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板块功能分析及其教学策略探究
——以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

2022-03-02 15:0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初试例文游览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陈 煜

新统编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都各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一个指向习作表达的特殊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固定设置有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两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以及习作这六个学习板块,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串联的“节点”便是习作要素。要实现习作单元的深度教学,促进学生习作要素的深度掌握和灵活运用,就必须精准把握习作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并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将各个教学板块教好、用好。以下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习作单元为例,简要分析各个板块的功能价值,以及在习作要素指引下各个教学板块的有效教法,以触类旁通地应用到其他习作单元的教学中。

一、单元导语:厘清要素,明确目标

单元导语短小精悍,却信息量丰富,它是一个单元的教学指南。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向,需要摸清单元教学思路,明确单元语文要素,从而统整单元各个学习板块进行整体教学。单元导语的价值,在于点明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而对习作单元而言,其教学指向习作表达,习作要素的明确成为单元导语学习的重中之重。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本册的习作单元,教材第63 页的单元导读,以导语的形式呈现出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人文主题方面,“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即引导学生以美的笔触描写美的景观,培养学生美感,在描写美景的过程中培养美好的自然情感,这是写景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语文要素方面,需要通过单元导语来进行提炼。单元导语分别提出了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素——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综合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不难发现两者的“交集”在于“顺序”“写景物”,所以我们应将本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定位为“按一定顺序写景物”。

习作单元与一般教学单元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习作单元是指向习作表达的教学单元,各个教学板块都以习作要素教学为重点,因而习作要素的落实成为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具体到本习作单元,就是让学生学会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习作方法。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习作教学板块都围绕该目标的深度落实为目标。应综合统筹这几个教学板块,共同促进习作要素的达成。

二、精读课文:学习表达,以读导写

每个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板块都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与普通教学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相比较,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是指向阅读的,而是指向习作表达的。精读课文更多的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习作方法和策略。从阅读中学表达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要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单元习作方法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再借助课后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习作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典型的写景类记叙文,但是两篇课文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固定的观赏视角,而后者是一个动态的游览视角,两者也对应了两种不同的景物描写顺序。与一般的精读课文侧重于字词句学习、中心主旨概括不同,这两篇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将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景叙事的顺序上,从结构角度来学习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以《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的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先带领学生找出“转场”的提示语。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出了洞”等过渡句。接着教师让学生对照课文将游双龙洞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路上——( )——( )——( )——( )——出洞。在阅读、思考、交流过程中理清本课的路上——洞口——外洞——内洞——上源——出洞的游览顺序。教师提出主问题:“通过阅读我们发现,这篇课文的顺序是十分清楚的,作者是怎样做到如此清楚地记叙游览的过程的?”学生回答:“课文在显眼的部分提示了到了哪里。”教师:“可以说具体一点吗?请举一个例子。”学生回答:“比如第4 自然段最后一句(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与第5 自然段的第一句(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第5 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和第6 自然的第一句也是同样的!”又有同学补充道。

教师总结:借助提示语和过渡句,能将游览写景的顺序和经过写得更清楚,这是大家在写景作文中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三、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

“交流平台”教学板块编排在精读课文之后,是习作知识、方法、经验的交流、概括、总结环节,这一教学板块的价值在于将阅读与思考结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逻辑思维,开展阅读基础上的积极思考,从课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是怎样将单元习作要素运用好从而提高写作表达效果的。在“交流平台”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议题式”的学习交流,以学生为主进行习作方法要素总结的“头脑风暴”。

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学习板块,教师用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这个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掌握如何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景物。学了《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课文,大家知道怎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吗?大家结合两篇课文来谈一谈。”

生:“《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随着观看日出的时间的推移,景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抓好这个变化过程让这个景物描写清楚有顺序。”

师:“哪些语句能体现这一方法?我们回到课文看看。”

生:“第2 自然段写‘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第3 自然段写‘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刹那间,这个深红色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的颜色、亮度还有太阳的样子都有变化。”

师:“那从《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写游览的作文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主要是结合游览的路线来写。”

师:“如何让游览的路线更清楚,让读者一看便知?”

生:“可以用过渡句来突出游览路线位置的变化,《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和‘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等几处就是用到了过渡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游览的顺序。”

教师最后总结:写游览景物的写景记叙文,可以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的游览顺序来写。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初步掌握了写景作文怎样做到“按照游览的顺序写”。

四、初试身手:初步运用,了解学情

打铁要趁热,教材编排者深谙此道,于是在“交流平台”之后立即衔接了一个“初试身手”的表达运用学习板块,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初试身手”教学板块的作用有二:

其一,认知实践,初步运用习作策略。本单元的“初试身手”板块的第一个情境是带同学参观植物园(教材提供了平面图)的口语表达情境,要求画出参观路线图,再按照顺序说一说。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进门(北门、南门、东南门)选择多条游览路线。教师在学生表达过程中看其是否能选择和设计一条合理(完整参观各个区域)的路线并清楚地表达。

其二,呈现问题,开展学情分析诊断。初试身手是第一次表达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其对习作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表达要能监测学情,了解学生对本单元习作方法要素的掌握程度,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在本单元“初试身手”的第二个小作文中,要求学生观察附件的一处景物,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无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习作练手。大部分学生会有意识地按照时间变化或者游览观察的顺序写,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不得要领的问题。如写游记过程中没有体现过程性,或者不会使用过渡句,叙述过程不清晰等。教师再结合后续的习作例文和习作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和应用。

深度学习是认知到实践过程,从精读课文到交流平台,再到初试身手,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实现了对单元习作要素的初步运用。

五、习作例文:提供范例,借鉴学习

习作例文与精读课文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差异,精读课文重在习作方法学习,而习作例文重在模仿借鉴。前者是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而后者则只是习作教学的助力。这就决定了习作例文不在于“教”,而在于“用”,即用好两篇习作例文,让学生欣赏作者是如何将本单元的习作要素用好、用到位的。每个习作单元的两篇习作例文都是对同一个习作要素的运用,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叠加,是从不同的方面来给学生示范引导怎样运用好习作策略,通过旁批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最终让学生模仿和借鉴习作例文,迁移和运用到后续的习作学习板块中去。

《颐和园》这篇写景记叙文将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可谓是应用到了极致。除了第1 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间的四个主体段落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过渡方法。“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四个段首的过渡句,很好地将游览的顺序写清楚了,让文章过渡自然、表达清晰,与《记金华的双龙洞》有过之而无不及。《七月的天山》同样如此,通过“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过渡句,按照游览顺序将七月天山的盛景写得有序又生动。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两篇习作例文,结合旁批的阅读提示,赏析习作例文是如何将本单元“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习作策略应用好的。模仿和借鉴习作例文的好的写作方法策略,迁移和运用到最后的习作实践中去。

六、习作实践:运用策略,知行合一

习作板块是习作单元的最后一个板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对单元习作要素实践运用的教学板块。毫无疑问,习作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围绕单元习作要素“定制”的。经过精读课文到初试身手的第一次认知——实践过程,最后在习作板块实现习作例文到习作的第二次认知——实践过程。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游______”,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的写景记叙文。以半开放式的题目,要求学生先补充题目,再按照游览的顺序写这个地方,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教师在习作指导中作最后的提示与要求:①列出提纲,画出游览路线图;②选择游览过程中的重要景点,按照游览的顺序串联;③参照课文和习作例文的过渡句运用方法,体现游览场景的转换。

有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以及习作例文的重复印象加深和方法强化,学生主观意愿上都做到了有意识地体现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应用,在段落和结构上按照游览位置进行“一段一景”的编排,同时也应用了一些显眼的过渡句来突出场景的转换。这在学生作文批阅中能看出明显的痕迹,说明学生通过习作单元的学习在意识上和能力上都做到了本单元所学习的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策略。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以波浪线画出作文中场景过渡的语句等对学生进行肯定,将习作策略的落实运用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习作单元作为一个新设的教学单元,以习作要素的深度学习为目标,指向习作和表达。要在单元整体教学视野下,要了解教材单元整体的编排思路,理清各个学习板块所具备的功能以及所承担的任务,综合统筹习作教学单元的各个教学板块,让学生经过习作要素的学习——交流——实践——模仿——创造的习得过程,深层次学习、掌握和应用习作单元的习作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和能力。

猜你喜欢
初试例文游览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运用心理学定律管理班级初试
游览乘法大观园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美术馆游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