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玲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很多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错误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关联性并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错误资源与正确资源对立而生,错误资源涵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错误资源”再利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教师认真探索和创新。下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错误资源”。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生成的产物。从概念认知的角度来看,“错误资源”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情感理解、知识构架、解题方式等存在一定的错误而出现的错误。心理学家盖耶(Guyer)说过,若不允许学生犯错、不去尝试犯错,将错过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由此可见,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认识到错误背后隐藏的各种要素(刘荣艳 2020)。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所犯的错误同样可以产生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第一,直观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由于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不同,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个体都存在差异,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各种错误可以真实地反映其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及时了解班级中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并结合这些问题调整后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第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错误资源”是近年来很多优等生喜欢和关注的一种学习资源,他们几乎人手一本“错题本”。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错误资源”,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平时犯错内容的关注度,使其在整理、归纳错误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再次探究学习过程,洞察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在错误中感受英语学习,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效果。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拓展英语学习资源。除了教材中已有的资源,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搜集各种实用的教学资源。实际上,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属于课堂教学资源的一个类型。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各种“错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错误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再利用能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都是教师帮助他们寻找、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实际上导致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错误的反思。因此,为了突出素质教育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引导让他们发现一些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并利用前后对比教学方式使他们自觉认错(王青 2018)。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教学中,在课后的Checkout time板块中有一个Look and say的学习互动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主要结合句型“What time is it?”和“It’s eleven o’clock”展开。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上存在一些问题,即看似读出来的句子很完整,实际上在关于“时刻”这部分单词的朗读中出现了发音不标准、语调不规范的问题。因此,教师针对这部分“错误资源”的特点,采用前后对比的教学方式,将某些学生第一遍的朗读视频用手机保存下来,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朗读视频公开播放。然后,教师播放这部分内容的示范读音,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哪一种读音效果好,好在哪里,不好的读音问题出在哪里”。在引导后,教师重新组织学生展开第二轮阅读学习,同时将这部分朗读内容录音保存。最后,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朗读录音分别播放给学生听,再次强化他们对某些单词发音特点的认知,纠正其在读音上的错误。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时,习惯向教师寻求帮助,主要体现在课后作业批改、课堂纠正错误等场景中。这种纠错方式导致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对错误的认知不足。为了激发学生找错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转换角色,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对话情境,引导他们在场景互动中寻找错误,强化其理解和消化知识(陈晓燕 2015)。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涉及的主要语法内容为“There is a...;There are...”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前,教师结合课本中出现的场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如文具店、水果店、家具店等,然后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课后Checkout time板块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对话实践。以“家具店”的场景为例,出现如下描述:“There is a chair.There is pictures.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There are some toy on the ground.There is some umbrellas on the window.”在学生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开启“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活动——“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场景中的语句,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自由表达的语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如“There is pictures.”,学生错误地使用了系动词is;在“There are some toy on the ground.”的语句表达中,学生虽然正确使用了系动词,但是错误地采用了“玩具”的单数形式。在“大家来找茬”的互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纠错人”,同时是“表达人”,他们一方面在游戏互动中积极参与找错,另一方面在找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其他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
写作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纵观当前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现状,他们的作文中存在各种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语法应用错误、语句表达不完整等。这些“错误资源”其实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往往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致他们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小组互评的教学方式将某一个主题的英语作文分发到各小组,要求其合理评价,并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周华 2015)。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3 My day的Checkout time板块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Read Miss Li’s Day,Fill in the small composition on the right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content.”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中给出的具体信息补充完整作文内容。在右边的作文框架中给出了一些提示语,如“...At six o’clock,I have breakfast at...,After five o’clock...”等。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同,每一个学生递交的作文内容也存在差异,其中包含一些常见的错误。等学生的写作结束后,教师改变集中批阅作文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批阅,标记出作文中出现的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I have breakfast seven.”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时间名词前缺少介词at;还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After five o’clock,I begin cook dinner.”句型,没有使用介词to。对于这些错误,小组成员在批改的过程中用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拿到批改后的作文的学生对出错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并将修改后的作文重新提交到小组长手中进行二次审阅。如果小组长发现了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写作难题,就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在小组互评过程中,教师可以整理各小组作文中比较典型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投影到大屏幕上与学生分享交流;或者采用同样的作文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同类作文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的作文内容五花八门,存在的问题也各式各样。对于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作文中会出现更多的错误,如“Today is Monday.I get up 6:00.I have my breakfast at about 6:30.Then I clean my room,wash my face and brush my teeth.I have noodles for breakfast.I go school at 7:00.I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7:50.We have four classes at morning.At 11:30,I very hungry.I have lunch at school...”等。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几个明显的错误,如“I get up 6:00.”中缺少介词,“I go school at 7:00.”中 go school应该是go to school,“I very hungry.”中主语后面需要跟系动词am等。这样一篇错误百出的小作文正好可以成为小组互评的对象。各小组可以通过讨论整理出其中的“错误资源”。最后,教师结合某一个主题作文写作中的注意点、技巧等,归纳出这一类型英语作文的规则和要点,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规避错误,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面对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教师要避免使用“打击性”的评价方式,避免他们反感英语,降低其主动改错的积极性。针对不同类型的“错误资源”,教师应创设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让他们在主动练习、多次练习的过程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许李颖2012)。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过去时态及动词过去式转换的理解和应用,教师针对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动词,如begin、dig、drop、forget、get、hit、let、prefer、put、refer、run、sit、shop、stop、swim 等,指导他们在将其变成过去分词时必须双写最后一个字母。例如,“辅音字母+y”结尾的单词去掉y加ies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加ied变为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这样的动词有 carry、copy、cry、fry、hurry、spy、study、try、tidy、worry等。另外,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转换规则为is—was、are—were、am—was、go—went、do/does—did、bring—brought、make—made。以上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资源”。为了使学生能灵活应用这些单词,教师创设与这些动词有关的情境,要求他们根据情境进行对话练习。以go-went为例,教师给出的情境中出现了某一个人在过去时间去超市的画面,对话内容如下:“Xiao Ming and his mother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在这种互动练习活动中,学生根据给出的不同情境随机应变地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使用以上常见的过去式语法中的“错误资源”。在多次练习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教师讲解的语法、时态规则应用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同时在应用过程中督促自己认清常犯错误,避免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错误资源”虽然是学生犯错的内容,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误资源”,才让他们深入、仔细地探究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围绕“错误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可以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错误,降低错误率。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将其发展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使学生从“错误资源”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