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教学的认知与探索

2022-02-28 14:59王迎立孙彦飞
新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群文

王迎立 孙彦飞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2019年8月,部编教材正式走进高一课堂,成为广大师生共用的统编教材;到 2021年7月,2019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新教材的全部学习任务。回顾这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尝试中质疑,在改变中调整,特别是在单元整合教学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使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符合新教材的编写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1. 符合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新教材的教学不只是调整内容,还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转变,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在学习提示中对此均有具体要求和指导。以“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为例,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是“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的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是“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具体任务是有侧重的:教师是阅读方式、问题的设计者,是阅读策略、活动的指导者,是交流讨论活动的组织者,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读写;学生是阅读者、讨论者、交流者、写作者,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地进行阅读、讨论、写作、交流、梳理、探究。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 符合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想

从新旧教材的编排体式看,二者变化明显。旧教材按照文体特征编排,以必修一为例,阅读鉴赏四个单元分别是现代诗歌、古代记叙性散文、现代写人记事散文、新闻及报告文学。新教材按照主题、任务群进行编排,以必修上为例,单元主题分别为青春激扬、劳动光荣、生命诗意、我们的家园、乡土中国、学习之道、自然情怀、知识积累,每个单元对应的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化参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很明显,新教材已经给出了单元整合的示范,即主题单元教学,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生发更多的点组织教学。

3. 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高中生需要具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構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此,我们时常进行诊断性发问: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律了吗?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吗?他们的逻辑能力、思维水平高吗?他们愿意进行审美体验吗?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了吗?他们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做得好吗?延展文化视野了吗?实践证明,回答是否定的。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出了18个任务群,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在学生中开展群文阅读势在必行,而开展群文阅读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二、单元整合教学形式例谈

新课标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从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方面进行单元整合。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种方式的单元整合教学。

1. 课本单元内整合

(1)以任务驱动进行整合

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篇目为《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整合设计与单元学习任务一致,即“阅读剧本,能让我们初步领略戏剧的感染力;登上舞台,亲身体验,则能让我们深入戏剧天地,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请从课文中任选其一,参考‘深入研读剧本—形成演出台本—自主排演—正式演出—评议总结步骤,在班上组织演出”。

以演出活动为任务驱动,学生先要深入领会单元内容,把握冲突、分析人物、琢磨语言、归纳主题,对剧本内容进行改写,然后排练、演出。学生就在教室里表演这三个剧本,演出服贴合人物形象,学生演出很投入,非常成功。单元任务最后是评议总结,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或谈对所演剧本的理解,或谈观剧心得,或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学生在亲身体验后再进行写作,有了真实的语言情境,也就不畏惧写作了。

(2)以同一体例进行整合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包含古今中外作品,篇目为《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与妻书》,可归纳为“抱负与使命”主题,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有演讲稿、悼词、奏疏、家信。

本单元最后的写作任务项是写演讲稿,整合设计兼顾主题和体例,让学生把四篇课文当作演讲、书信范例来研究、琢磨,通过练习课文的演讲或诵读文本来深入体会情感表达,然后写演讲稿或书信。“青春该拥有怎样的理想抱负,该肩负怎样的时代使命”,这是高中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借鉴文中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胸怀抱负。以落脚于写演讲稿或书信的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不是为学课文而学、为教教材而教,而是为了增强学生思考、表达、演讲的能力而进行的教与学。

(3)以表现手法进行整合

课本单元内整合不必拘泥于单元主题和任务,还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整合。表现手法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中直接考查表现手法的题目达4个,比重不小。我们对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进行了“我看手法的表现力”的整合教学。

第三单元全部是古典诗歌,涉及多种表现手法。《短歌行》中的比兴、借代、用典等,《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白描、对偶、对比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夸张、衬托、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登高》中的对偶、夸张、视听结合等,《琵琶行并序》中的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以此为任务项让学生进行阅读鉴赏,进而带动其他内容的学习。具体操作时,可以就一种手法让学生探究分析其在诗词中的运用和效果;或者从诗词中感悟“景语皆情语”,分析评论篇目中景物与情感的关系;甚或以“我为什么这样朗诵这首诗(词)”为题,让学生谈谈在诵读中的收获,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

2. 课本单元间整合

课本单元间的整合需要老师敏锐地发现篇目之间的契合点。通读必修上册的所有篇目,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美点——秋。在中国诗文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成为文人写秋的主基调。我们将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第三单元《登高》《琵琶行并序》《声声慢》、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赤壁赋》整合成一个新的主题单元——秋日情怀。把这些诗词文跨单元整合成一个新单元,只因为文中的秋天见闻异彩纷呈,秋天故事各不相同,秋日情怀动人心扉。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整合教学意识,以某个共同点串联起篇章内容进行整合比较阅读,这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14题:“C.《野歌》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从意象特点的角度进行整合比较阅读。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2题:“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來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此题涉及三首诗歌,整合点是“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5题:“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寄江州白司马》)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以写作背景将两首诗歌整合起来。

3. 课本内与课本外内容整合

这种整合更多的是在拓展阅读方面。如学习必修下册屠呦呦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加来道雄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我们展示了屠呦呦的获诺贝尔奖感言和加来道雄的超维空间理论,进行读写分析。

如学习选择性必修下册《再别康桥》时,我们补充了两篇材料进行群文主题阅读——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康桥,再会吧》是诗人第一次离开康桥写的长诗,《我所知道的康桥》是一篇散文,这两篇作品都能反映出康桥对诗人精神上的深远影响。如果说祖国是母亲,那么异国的康桥便是徐志摩的知己,康桥涤荡了他的心灵,成为他的精神依恋之乡、美好寄托之地。学生自读,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写感悟,课上进行交流,然后再一起朗诵、赏析、感悟《再别康桥》,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明白为什么诗人在《再别康桥》中写的是康河的自然景象了,这些景语都变成了诗人心中的情语。再进一步,我们让学生写《别了母校》,学生有的直接仿《再别康桥》新格律诗的结构美,有的仿《康桥,再会吧》新体诗的自由美,学生展示交流时都很兴奋,陶醉其中。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学生的心扉打开了,学生写出自己心中的诗,体验做诗人的感觉,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体验式学习。

三、单元整合教学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单元整合的目的

单元整合教学,着眼于群文阅读。以单元来教学,指向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任务项目开展读写活动,进行梳理概括、表达交流、表演展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发挥好课本的本位作用

不论是单元内、单元间还是课本内外的内容整合,都要重视和发挥好课本的本位作用,比如《再别康桥》的拓展整合阅读,还应以《再别康桥》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开展读写教学。课本是本,要充分挖掘教材篇目的价值,做到提纲挈领、由点及面。

3. 处理好群文和单篇的关系

单元整合教学和单篇课文教学孰先孰后?二者课时比例如何分配,哪一个应该多花一些时间?老师的作用如何体现,精讲多少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如何引导落实?从一个角度进行整合教学,其他内容又如何处理?为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前应备课整个单元,就群文与单篇的先后顺序、课时比例、精讲篇目、自主学习内容、老师引导方式方法等进行充分论证。单元整合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王迎立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孙彦飞 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

责任编辑:闵 婕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再别的岂止是康桥
青草更青处——《再别康桥》赏析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放手让孩子撞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