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生,孔晶晶,曹洪军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2.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多次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灵魂。高校开设思政课的目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坚定其理想信念,达到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学必须紧随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以“论信服”教学模式为着力点,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点,使思政课内容和思想入心入脑,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主体间性理论是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哲学新范式,其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说:“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的世界。”[1]其思想内核是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以完整的主体形式与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也被称作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一种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理性关系,它超越了主体与客体两者关系间的主体性观念,认为每个主体都是关系中的主体,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2]。主体间性理论扬弃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模式,发展为“主体—客体—主体”的新型模式,是对主体性理论的修正和思考。主体间性理论较为缺乏现实性的实践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观弥补了这种局限性,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主体间性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基础。主体间性理论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体间性理论有助于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绝对关系的矛盾问题。胡塞尔认为,自我间的先验相互关系是我们理解客体世界的基础,为形成世界的先验提供条件。主体自身涵盖着他者的存在,胡塞尔指出:“我就是在我自身内,在我的先验还原了的纯粹意识生活中,与其他人一道,可以说不是我个人综合构成的,而是对我来说陌生的、交互主体经验的意义上来经验这个世界的。”[3]任何主体意识的形成都是在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第二,主体间性理论有利于消除经验自我与先验自我两者相互对立的状态。胡塞尔强调先验自我的能动性特点,并在19世纪20年代使“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正式成为他的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的名称。胡塞尔眼中的生活世界具有原初自明性领域,以理性为根基,向自我认识和自我更新方面靠拢,为科学研究提供存在的价值;他认为只有原初的经验世界才能为科学领域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只有对生活世界进行全面思考才能为先验自我提供根基和保障。
第三,主体间性理论抹掉了主体性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即克服了主体性哲学的唯我论。胡塞尔所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他我”的一种承认,以他人的经验意识为核心,注重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他我”而不是简单的“它物”,讲究的是与自我共存,为了强调“他我”概念,胡塞尔提出共呈、配对、移情等概念加以确认。
主体间性理论为我国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它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扬弃和超越。主体间性思政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二分模式的束缚,将受教育者置于与教育者同等的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将教育者视为主体,以受教育者作为客体,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双方的交互性活动,这种理论模式以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而牺牲受教育者为代价,暴露了“主体—客体”二分模式的内在缺陷。主体间性思政课教学从和谐的、平等的、人性化的角度重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主客体二分模式、主客体对立的藩篱,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开辟新路径。
当前我国的思政课是以主客体二分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依靠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向受教育者单向说教灌,虽然反复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但实际上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彰显,教育主体客体之间关系的发展日益突显出局限性,不管是唯教师论、唯学生论,还是双主体说,其实质都是教育主体利用其地位优势对于客体进行改造和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这种“主体—客体”二分单子式主体性范式思维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面临现实困境,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地位的不对等是目前思政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思政课教学中,单一主体论强调主客体之间主要是对立关系,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服和改造关系直接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认为受教育者需要改造和教育。在如何改造和教育中,出现了教育者中心论、受教育者中心论乃至环境中心论等观点,但无论哪一种观点,基本都是坚持一方影响、改造另一方的关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教育主体(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绝对权威而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扮演的是被劝导的角色,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低。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政课教师普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以生动、易于理解的形象贯穿其中,但学生的抬头率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这种方式是以物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填鸭式教学,缺少人本主义色彩。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在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这就需要课程从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知识拼盘体系向素质能力体系和政治信仰体系转变,推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深入挖掘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解决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现实需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让学生接受、认可和热爱思政课,就要下功夫钻研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当前思政课的教学大多是以教材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体系存在同步性、补充性、针对性缺失的现象。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保持一致是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的必然要求,教学内容的陈旧和脱节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时鲜性。因教材厚度有限,其内容也不尽丰满,如不能有效补充,教学内容则显干瘪贫乏,缺乏生活化气息而吸引力不足。类别各异的高校面对全国统一的思政课教材,教育者如不能根据所处院校类别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适当加入相关院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内容,则会导致针对性缺失,使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模式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思政课教学中,部分理论教学模式因循守旧,过于简单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部分教师排斥新事物,坚持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打你通的传统单向灌输教学方法,抵制在课堂中引入新方法和新模式,漠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不能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导致师生之间无法进行平等、民主、有效的沟通交流。也有部分教师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政课堂,但仅仅局限于幻灯片的展示,没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境,导致课堂交往虚无化,教师占据课堂的核心和垄断地位,学生仍然处于被支配地位,长期的说教灌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实践教学方面,其模式也不够与时俱进。高校目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校内主要为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讲座以及辩论等,校外主要包括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参观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目前校内外的实践形式还不够多元化,缺失开展活动的重点,资源得不到整合和有效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这个过程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物,而是具有情感的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说教灌,而是利用“论信服”的模式使知识能够在学生群体中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使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什么是“论”、如何“论”、思想课怎样让人“信”“服”、怎么将“论信服”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这是高校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品牌所需要破除的现实困境。
“论”,就是理论、论述、论据、立论、论证、讨论、辩论等,在思想课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武装学生头脑,把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认识论、方法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小组申领问题、集体研究、小组讨论、制作课件、课堂展示、提交报告等步骤和形式,将课堂进行有序翻转,打造系统完善、逻辑清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信”,即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相信,而不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情景,让同学沉浸其中,通过参与式研究学习,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要善于把握重点难点,将重难点融入历史故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服”即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论服人,不是压服和制服,而是信服,通过“论”使学生达到真正的“服”。人与人的交流是情感之间的碰撞和激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相结合,才能叩开学生的心扉,使知识能够更好地浸透学生的内心,使学生从心底里信服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自觉性。
“论”“信”“服”是一个理论整体,“论”“信”“服”三者之间本质上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唇齿相依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论”是基础,“论”的过程为“信”的形成夯实根基,在反复的“论”中增强信服力;信决定服,服不服取决于信不信,只有真信才能心悦诚服。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好“论信服”教学模式,要做好“论信”才能实现“信服”,这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够达到的目标,而是要下苦功夫、坚持不懈、反复琢磨才能成功。加深“论”“信”“服”三者的契合度,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备课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多维度进行创新,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兼顾教学效果。
“论信服”教学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视运用逻辑实证的方法把握事物表象背后的实质和规律,使学生真信。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育人目标,将专业与学校特色、学校目标相结合,找好着力点,深挖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真听、真做、真感受,从而转向真服。
主体间性思政课“论信服”教学模式牢牢把握“四个转变”。首先,教学理念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改变以往的“三中心”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体—客体—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疑答惑,用专业和情感感化学生,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引发情感共鸣,使知识能够入耳、入脑、入心,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其次,教学内容由理论性、抽象性转向鲜活性、形象性、实际性,采取针对现实问题、密切联系形势、提炼热点时事的内容进行教学,促进以教学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形成,使教学内容具备同步性、补充性、针对性,推动立体化教学内容的实现,逐步达成学生真正信服的目标。再次,备课模式由单人备课转向集体备课。在课程准备过程中,承担不同教学任务的教师集聚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学科背景、工作经验以及思维方法出发贡献自己的智慧,集思广益,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论据论点以及“论信服”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及时将中央最新政策、时政热点融入教学内容中,设计出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教学体系,彰显出集体备课的优势。最后,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说教灌模式转向学生主动参与的交互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5],不断探索其实现路径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与交互式教学方法,发挥线上教学短平快的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将手机从娱乐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解决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性不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