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红,杨伟宁,王 文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不规则性疼痛、酸胀等,尤其是在天气突变、体力劳动时症状会加重。腰肌劳损影像检查一般呈阴性,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病程周期长等特点,从而对患者的正常训练及生活造成影响。而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部队军事力量的重要途径,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因训练强度或防护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训练伤,出现腰肌劳损,影响训练成绩。常规治疗多采取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手段,但长期应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单一物理疗法疗效受限。本研究分析评估中医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03至2021-03在我院治疗的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均为男性。对照组年龄18~42岁,平均(30.63±3.05)岁,病程2~8周,平均(5.63±1.36)周。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30.89±3.42)岁,病程2~10周,平均(6.23±1.48)周。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1)无明显诱因腰部慢性疼痛,呈酸胀痛感,在运动后症状加重;(2)存在固定压痛点,在肌肉起止点、神经肌肉结合部位可触及;(3)存在单侧或双侧痉挛症;(4)经诊断后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肿瘤疾病排除。排除标准:(1)局部皮肤感染、开放性伤口、皮肤疾病;(2)存在药物禁忌及严重过敏反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应用药物有效治疗,实施热疗仪器照射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提前预热热疗仪器,对患区进行照射,每次20 min,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照射功率及距离,以温热舒适感为准。10次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配合中医疗法,实施措施如下:(1)针灸疗法。利用腧穴、经络传导发挥疾病治疗作用,如针刺阿是穴能引导气至病所,抑制痛觉反应,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调节局部气血运行。针灸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疼痛。可在常规针刺后连接电子针疗仪,穿刺后留针20 min。(2)推拿治疗。利用擦法顺着腰背部两侧,自上向下按揉,时间2 min,横擦腰骶部2 min,以出现透热感为准;揉法施行于疼痛局部,100次/min,时间3 min;自上而下拍打患者腰背部膀胱经,120次/min,反复5次,中途休息2~3 min。(3)腰部力量康复训练。①腰部绕环运动,呈下肢站立体位,两腿自然分开比肩部距离略宽,双手置于腰侧,调整呼吸保持节律,将腰部作为纵轴跨部进行旋转运动,以左侧——后方——右侧——前方的顺序进行跨部水平旋转运动,由胯部旋转带动腰部运动。在运动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控制旋转圈数,确保患者可承受,避免运动过度造成副损伤。旋转圈可逐渐增大,每次控制时间10 min,以患者微出汗为准。②肌力训练,在床上取俯卧位,上肢反向置于身后,胸前挺,头部抬起,双下肢离开床面抬起;反弓身体,以出现轻微疲劳感为准(1~3 s),放下头部、胸部、双下肢休息,反复进行8次。③腰腹部放松,呈下肢站立体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部距离相当,全身放松,上肢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双手半握,向左侧、右侧依次转动腰部,上肢跟随摆动,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控制叩击力量,每次6 min。以上内容反复训练,持续15 d。(4)拔罐疗法。可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消除肿胀等作用,每2~3 d进行1次,每次10 min。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下腰部酸胀、疼痛等症状均完全缓解,无其他不适,恢复正常生活判定为显效;上述症状显著好转,劳作后偶有酸胀感但可快速缓解,无其他主诉不适判定为有效;下腰部酸胀、疼痛等症状无明显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分别在治疗前后开展评估,患者根据自觉感受在0~10的直线上做出标记,其中0记无痛,10记剧烈疼痛,分值越低表示疼痛缓解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从疼痛、个人综合功能、单项功能等3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患者功能障碍恢复越好。(4)生活质量评分:参考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开展评估,涉及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等模块,各自100分,分值越高越好。(5)治疗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开展测评,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共计100分,≥90%、75~89分、<75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1)。
表1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疗效比较 (n;%)
2.2 VAS、O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2)。
表2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VAS及ODI评分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SF-36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3)。
表3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SF-36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的8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腰肌劳损属于积累性损伤的一种,在日常军事训练中,因训练强度大、工作负荷量高、腰部肌力量训练不足,或持续弯腰、长时间处于固定或强直体位状态,均会引起腰肌劳损。患者由于腰部肌肉过度疲劳,肌肉及韧带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血液运行不畅,影响肌纤维正常代谢,产生并大量堆积乳酸等代谢产物,引发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或出现肌纤维钙化、变性等情况,刺激神经末梢,引起慢性腰痛症状。军事训练时引起的急性外伤往往可引起患者重视得到及时治疗,而对于腰肌劳损等慢性疾病普通重视度不高,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将影响军事训练成绩,严重时可影响终身健康。
从中医学角度,腰肌劳损的病机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逸不当,致气血筋骨活动失常,出现组织劳损,或造成筋脉松弛、凝血淤积、细微损伤,而出现腰痛症状长期迁延难愈。中医疗法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应用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手段,针灸可对神经功能调节,解除肌肉痉挛,松弛肌肉,发挥活血行气的作用,尤其电针治疗可对病变部位神经根直接作用,利用神经传导改善周围微循环,以改善肌肉痉挛,缓解局部水肿,实现镇痛活血的效果。推拿可起到行气血通经络的作用,炎性物质及肌肉痉挛导致血流不通畅,通过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可加快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减少组织肌肉代谢产物的生成,促进腰部气血经络畅通,改善腰部损伤部位的肌肉、韧带、筋骨血液循环,增强循环代谢,有效修复受损组织。配合康复专科训练,将练习持续化、日常化,指导其严格根据要求进行训练,协调体力、肌力及运动技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在军事训练致腰肌劳损治疗中应用中医疗法对疾病预防及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精神状态,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军事训练腰肌劳损的治疗应用中医疗法,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另一方面维持身体健康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