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文
(民勤县西渠镇教学辅导站,甘肃武威 733306)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大我国教育发展,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切实加速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以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参与到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树立劳动认知,提高劳动素养;双减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身心成长尚未成熟,如果在这一阶段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将双减政策落实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将劳动教育的知识充分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应该加大劳动教育发展,强化劳动课程在校本课程中的地位,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状,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广大中小学校必须加大校本劳动教育的创新,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双减政策是近年来对教培行业及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影响最大的决策。实施这一政策的终极目标即为社会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缓解家长、学生的情绪,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双减政策具体内容包含两方面:第一,减轻学生负担。双减政策指在减轻学生作业总量和写作时长,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主要是通过完善的作业管理机制,改善作业设计水平、重视作业完成指导效果,加大利用课余时间推动作业管理效果;第二,改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旨在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更好的完成学习,助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核心就是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开展课后活动。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劳动品质,培养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分析劳动内容,可将其分为三种性质,第一种是生产技术劳动教育,第二种是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第三种是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们常常把劳动教育理解为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存在老旧观念,没有掌握正确的劳动教育意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思想意识方面得到了提高,知识层面扩展,以及自媒体被广大人民群众应用,过度追求享乐和财富的现象愈发严重,在社会上丧文化、享乐主义盛行,侵蚀着广大青年、少年的心灵。人们忽视了劳动的价值,劳动观念逐渐减弱,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前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回归是教育领域内必须要落实的举措,也是响应时代号召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社会的子元素,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时期的教育教学若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教育之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双减”政策被提上日程,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小学教育管理,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出台以来,逐步实现了对教育环境的净化,推进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是一项兴利除弊的有效措施,推进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进程。双减政策实施环境中,明确了教育的目标,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双减政策下,人们对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重新审视,清醒、客观的看待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人民群众近些年来对培训市场乱象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有着极高的呼声,为了将教育改革这一绊脚石清除掉,双减政策出台,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愈发重视对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建议指导下,将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提供给小学生,使学生能够用更多的精力、时间和空间,实现自我发展[1]。
在双减政策中,针对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进行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中小学学校抓住双减的机遇,加强了对教育教学秩序的规范研究,在教育教学的规律基础之上,推进学校的改革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在劳动教育中,落实有效的改进和创新措施,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与效率。双减政策加强了对教育源头的有效治理,凸显出了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启迪学生的智慧,真正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能够正常的学习、舒心的生活,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价值观念,促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向着更长远的方向,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目前仍旧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亟待改进,尤其是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着普遍的落后现象,缺少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相距甚远。教育观念落后,始终将学科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关键,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缺少对劳动教育改革的信心,新观念、新方法运用不足,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始终止步不前,形成了待改进的局面。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道路上,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无法成为具备主动劳动意识、善于劳动、具有劳动能力的高素质型人才,限制了中小学生未来更好的成长、成才与发展。除了在意识层面存在着落后的教育观念问题之外,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较为单一,陈旧的劳动教育方法决定了双减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效果,由于劳动教育的方式落后,形式单一,导致了学生难以全身心地融入到劳动教育中来,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真正重视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锻炼。中小学生缺少对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核心素养、综合素质均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追求。除此之外,劳动教育的资源有限,也是限制劳动教育改革和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缺少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导致了劳动教育的过程趣味性不足,难以吸引中小学生加入到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激活,缺少劳动意识和尊重劳动的观念,无法形成崇尚劳动的理念和精神,资源有限,仅仅是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展开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的资源、形式等均有待完善。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点环节,在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更进一步的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明确认知,强化劳动教育的目标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关键路径,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培养,通过劳动教育这一观念的载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对教育要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进行了解答,劳动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社会的进步和道德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社会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所影响的,因此,在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要革新传统的认知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加大课程体系的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对劳动课程的重视。学校方面要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学情,由教师作为主要研究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发展需求为核心,形成一套具有学科特点和方式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作为学校最为了解学生群体的教师,也要参与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劳动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品行、习惯。学校要大力创新校本教材,要加大劳动教育实施工作的开展,坚决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时间,杜绝占用课程的问题的出现,同时要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时间。加大劳动实践课程的安排,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到社会参与义务劳动等,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
在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国家加大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曾多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逐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真正在新时代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实,体现出国家教育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教育者应正确认识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为主,因为人只有劳动才能够生存、生活,劳动是人们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是人类创造文化幸福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有力措施,落实劳动教育,才能培养起千千万万专业的、高素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中小学的教育阶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使中小学生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真正成为善于劳动、具有主动劳动意识的高素质型人才,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建设中,成为劳动者、参与者[2]。
劳动教育的方法,是决定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在双减政策出台和实施以来,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进程要逐渐深入,更要从转变育人方式、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上,加强实践研究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这对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使他们在学习中掌握生存、生活的知识技能,发展全面素质能力,学校要在素质教育的深化中,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加强对高素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向着综合型人才的方向不断探索和迈进。由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学段,体现出来的特点各有不同,所以,劳动教育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提高其核心素养,培育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应将更加丰富的素养教育融入到劳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劳动教育的方法创新中,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者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和主体,组织和开展具有劳动特色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社会活动教学、企事业实践教学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劳动意识,要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满足其劳动学习的需求,使其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真正在劳动教育的多样化活动和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中,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可贵的劳动精神,并发展个人品质、劳动素养。另外,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中小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程创新,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特色转化,用传承性的劳动课程和发展性的劳动课程,彰显民族风情,将社会需求、个体成长的长远需求进一步体现出来,传承区域特色,并走在时代前沿,关注学生的生活品质,满足学生个体的实用性需求,超越原有的文化视域,使学生能够接受不同文化下的劳动形态,增强个体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时代性和教育性的劳动教育内容中,更好地发展自我,适应时代的发展脚步,与时俱进,主动的去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提高综合素养[3]。
劳动教育资源的应用在双减背景下,是值得中小学劳动教育者加强探索的必然方向,中小学劳动教育者要结合地方劳动资源的特色,加强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有效利用,构建起协同联动的机制,落实劳动教育政策,实现对双减政策的实践目标。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将劳动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体现出劳动教育资源的优势,完善劳动教育的体系,激活学生的劳动内驱力,使学生能够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崇尚劳动,结合地域特色,学生们在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使学生树立起常态化的劳动观念,积极加入到对劳动教育知识的探索中。
教师在挖掘资源时,可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劳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成效,我县有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人文资源,均是劳动教育创新改革中,能够发挥出有利益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教育优势。利用本地区内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目光,激活他们的劳动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加入到对劳动的崇尚和践行中,成为具有劳动意识、尊重劳动的新型人才,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格,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劳模精神,坚定思想,主动的参与劳动,努力践行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下,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劳动教育,接受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内化成自身的劳动素养,强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师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特色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在充分的劳动教育资源支持下,提高劳动教育的水平,将双减政策下学生节约下来的精力、时间、空间,用于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健康身心,促进学生未来的更好成长[4]。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改革进程逐步推进,深化了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致力于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发展目标。双减政策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结合劳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双减政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念,正确的对待劳动,积极的加入到劳动中来,成为具有劳动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