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悦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传统音乐教育认知中,初中音乐教学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唱一唱,放松放松,便达到了音乐教学的效果。随着音乐教学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又逐步增加了乐理教学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由此进一步增加了音乐知识的枯燥性,也就降低了学生对初中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了早日转变初中音乐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巧妙的融入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的引入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就目前来说,初中音乐教师对待音乐教学的态度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这一点与部分家长的思想形成了高度统一性。有的教师过度放纵音乐教学,将音乐课当成了完全放松的娱乐时间。也有部分教师抱有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的心态,在音乐课教学中过于重视乐理知识讲解,对于一些毫无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艰难的挑战。虽然节奏、节拍等乐理知识是高效音乐学习的保障,但是当教师对其过于重视,忽视了声乐和演唱知识的教学,很容易就会出现“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囧态,不仅影响了学生弹唱水平的提升,也抑制了学生美育的发展,更是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生成。
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对音乐课堂存在错误认知。学生常把音乐教学视作一种释放情绪的途径,并不认为音乐是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其次,教师自身对音乐教学存在错误认知。在教学中,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仅仅练习简单的歌曲。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很少讲授乐理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音乐专业技能。这种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专业音乐能力的提高,而且会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强,影响初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在通常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基准是教材。教师的教学也大多围绕传统教材内容展开,而教材中基本都是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歌曲。在如今这个时代,初中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与教材上的音乐内容大相径庭。但是,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材,对学生所喜爱的音乐存在偏见。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流行音乐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认为,流行音乐并不适合引进课堂,只适合休闲娱乐与放松情绪。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初中音乐教学难以与时俱进。
所有的中学皆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生命力的表现,除了升学必考科目之外的所有学科都只是正常教学之外的点缀,可有可无,一星期只有一次音乐课,如此之长的周期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音乐课的生疏。升学还是艺术?这对于中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在这种根深蒂固应试思维的影响下,初中音乐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还是该有所创新?这确实该引起所有中学和音乐教育者的关注。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是协调统一的。但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而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偏离,整个教学过程更像完成任务,没有起到推动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导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十分被动。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问题,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引入,使学生对音乐学习逐渐失去热情。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初中生对当下的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却对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丝毫没有兴趣,甚至很多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内容表现得较为排斥。在对人教版初中音乐内容研究中可以发现教材多以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为主,这部分音乐虽然带有很强的美感和艺术感,但是由于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与初中生这一阶段群体的爱好有所背离。因此在初中生群体中传播性较弱,加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多年前编写的,更是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无法使得教材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更不用说对学生美育和艺术素养的提升了。虽然近些年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但是初中音乐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展开音乐教学的核心依据为教材,核心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学生仿,整个教学过程毫无创新,这种单一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只能完成教条式的教学,对学生的美育素养提升毫无益处,更有甚者会大大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从单一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急需创新改革,教师应大胆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各种音频等工具丰富音乐课堂,为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教改方案。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却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了较大的积极意义。
通俗性是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之一。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听到流行音乐,很快就会唱。与教材中的内容相比,流行音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性,更易被人理解。这有利于听众更快进入音乐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这也是初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有利因素之一。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多以乐理知识和民族音乐为主,而这部分内容又表现的较为枯燥、单一,自然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巧妙的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学生喜爱的明星走进音乐课堂,学生的兴趣会因此而大大的提升。
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流行”。这一特性促使这种类型的音乐更受大众欢迎。听流行音乐也一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释放情绪的首选途径。流行音乐的广泛流传性给大众带来了乐趣,体现了重要的娱乐价值。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能最大程度发挥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的音乐课来说,应试教学模式表现的较为明显,对于部分将音乐纳入中考的地区来看,教师的应试思想表现的尤其显著,这时候适当增加流行音乐的融入,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放松和娱乐的氛围。
流行音乐的诞生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性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大众生活的融合让流行音乐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流行音乐中的真情实感有效地抓住了听众的耳朵与心灵,更易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说,流行音乐对生活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所以,把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实现课堂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价值。在传统认知中,流行音乐意味着低俗和无趣,但是随着大众品位的不断提升,流行音乐的质量也在不断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其中不乏一些优质的流行音乐。众所周知,周杰伦的音乐已经走进了中小学试卷,可见流行音乐也是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选用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流行音乐,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自我辨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仍处在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自我控制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一方面,要确保选择的流行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引入流行音乐后,初中音乐教学仍然要以育人为导向,从而发挥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遵循有效性原则,还能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从而培养其音乐专业技能。
流行音乐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要想在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的作用,就需要遵循融合性原则。这一原则可以使选择的流行音乐素材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提高音乐素材使用率,并促使流行音乐成为推动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遵循融合性原则,还能促使流行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和教学需求之间实现有机融合,有利于流行音乐元素和教育教学的协调统一。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是教学的创新发展。所以,要最大程度发挥流行音乐的作用,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遵循创新性原则,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教育教学发展路径,促使初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共同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快速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12~15岁年纪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所喜欢的音乐也有着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鉴于此,在选用流行音乐之前,教师有必要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一番了解与研究。首先,初中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如果说小学生的记忆偏向于具体形象的内容,那么初中生的记忆则在抽象、公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再给初中生推荐稚趣化较强的流行音乐就无法满足初中生的记忆需求了。其次,初中生想象力发展迅猛,他们擅长于从简单的表象想象和推演出一个新的表象,教师在流行音乐选择中要注重选用一些个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音乐。最后,初中生情感日趋丰富,他们对亲情、爱情和友情开始有了深刻的理解,不仅会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自身的情感变化也十分的敏感,他们对一切的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这一心理挑选流行音乐,可以有效地促使初中生的情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比如,男生喜欢听《我的兄弟》,女生喜欢听《挥着翅膀的女孩》,这两首歌曲分别符合初中男生和女生的心理预期,与他们的记忆、思维与情感相契合,男生可以从《我的兄弟》中感受到男生的阳刚之气,女生可以从《挥着翅膀的女孩》感受到女生的温柔、细腻。这样的歌曲很容易受到初中生的青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此类型的流行音乐,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还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出现叛逆的现象,很多学生会和教师、家长处于对立的局面。对此,音乐教师要努力通过音乐的力量引导学生早日走出叛逆的心理,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也是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价值最大化体现。
如,初中生开始出现和老师、家长顶嘴的现象,甚至于会有部分学生会和家长动手,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家长的教育问题,但是教师依然可以通过音乐的力量去缓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听妈妈的话》《天亮了》《父亲的散文诗》《烛光里的妈妈》等流行音乐非常适合这一时期的学生,通过学唱,学生会重新认识父爱和母爱,也会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叛逆表现开始逐步的反思,对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再如,初中阶段学生对友情的理解还不是非常的成熟,有部分学生会误认为朋友就是酒肉朋友。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朋友》《青春纪念册》《友谊之光》,让学生对何为朋友有一个正确的标准和清晰的认识,真正的朋友并不是酒肉关系的朋友,而应该是能够真正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倾诉、陪伴、进步、成长的朋友。在这些流行音乐的学唱中,学生对真假友情的分辨力会大大的提升,其也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积极情感的生成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中国有着5000余年的历史,有着56个民族,中国民族音乐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初中音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但是由于这些民族音乐在初中生群体中传播性较弱,作用力也较差,使得初中生的喜好程度偏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文化的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播民族音乐是势在必行的教学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具有民族意义的流行音乐,将当下较为流行的民族音乐与教材民族音乐相融合,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让学生爱上民族音乐,喜欢上民族音乐,并形成较有内涵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例如,在《神州音韵(二)》 这一章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茉莉花》。《茉莉花》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有着不同的韵味,也都展示出了别具一格的民族艺术魅力。在教学中,通过《茉莉花》的引入,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歌唱特点,让学生在学唱流行音乐的同时,更好地带入民族韵味,可以快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歌唱祖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同步推荐《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常常会响彻在学生的耳旁。它会出现在广场中、出现在电视中、出现在校园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动人心扉的歌词打动了无数的人,也激起了人们爱国的情绪。在《歌唱祖国》和《我和我的祖国》同步教学中,学生自会形成浓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便是民族音乐的力量,是教材中的音乐内容所无法达到的影响效果。
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融合的一大作用便是有效地活跃音乐课堂氛围,在传统音乐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将一节音乐课变成一杯白开水,学生完全没有表现出平时对音乐的热情与狂热,这种课堂氛围并不是笔者愿意看到的。为了转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观点,教师可以在一些节日中引入具有节日特色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具有节日特色的流行音乐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如,在教师节当天,教师可以选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光阴的故事》《爱的奉献》等流行音乐。在教师节这一天,学生可以听到歌颂老师的歌曲,学生心目中有关爱与奉献的情感种子在不断地萌芽,会引导学生产生出对教师无限的爱与感恩之情。在国庆节当天,教师可以选用《今天是你的生日》《走进新时代》《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在这一天让学生重温建国的自豪与骄傲。在八一建军节当天,教师可以选用《当兵的人》《说句心里话》《小白杨》等音乐,让学生近距离走进军营,感受军人的风姿。可见,选用具有节日特色的流行音乐可以让学生对祖国不同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祖国的节日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极大的教育实践价值,也是未来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师生缺乏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知等不足。流行音乐的娱乐性、通俗性、生活性等特点,有利于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教师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要注意遵循有效性、融合性、创新性原则,以确保教育教学本身的价值和积极作用。身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精选流行音乐,并大胆引入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与音乐教材的整合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教育的最大化价值,也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