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育人”理念下大学心理学社的探索

2022-03-03 03:40任圆媛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学心理健康

任圆媛

(陕西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依靠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高素质人才队伍必然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育人者必先育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途径[1]。心理育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心理”的方式实现育人的目标,“育人”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理育人聚焦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关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人,力求在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在“立德树人”的“树”上下功夫,探索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模式。但心理育人单纯只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心理育人成效是否显著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虽然大学生的身心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仍存在很多不平衡,如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发展、情绪情感、择业就业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困惑[2]。面临心理困扰时,大学生更倾向和朋友、同学等同龄人进行交流倾诉,这是因为朋辈之间成长经历相仿、所遇到的困扰相似,双方更有可能彼此之间感同身受,在面临一般的心理困扰时,朋辈的沟通相对更加容易[3]。心理学社就是通过朋辈之间天然的优势,经过专业心理培训构建朋辈支持群体,激发学生自身主体性,帮助学生在“助人、自助、互助”的过程中身心健康成长。

一、 “心理育人”理念下的专业化朋辈自助互助

(一)心理育人理念下的心理学社强调塑造健康开放灵动的生命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的成果[4]。心理育人要求高校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心理”既是“育人”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也是“育人”的内容、理念、态度和氛围[5]。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6],学生成长成才道路千万条,每个人成长的模式都是独特的。育人就是要基于学生独特的心性、兴趣和特长,满足学生个体性、多样化发展的需求[7],因此高校加强心理育人工作,首先要明确心理育人塑造的是开放灵动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流水线式的模板[8]。心理学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学生在心理学社中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与爱好,而且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自我心理上的成长,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健康灵动、生活更加积极开放。

(二)朋辈互助下的心理学社强调发挥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

心理育人的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根本上都是高度一致的,就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9],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时代新人必须具有的基础与前提[10]。“三全育人”理念从“全员主体”上看,可以认为“人人都是育人的主体”[11],朋辈学生群体之间也可以成为育人的主体和客体。朋辈群体因年龄相似,所处时代相同,拥有共同的生活理念,因而大部分具有相似的关注点和价值观。朋辈教育是一种互帮互学互助中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心理学社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指导下,以充分发挥同伴之间的互动为中介,以相互之间的影响为核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分享经验,交流思想,交换心理感受,互相支持和关心等方式,强调学生在心理上的互助与自助,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心理朋辈互助强调通过专业化组织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心理育人”理念下的朋辈互助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朋辈教育”的理念,以此形成心理朋辈支持与互助,通过激发朋辈群体中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在助人、自助、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获得心理成长、相互进步[11],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理健康育人氛围。心理学社是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工作的学生社团组织,其强调心理朋辈的支持与互助,在心理学社中,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及心理助人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助人实践中提升心理素养,同时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心理助人实践中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与心理成长。近些年来,为进一步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大学心理学社逐渐成为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抓手和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与重要方式。

二、 “心理育人”理念下大学心理学社的价值

(一)心理学社是具备心理知识的专业化学生组织

心理学社是由学生群体自愿组成或加入的,加入心理社团的学生普遍上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因此其助人意愿也更加明显。同时因为心理社团面向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吸纳社员,因而心理学社的学生面向不同院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同学之间的相互认识而产生的“双重关系”,缓解在心理助人过程中的评判倾向。此外,大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成年早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对于自我同一性不断探索,其更容易接受的不是老师、家长等长者的意见,更多倾向于接受同龄人的建议,在朋辈中其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心扉。

心理学社与其他社团一样,承担着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任务,但是心理学社开展活动时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等与其他学生社团有较大差异,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心理学社的专业性。心理学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前要经过较为系统专业的培训,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心理帮扶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

(二)心理学社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越来越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只是存在于意识层面,许多人在面临心理困扰时,第一选择仍然不会是去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依然充满“神秘与恐惧”,对于心理咨询与辅导许多大学生的内心还是拒绝的,心理咨询污名化的标签依然存在[12],有些学生在出现严重心理困扰时才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很大程度上错过了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及时干预精神状况不断恶化,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是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预防和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通过普及性教育和前瞻性工作,“在心理危机出现之前,及时消解心理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运用到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从学生主体出发,真正做到“隐患消除、主动发现、及时干预、持续追踪”,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最好的教育就是被教育的学生从未知道自己被教育过,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成长,看到了希望和力量,感知到了爱与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来就不仅仅限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危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看到自身无限的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学社就是普及性教育和前瞻性工作的一个有力载体,其可以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群众性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心理健康观念。

(三)心理学社是高校开展心理育人活动的助手

心理学社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学生通过参加心理学社的活动可以更快地融入团体的生活,在活动中获得支持、鼓励与接纳,同时心理学社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学生在活动中看见他人,由原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焦点转变为“既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他人”的全局视角,帮助学生跳出自我内卷的漩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看到自身特长与潜能的机会,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以往的消极认知和偏差的自我评价。心理学社的活动大多为集体活动,目前大学心理学社主要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如在微信公众号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作为学校心理育人宣传季和活动的助手,协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手语舞、心理漫画、心理健康主题辩论赛、心理手抄报、心理沙龙、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这些集体性的心理育人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平等、尊重、积极关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集体所带来的积极力量,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的意识和观念,使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信任、鼓励与成长,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归属感与责任感。

心理学社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困扰和需求出发开展活动的,不论是在心理育人各项活动前期的选题、策划,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心理育人理念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最终参与活动学生的心理成长、收获与分享等,都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秉承着“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中来,到学生的心理成长中去”的路线,以贴近个体、贴近学习、贴近生活、促进心理成长为路径[13],进行的专业化心理育人活动。因此,心理学社作为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育人活动的助手,进一步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力不足的困境。

三、 “心理育人”理念下大学心理学社的创新途径

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可以看出,心理育人基础在“心理”,重点在“育人”,通过心理的方式,坚持“双育结合”,既“育心”又“育德”,要求要聚焦短板,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方式与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完善体制机制、普及心理教育、创新工作方式、挖掘育人要素、专业系统活动、到梳理品牌效应等,积极打通“心理教育”到“育人工程”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心理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1]。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服务,形成育人闭环

建立“校院”两级心理学社,校级心理学社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管理指导,统筹开展整个心理学社的工作,同时指导各院系心理学社分会开展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专业支持。院系心理学社分会由各学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指导,针对各学院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两级体系联动,发挥各学院心理育人的基础性、普及性作用,整合多方资源进行心理育人。同时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心理育人的专业性要求心理学社必须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包括学社章程、学社成员制度、保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社员个人资料等,避免因不规范的活动开展对参与学生造成二次心理伤害或其他次生伤害。

服务性是大学生社团的一个特征,心理学社的服务模式就是“协助同学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相较于单纯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慰的效果要更加持久和有效。为更好地保障心理活动的效果,需要建立心理学社服务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精准聚焦活动育人目标,以活动的现实价值和对学生的成长价值形成“心理困扰普查——活动方案拟订——活动过程实施——活动效果评估——后期追踪服务”的育人闭环。同时,在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时,建议将心理育人活动纳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充分挖掘心理学社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二)开展专项活动,策划品牌项目,发挥朋辈效应

心理学社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力载体,其定位就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活动,争取让每位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学会创造并体验幸福,不断促发学生自身潜能,提高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困苦时的心理免疫力、抵抗力和心理弹性[14],扩宽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面。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学社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式,因此需面向学社成员开设团体培训课程,由心理健康中心指导老师对社团干部及社团成员进行分层辅导和培训,增强学生实操能力。为进一步创新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可以根据不同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团体辅导专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学生心理上的薄弱点,形成有针对性的结构化团体辅导品牌方案,如针对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开展“情绪调节”的团体辅导,针对有宿舍关系不和的学生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团体辅导等。同时,在提高心理学社社员专业胜任力的基础上,开设“心与心——心理热线”,也可以通过宣讲、分享的方式,开展“心理学社成员讲心理”、“朋辈微课”、“话说心理小故事”、“你我眼中的心理学家”、“心分享、新成长——心理读书分享”等品牌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也可以通过“绿植栽种与领养”开展“我与植物共成长”品牌活动,使学生在照料植物中看到生命、体验成长,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策划心理学社的品牌项目,一方面扩大了心理学社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向同学们了宣传积极求助的渠道,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探索“心理+实践”模式,丰富心理育人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良好的志愿服务工作,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又可以为政府、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后续应将心理学社活动由校内向校外扩展,尤其是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聚焦广大群众的心理,可以是社会某一特定年龄群体的心理健康,如退休人员、学龄儿童等;也可以是某一特质群体的心理健康,如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在社会实践中继续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建立健全心理学社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长效机制,给予社团成员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服务的机会和途径,使学生在关心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同时也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与专业性,为社会心理健康发展贡献一份青年学子的力量。

通过“心理+实践”双驱动,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社会实践平台,发挥心理学社朋辈群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点对点、辐射性”的帮扶特点,以调研分析、宣传教育、主题心理育人活动为方式,以心理育人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开展“心理教育—专业拓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选育典型”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热爱”再转化为“就业/创业”,切实发挥专业性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的独特优势,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通过真实感受的传递促进自身专业、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学会理解、感恩与奉献,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一方面切实加强了学校的心理安全教育工作,为保障了大学生在校正常健康生活学习,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学校“心理育人模式”与“实践育人模式”的有机结合,也部分实现了对学校“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的融合提升,有助于发挥“1+1>2”的育人效果。

(四)以“结构化活动”为抓手,保证心理育人活动实效

虽然心理学社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也了解了相应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但学生毕竟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时存在现实困难。如何使带领活动的学生和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在心理育人活动中有所成长与收获,就要做到将心理育人活动“做实、做精、做细”保证心理育人活动的系统化、结构化与专业化。通过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困扰,确定心理育人活动开展目标,以活动最终要达成的育人目标为起点,反向进行活动设计,开展活动。活动目标要清楚地聚焦于学生参加活动后所能体验到的最终心理感受,并让学生将其活动目标聚焦在这些心理感受上,要形成结构化的实施方案,需要具体到每一步如何去实施、分享讨论环节如何去引导等。同时在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的是带领活动的学生体验到了什么,参加活动的学生体验到了什么,注重的是学生在分享讨论环节的输出,并且对活动中所有学生的分享不做任何评价,旨在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呈现同一心理困扰的不同心理感受,以“看见——觉察——启发”为路径,在同龄人中,用一个个生动的生命故事触动另一个生命的启发,以“朋辈互助”影响带动更多学生的改变,探索“1+N”形式,即“1个朋辈互助群体+N个学生个体”。最后在活动实施后进行复盘与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力争在心理育人活动中,将起点与终点相联系,形成心理育人的闭环。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