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病门诊的混合痔术后患者延续性中医护理实践

2022-03-03 10:15秦沙沙鄂海燕魏永春彭雨洁王亚丽董玉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肛肠科延续性出院

秦沙沙,鄂海燕,魏永春,彭雨洁,唐 玲,李 野,王亚丽,董玉霞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

延续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能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和护理[1]。混合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混合痔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肛肠疾病中混合痔发病率占98.09%[2]。混合痔主要给予手术治疗,针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3]。混合痔术后患者常伴有水肿、出血、感染、疼痛、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及精神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院后仍有较高的健康护理需求,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也非常重要[4-5]。本研究选取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专病门诊实施延续性中医护理方案并观察实践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肛肠科2020年4月—12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并出院。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为诊断标准,以齿状线上、下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症状是便血、脱出、坠痛。混合痔为同一部位齿状线上、下均有,临床兼有内、外痔的症状。中医辨别标准:湿热下注证为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6]。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80±6.20)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10±5.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入院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健康宣教进行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专病门诊的延续性中医护理方案干预,采取“三步护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病房责护-门诊护士-门诊中医治疗护士”三个流程对出院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1.2.1 病房责护流程

1.2.1.1 建立联系:患者入院后,邀请加入科室微信回访群,以方便患者出院后的回访记录。

1.2.1.2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床上体位、活动锻炼,术前饮食指导及床上排尿训练。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第一次活动强调“一个十、四个一”的重要性。“一个十”:患者术后腰麻需去枕平卧6 h,6小时即将到达时,需提前10 min枕枕头,为第一次顺利下床做准备。“四个一”:床上坐1 min;双腿自然下垂,坐立于床边1 min;床边站1 min;一定有1人陪同。防止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1.2.1.3 出院宣教:做好出院宣教,并与门诊护士及门诊中医治疗护士做好交接,指导患者出院后延续性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1.2.2 门诊护士流程

定时为患者换药、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门诊护理组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后的换药、复查、中医技术治疗流程。并在换药结束后将患者引领至门诊中医治疗护士处。

1.2.3 门诊中医治疗护士流程

1.2.3.1 并发症护理:①疼痛:责任护士结合患者耐受情况与需求,讲解疼痛的预防与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建议多饮水,以防大便干燥导致排便时加重伤口疼痛。对于轻微疼痛者,给予中医技术护理,可采用经穴推拿治疗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耳穴贴压治疗,使血液循环中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疼痛;无效时可给予药物镇痛治疗。②便秘: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酒和辛辣食物。每天晨起拍打大肠经,通大便,排毒素。对于排便不畅者,给予中医技术护理,可采用耳穴贴压治疗、便秘推拿治疗,无效时可给予甘油灌肠治疗。③排尿困难:出现排尿不畅、尿潴留时,应稳定好患者情绪,避免焦虑。先采取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中医技术护理,可采用耳穴贴压治疗、中药膏摩治疗、艾条灸治疗热敷按摩小腹,缓解尿道括约肌的痉挛。无效时可给予留置导尿术。④肛周瘙痒、伤口水肿、坠胀:痔疮手术以后很容易出现伤口瘙痒,主要是由于切口愈合或者是局部有轻度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出院后指导患者进行熏洗治疗,2次/d,坐浴的温度约42℃,每天坐浴15~20 min,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以缓解瘙痒、伤口水肿、坠胀的症状。

1.2.3.2 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通过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患者出院后相关健康宣教知识并指导训练康复操,如:八段锦、提肛功、五脏排毒法-肺脏、拍打大肠经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训练操。为满足各个年龄层患者的需要,采取图片、文字、PPT、视频等形式进行随访,并为患者提供拓展相关预防疾病知识的平台。不定时展示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如电视、网络媒体宣传、健康宣传栏、功能锻炼小视频、温馨提示卡等,有效解决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遇到的困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2.3.3 居家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居家伤口护理,告知自行涂抹药膏及栓剂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以促进伤口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延续性中医护理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参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对2组治疗后术后两周内并发症进行评分,将伤口疼痛、伤口水肿、伤口出血、肛周瘙痒、肛门坠胀、尿潴留、便秘、伤口延迟愈合8项评分,每发生一种并发症加1分,并计算并发症总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程度越严重。治疗术后两周采用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2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按照很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评分(3.20±1.57)分,低于对照组的(4.30±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程度较对照组轻。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隶属于整体护理,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患者在更换治疗场所后可以得到连续的、协作性的及正确的护理照料[8-9]。护理人员在充分评估患者护理问题的基础上,对各项护理手段进行优化创新,以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基于专病门诊开展出院后延续性中医护理服务是对专科护理示范病房优质护理的有效延伸。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评分和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专病门诊的延续性中医护理方案能降低混合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基于专病门诊的延续性中医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科室重点关注以下问题:①提供的远程健康指导、康复锻炼以及医疗护理的综合性医护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直接延伸,通过微信、电话等远程交流沟通方式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且具有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可有效促进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10-11]。②在专科示范病房模式下实施延续性中医护理服务,能够保障患者在术后依然处于密切监护和细致护理服务中,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经济负担。③延续性中医护理更加注重患者心理体验,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和康复治疗[12-1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④肛肠科专病门诊延续性中医护理在专科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促进了科室的管理体系,首次提出“一个十,四个一”的术后管理模式及“三步护理一体化”全方位延续性中医护理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在肛肠科专病门诊中应用延续性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混合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技能知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肛肠科延续性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肛肠科疾病的疗效观察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