程知识点、参考文献、虚拟仿真、案例集锦、实践成果展示等板块。平台资源需要不断更新,保证理论性和时效性。二是实践教学互动交流平台。该平台一般基于手机应用软件搭建,用于帮助师生在实践教学中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实践教学互动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的文字、语音、视频交流和文件传输等功能,打破互动交流的时空限制。在实践进行中,基于此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教师指导,从而及时、有效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化需要基于实践教学目标原则体系、实践教学主题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此规范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完善实践教学,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持续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