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云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教师要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给出具体的指导策略和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能力指导策略
众所周知,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无论是其所占高考的权重比,还是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而言,作文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突破口。甚至可以说,作文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当然,就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来看,高中生也已形成了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达的习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和所悟形诸笔端,这不仅是高中生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是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以作文教学为支点,加强对高中生写作的策略指导,让高中生通过写作来观察世界、表达内心、体现自我价值,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教师如何才能针对高中生的特点,提出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策略呢?笔者在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基于生活,关注现实,写出有情感温度的文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论是考场上的应试,还是平时的写作练笔,生活都是高中生写作的核心来源。高考题的拟题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题,最终都能从生活世界中找到雏形和原形。同时,高中生在学习各门学科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一双智慧的眼睛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对现实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我手写我心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此时,身边的一花一草,一物一人都能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将司空见惯的人或事形诸笔端,生成自己的感悟和情怀。也正因如此,高中生的写作才显得更有真实情感,更有暖心的温度,从而变成自己的一种成长方式和精神需求。
例如,学生在学完汪曾祺的名作《金岳霖先生》之后,普遍运用“趣味十足”来形容金岳霖先生。笔者决定以此为支点,顺势一转,问在我们班学生中有没有类似的“趣味同学和老师”?学生们立即面面相觑,相视而笑,仿佛每个人都在脑海里捕捉到同学老师“趣味”的一面。见此情景,笔者当即布置了一篇随笔,题为“我身边的趣味老师或同学”。为了让学生聚焦高中生活中的同学和老师,笔者还将学生的选材界定为高中生活至今的老师和同学,并且指出我要将随笔读给大家听,且要让文章中的主角意识到作者是在刻画自己,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篇成功的写作。学生在课后写作中,聚焦“趣味”,回忆起了一连串趣味的片段。细节描写入木三分,观察的也非常精确,体现了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趣”字。例如,数学老师收获了如下写作画像:“她总是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同学们回答问题正确时,她不断微笑示意;回答错误时,她略显迟疑,但常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密码,等正确答案新鲜出炉时,她又使劲地夸我们是多么聪明,让大家体会到探究数学奥秘后的无穷趣味。”听后,数学老师捧腹大笑,想必是因为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自学生的真切感受,来自数学老师内心的柔软,才会如此趣味横生,打动人心。同样,地理老师也如愿收获了如下描写:“课伊始,她就带着我们周游世界,游到寒冷的冬天,她就跟我们讲对流层、平流层;游到炎热的夏天,她就给我们讲副热带高气压。让我们边游边学,且游且学,真是趣味无穷。”地理老师听后,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可见,只有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才能打动人的内心。因为文字是情感的承载,它有的是心灵的温度和热度。
二、立足文本,勤学善思,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字
诚然,教材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中所选的文本无疑是经过行家精选精编出来的。高中语文中有众多名家名篇,它们的内容包罗万象,写作手法精妙绝伦,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是指导学生成长的宝典,是帮助学生孕育思想发展的精神指南。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独特的认知思维能力和认知结构,他们的思想已较为深厚丰富。此时,教师在教学文本时,要突出文本内涵和思想的挖掘,让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文化和思维,结合他人的思想,生成自己的思想,并运用其中的哲理,通过写作,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单元时,里面的文章都围绕着“故乡”主题而生成。其实,故乡早已不仅仅指地理学上的人物出生地的概念,它还表征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漂泊他乡的精神后花园,也是人思想和灵魂的内在寄托。其中曹文轩的名作《前言》对故乡的表达摄人心魄。因此,在上完此文本后,我就让学生回归自我,结合自身,思考自己的家乡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形象。对于某些高中生而言,也许高中生活正是一个节点,他们将从此和故乡渐行渐远。在此时刻,我向大家展示了一篇优秀的例文,它就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开东在其《高考不怕写作文》中所引用的一篇苏州一学生所写的文章,题为《回家——旌节·牧羊·雪》的前半部分,它用非常優美的文笔描述了苏武回归长安,即身体回家的画面。同学们听得泪湿眼睫,不能自已,正所谓情到深处思想生。这时,我布置了两个微型写作,一是让大家发挥想象,根据作者的背景,猜测接下来作者要写什么,进行读后续写,并和作者进行比较,主要比较行文的风格和思想的透露;二是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自己未来事业有成,但终有一天要叶落归根,你要写一段内心独白给你深爱的故乡,你该如何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学生结合《前方》和《回家》进行创造性写作,把自己的思想倾注笔端,并运用理性和深刻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写作中,学生通过描述地理学上的家、精神的家园和自己的他乡之家,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有深度的思想。原来,家是他们一生最离不开的牵挂,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国家,我们总是和家心灵相依,精神相系。
高中生作文写作指导之我见2022年1月中第2期(总第102期)三、拓展课堂,培养阅读习惯,写出有文化品味的文字
诚然,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科目较多,学习压力也较大,但语文学科依然要加强阅读。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和阅读量是分不开的。只有大量、持久地阅读和不断思考,阅读才会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跳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和互联网大课堂,培养学生善于阅读、勤于阅读的好习惯。也只有如此,高中生才能妙笔生花,写出有文化品味的文章。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对于经典书籍,教师要和学生共读共思,对书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手法,细心揣摩和品味,并做好笔记,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期和作者取得情感共鸣,从而领悟整本书的写作章法,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素材的积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名言警句,要随时积累。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阅读网络时文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将他人的写作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养。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思维和文化。“读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只有不断理解并内化文章或书中的观点,“采百家之长,成一己之见”,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从而写出有文化品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高志勇.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8).
\[3\]韩卫红.高中语文微写作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0(9):3739.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