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22-03-03 06:22匡安迪张先红胡丽君何华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函询专科指标体系

匡安迪,范 娟△,张先红,胡丽君,何华云,周 梅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重庆 400014)

《2016-2020年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专科护理培训制度[1],加强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其专业特长,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升专科护理质量。随着早产儿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超(极)早产儿、低体质量出生儿成功存活。有研究显示,国内14家医院收治的胎龄24~31+6周早产儿共1 760例,总体存活1 605例,存活率为91.2%,且随着胎龄的增加,存活率逐渐增加[2],而这也对新生儿专科护士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生儿专科护士相较于普通护士,在教育、研究、质量控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作为重庆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近5年的培训情况统计显示,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前普遍存在知识及专科技能薄弱,对护理新技术、新进展认识不足,对人文关怀重视不够等情况[4]。目前,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和考核评价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肖娜等[5]构建了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没有进行信效度检验及实证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6-7],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明确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指标,以期为建立和健全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和考核机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小组共8名成员,包括新生儿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各1名,主管护师2名,研究生2名。研究小组成员负责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设计专家函询问卷,遴选咨询专家,实施专家咨询,对咨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以专家意见为依据修改评价体系。

1.2方法

1.2.1拟定指标体系初稿 广泛查阅和检索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等相关书籍、文献,收集、整理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内容。主要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检索词为“新生儿专科护士”“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英文检索词为“neonatal specialist nurse”“professional nurse”“core competence”。借助重庆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平台,访谈部分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新生儿护理3年及以上的临床护士,以内容达到饱和为访谈截止标准。最终对10名护士进行了访谈,访谈主题为“对新生儿专科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理解”“新生儿专科护士需具备的能力及当前比较欠缺的能力”“目前接受继续教育的现状及职业规划”。同时,研究小组访谈了5名住院新生儿家长,访谈主题包括“对新生儿室护士工作的认可和满意程度”“希望获得哪些照护”。分析提取访谈主题,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后初步构建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管理能力、个人专业发展能力等5个方面。

1.2.2设计专家函询表 函询表内容包括4个部分。(1)致专家信:简要介绍研究目的、内容和咨询方法。(2)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一般情况、调查内容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3)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方法进行重要性评分,1分表示“不重要”,5分表示“很重要”,并设置修改、添加和删除栏。(4)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与判断依据调查表。指标熟悉程度分为5个层次,非常熟悉为1、较熟悉为0.8、一般熟悉为0.5、不太熟悉为0.2、不了解为0。判断依据分为大、中、小3个层次,包括4个方面:工作经验(0.5、0.4、0.3),对专科护士的了解程度(0.3、0.2、0.1),对专科护士培养现状的了解(0.1、0.1、0.1),专家直觉(0.1、0.1、0.1)。根据第1轮函询结果分析及专家相关意见,修改并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

1.2.3遴选专家 遴选从事新生儿专科护理、管理及教育中具有一定权威性、理论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专家入选标准:拥有新生儿专科工作经验10年及以上;具备中高级职称;所在医院拥有Ⅲ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8]。专家数量为15~20名咨询效果较好,本研究最终选择18名专家,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1.2.4预咨询 在上述18名专家中随机抽取10名专家进行预咨询。内容包括表格设置是否合理、语言描述是否恰当、各级指标内容是否全面合理,最终形成第一轮专家函询表。

1.2.5正式专家函询 采用电子邮件发送函询表,2轮函询表的回收均限定在发送后2周内完成。第2轮问卷增加重要性评分及排序内容。最终选择重要性平均分高于3.5分,且变异系数(CV)低于0.25的指标建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

1.2.6指标权重的确定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包括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过程通过Yaahp10.3软件实现。

1.2.7指标体系的初步应用 利用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近5年内在重庆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评估。采用电子问卷自评方式进行,Likert-5级评分方法按照“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同意”“比较同意”“非常同意”对应1~5分。问卷回收限定于发送后1周内,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回收率为85.0%。

1.3统计学处理 釆用Excel和SPSS25.0统计软件对2轮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汇总及统计分析。采用Yaahp10.3软件计算出一、二级指标权重值。运用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集中程度、协调系数(W)对专家函询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专家的一般情况 2轮问卷咨询专家人员相同,均为18名;年龄37~54岁,平均(45.94±5.54)岁;工作年限12~49年,平均(27.94±9.39)年。专家来自重庆、辽宁、河南、江苏、浙江、陕西、四川、河北、广东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专家一般资料见表1。

2.2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 每轮专家咨询均发放18份问卷,回收问卷18份,专家问卷应答率均为100%,表明专家关心程度和积极性较高。在本研究中,2轮咨询的权威系数一致,其值为0.91~1.00,均值为0.97,说明本次咨询专家权威度较高,结果较可靠。

2.3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第2轮函询中,一、二、三级指标平均分值分别为4.80、4.68、4.72,均大于3.5,说明专家认为所有指标均重要且意见较为集中。

2.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该指标由CV和W表示,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第2轮中,一、二、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542、0.350、0.375(P<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三级指标的CV为0~0.15范围,说明专家评分的波动程度较小,故不进行第3轮函询。见表2。

表2 2轮德尔菲法专家协调程度

2.5专家咨询结果 初始函询表指标池包含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第1轮专家咨询后,删除1项二级指标“组织领导能力”;删除12项三级指标“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服务临床工作比如营养、伦理、法律等知识应用”“与各级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力”“清楚掌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注重人才培养”“熟悉新生儿科的工作环节和护理程序,合理安排设备物资储备”“关注新生儿专业的发展,引进新的技术和理念”“创建和谐科室文化和氛围的能力”“遇突发事件,能够沉着冷静,带领大家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护理服务进展监控能力”“宽容豁达的处事心态”“懂得自我放松,兼顾工作与生活”“承担课题情况”“护患纠纷协调能力”(该项指标与“当发生医患纠纷或处于高应急状态下,能自我控制灵活应变”有重复)。

第2轮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无删除,无修改,专家意见统一。删除2项三级指标“与患儿及家属相处和谐”“较强的适应能力”。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3和表4),并通过计算一致性比例(CR)判断权重分配是否合理。一般认为,当CR<0.1时,判断矩阵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中,评价体系目标层和准则层的CR值为0.027 9~0.085 4,表明判断矩阵均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3 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

表4 新生儿专科护士能力指标体系三级指标

2.6指标体系的初步应用结果 255名调查对象核心能力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爱岗敬业(5.00±0.00)分、慎独精神(4.95±0.22)分、服务态度(4.09±0.29)分、理论知识(3.93±0.25)分、临床技能(4.05±0.25)分、运用知识的能力(3.53±0.52)分、应变能力(3.67±0.47)分、临床观察预见能力(3.79±0.61)分、分析综合能力(3.60±0.51)分、评估及评价能力(3.36±0.50)分、计划能力(3.96±0.20)分、沟通协调能力(3.47±0.51)分、督查能力(3.85±0.78)分、自我调适能力(3.85±0.66)分、教学培训能力(3.72±0.46)分、职业规划及自我能力(3.64±0.58)分、科研及循证能力(2.27±0.64)分。该自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内容效度为0.802,说明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续表4 新生儿专科护士能力指标体系三级指标

3 讨 论

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问卷的编制遵循循证依据,结合文献分析[9]、电话访谈、相关专家咨询形成,能保证量表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及严谨性。德尔菲专家函询涉及全国1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专家,领域较为全面,具有良好的地区和专业代表性。职称结构上,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有14名(占77.78%),工作年限大于或等于20年的专家有15名(占83.33%),专家权威程度高,对该领域较为熟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第2轮函询后,二、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542、0.350、0.375(P<0.01),三级指标的CV为0~0.15,专家对各级指标的判断程度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可靠。

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且突出了新生儿护理专业特色。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1)专业态度。权重最高,为0.394 8,其二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72~4.94分,专家评分一致性较高。目前,国内新生儿病房大多采取无陪伴封闭式管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身体健康,还应该有稳定乐观的情绪、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其中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2)评判性思维。权重为0.379 2,位居第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普遍较高,说明应用评判性思维有利于新生儿专科护士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灵活解决护理问题。(3)专业实践能力。权重为0.097 5,二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72~4.89分。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和照顾,一直都是护士核心能力的最根本体现。加之新生儿自身免疫低下,病情变化快,护士在执行常规护理外,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和急救技能显得非常关键[10-11]。(4)个人专业发展能力。权重为0.084 8。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专科护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包括科研循证能力、教学培训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新生儿专科护士除了临床能力以外,还应该在自我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方面全方位发展,不断成长为学科的实践者、领航者。(5)管理能力。权重为0.043 7,居于最后。这可能与目前国内对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及岗位设置尚不统一有关,因此对能力的权重设置有一定的偏向性[7]。管理能力包括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督查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专科护士作为未来的临床护理专家,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参与病房管理,都应该参加这方面的培训和锻炼,顺应日益发展的时代需求。

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设计的自评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3,内容效度为0.802,说明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普遍较低。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个人专业发展能力。其中,个人专业发展能力中的科研及循证能力得分最低,这与本课题组在2017年调研的结果一致[4],可能与之前国内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学历门槛较低有关。因此,加强在职教育、提升护士学历和科研能力,是今后护理教育应当考虑的重点。管理能力中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分较低,可能与新生儿无陪伴病区,护士与患儿家属当面沟通较少有关。随着新生儿专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式病房开始运行,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增进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新生儿家属的就医体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新生儿专科护士内科常规护理掌握牢固,但在危重症处理和高新技术配合方面存在欠缺,提示新生儿专科护士知识结构未能跟上医疗技术发展,应该保持专业可持续发展,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以胜任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工作。新生儿外科护理方面得分最低,这与国内新生儿外科起步较晚密切相关。近年来,外科的快速发展要求新生儿专科护士扩宽护理内容,强化新生儿外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本研究构建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测评工具,在培训、考核、评价新生儿专科护士能力时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但由于重庆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员主要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西藏等地,地域方面的差异无法弥补,期待能在全国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运行后开展更大范围的研究。

猜你喜欢
函询专科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