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涛 卞思瑶
“三全育人”视域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陈成涛 卞思瑶
[集美大学]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念。运用“三全育人”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引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本文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分析与探讨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注重教育引领、规范工作方式和健全考核机制等实践路径,有效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精细化管理和健康发展,对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寻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创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全育人;本科生导师制;立德树人
根据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构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即要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事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1-2]“三全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包括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三者既统一于整体,又各有侧重,且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第一,全员育人强调育人主体,对高校而言,细化为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主体,形成全员参与的高校育人工作体系和格局,重在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主体责任。第二,全程育人强调育人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将立德树人的要求通过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全程实施等方式,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成长成才全过程,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第三,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空间,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渠道,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作为载体,将育人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体现育人工作的协同效应。
“导师制度(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指的是在每名学生入学之后均配备至少一位导师,是一种在学生学业指导、品德养成、职业规划等方面全方位辅导的互动模式,旨在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遵循个性化培养原则,实现教书育人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相融合。[3]在我国,导师制的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由竺可桢任校长的浙江大学试行导师制,并取得初步成效。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相继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并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校中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地位和工作职责。[4-5]本科生导师制正逐渐成为我国深化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推动本科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为导向,而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国的高校逐渐开始探索并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根据院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受社会快速发展影响,学生的教育环境及成长环境不断改善,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个性特征、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越发凸显。如何使大学新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制定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及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全方位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探索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彰显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多重角色,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本科生导师制立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视角,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融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性化培养需要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导师导航和导学的岗位职责,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的本科生导师考核管理办法,有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良性运转。在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本科生导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课题研究和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并融思政教育于学业教育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6]另一方面,专任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专任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课外实践育人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工科专业而言,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需要依靠教师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学习自主性,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1.注重教育引领,聚焦育人实效
对于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强调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1)大学一年级学生
大一的学生普遍感到大学课程内容较多,且在学习之外参与各类社团、文体活动,在时间分配上不能够有所侧重,加之大学与以往高中的学习方式不同,许多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一方面无法适应教师授课进度快的节奏,另一方面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习惯。因此,通过帮助他们建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引导学生养成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随后与同学探讨,最后再到教师解答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此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辅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初步的设想、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2)大学二年级学生
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本专业的知识也有一定基础。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课题组,指导学生完成相关课题研究和学科竞赛的基础性工作,使学生对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的过程和实践有充分的认识,培养对科研的兴趣。
(3)大学三年级学生
该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强化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的自主性,包括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并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注重全面发展。对于有计划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导师要及时给予专业理论、学业规划指导;对于计划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导师要根据学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4)大学四年级学生
导师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撰写;帮助、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考研专业院校、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就业援助。
2.规范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
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需遵循注重个体差异并以个别指导为主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技术,可采用微信、QQ、邮件、电话、线上会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组织师生见面会、读书沙龙、专题汇报等各种有益的交流活动。此外,为保证教育指导质量,导师每个月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指导需1次以上。通过言传身教,导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共性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3.健全考核机制,推进科学管理
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评价机制,对本科生导师每学年考核一次,根据导师对本科生培养的工作投入、学生满意度和所指导学生的科研成果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方式分为履职情况和育人实效两部分,履职情况主要参考导师对本科生培养的工作投入情况;育人实效则根据教学成果产出进行量化,如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校、院两级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数额不等的教学工作量补贴。
本科生导师制同样对学生有考核管理要求。对每名学生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导师所要求的各项科研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学习成效。首先,学生应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定期汇报学习情况,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做好交流记录与总结。其次,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导师所在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按时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加强专业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基础能力。学生考核结果作为学年奖、助、优、先的评定依据。
导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针对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指导。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认知有深远的影响,但在思想价值引领等方面的作用还尚未凸显。此外,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可通过采用“校内专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模式来建设多元化本科生导师队伍。[7]例如,钻研于学术研究和实验科研的学生可以选择校内学术型导师;而致力于社会实践和企业生产应用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校外企业导师,帮助本科生尽早适应职场生活、接触社会,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实行时间较短,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往往还不够健全,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规范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方式并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本科生导师的管理要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每名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需要结合导师的工作情况尽可能安排合理,突出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和持续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导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给予在本科生教学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导师表彰和奖励,充分体现学校对本科生导师工作成效的肯定与尊重。同时,对于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工作不合格的导师要及时撤换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上予以限制。[8]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一方面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融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注重辩证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研相结合,打造师生高质量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知识,进一步形成批判性学习态度和辩证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思想教育,培育健全的人格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对人才的培养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一方面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则注重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正处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研究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而这也正是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并探寻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根本动力。
[1]石志成,侯保龙,耿广汉.“三全育人”视域下本科生导师的实践探索——以M校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2(03): 97-101.
[2]韩志伟,张瑞雪.“三全育人”背景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6):33-34.
[3]邓小龙,杨希祥,朱炳杰等.国内外本科全程导师制实践研究与对比分析[J].大学教育,2020(06):44-46.
[4]邓小雷,林晓亮,谢长雄等.应用型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衢州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212-214.
[5]平琦,庞建勇,荣传新等.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4): 77-81.
[6]马福,宋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分析——基于牛津、剑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20, 44(08):90-92+106.
[7]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06):58-60.
[8]袁长青,赖文才.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评估——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0,9(03):58-62.
(责任编辑:胡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