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2022-02-25 00:21黄倩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想信念基因

黄倩怡

[摘           要]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孕育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梳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蕴,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困境,探讨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路径。这不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还拓宽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方式和空间,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红色基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130-03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红色基因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深处,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实践中凝练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成果,是特有的“精神财富”。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号角,从长征播下的革命火种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抗日烽火,從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年代,这是一种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色基因,把这一宝贵的优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革命年代孕育出来的,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伟大精神谱系。红色基因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体现出来的爱党爱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传承和发展,深刻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的感召力。

(一)红色基因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红色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血脉相连,充分展示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担当。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内容和素材,而且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思想政治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重温红色历史故事感悟和传承红色精神。通过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模式,增添和补充革命先辈的事迹、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红色故事等鲜活素材,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提升教学的时效性。

(二)红色基因具有强有力的育人功能

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面对互联网空间信息多样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建设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以理想信念作为红色基因重要的文化内涵,凸显了无数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承红色先进文化更高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红色基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顽强拼搏的伟大品格,通过革命年代涌现大量鲜活的典型人物案例,让青年学生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实质,促使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践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进取的良好行动。

二、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困境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建设成效显著,然而新时代对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入效果仍有一些困境亟须破解。

(一)教学过程的方式“简单化”

一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受限于自身的学术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拘泥于课本范围内的知识梳理,教学内容较为空泛,没有进一步拓展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讲解,难以将史论有效结合,育人深度不够。授课中不能只是浮于知识点和历史事件的浅层讲解,简单地把相关的红色故事的案例加入,更不能把课程设计为了导入案例而导入。这不仅无法有效及时地回应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学生还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如认为上课的教学内容和互联网资源一查即知,上课就是浪费实践,削弱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二是思政课教师在涉及红色基因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时缺少传播宣传的途径,学生的了解和掌握仅仅在思政课堂、附近免费红色文化旧址、党团组织的活动、文化宣传栏等,导致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难以通过红色基因资源来吸引学生。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实施办法不够完备,只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加强教育,向学生传播学习革命精神或树立榜样,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红色基因学习机制。[3]。

(二)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削弱化”

目前,青年学生大多是“00后”,与革命战争年代相隔有距离。在中国经济腾飞和互联网空间信息化高速运转的背景下,学生物质生活富足,课程中难以切身体会革命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传承的红色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不达标。一些学生存在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和缺乏集体意识的现象,理想信念淡薄,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孕育和锤炼出来的精神信念和实质认知不深和了解不全,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的典型人物、英雄事迹无法引起情感共鸣。在自媒体发达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部分学生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判断、看待社会存在的矛盾等问题,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有效引导,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缺少认同到外化的提升,理论和实践分离。

(三)社会思潮的影响“复杂化”

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空间成为文化交锋的战场,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空间信息。一些缺少辨别信息真伪的青年学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阅览一些打着“解密”旗号的不实资料、被随意裁剪和碎片化的材料,容易受到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而对平时学校接受的传统革命教育产生理解上的误区,严重破坏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力度。

三、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

实践

高职院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承担着红色基因有效传播的历史使命。当前,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教改要求的新途径,有助于红色基因有效传承和课程实践的有效开展。

(一)深化红色基因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含对党、国家和人民坚定的忠诚、敢于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4]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避免误解成单一枯燥内容的解读和知识概念的灌输,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应充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对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模式进行探讨。在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中,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起点就是井冈山根据地。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搖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只有把教材立足红色基因的传承,穿插导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图文、视频等材料,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思政教师应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灌输知识的讲述方式,跨域政治术语的“严肃化”和通俗语言“感性化”的差距,强调与学生是交互式的沟通和对话,避免忽视受教育者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化灌输讲述为引导自学。同时要严格甄选和丰富红色基因素材的话语内容,设置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展开讲述。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红色基因相关案例故事导入,切莫“拿来主义”,刻意追求课堂效果,让学生通过案例故事分析深入掌握内容的知识点,实现课堂教学微观叙事与学生知识需要巧妙结合。

二是结合当地的事迹情况探索红色基因,对红色历史进行梳理,提炼红色精神,并设计具体的教学方式。东莞市红色革命遗迹多,红色文化资源深厚。“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意义,回顾抗战历史,领悟抗战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东莞红色革命遗址保护的重要场地,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斗争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铸造了东纵精神。教师可以利用东莞作为广东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的地域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史实的认知,唤起学生的时代责任和担当。

(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力军”的作用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是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使命的主体,因此更需要对其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5]为深化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认知和感悟,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教学中运用红色基因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深刻认识红色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提高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到行动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传承好红色基因,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思政教师要改变单一讲述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提高红色基因教育素养,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而且要加强情感培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红色文化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贯穿教材,让红色基因传承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培育的需求,关注情感、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找准他们的关注点。面对部分学生存在对党的历史认知模糊、对革命家奋斗历程理解歪曲的背景下,通过课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武器防止陷入错误思潮、错误价值的误区。

(三)搭建红色基因传播平台,发挥高职院校“主战场”的作用

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这一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让新媒体、新技术走进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7]建立适合传播的平台,依托数字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手段,打造与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媒介,建设线上线下教学互通的教学模式,实现红色基因教育的全覆盖。

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在发达的网络技术和便利的载体,如微信、微博、抖音、QQ等平台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账号,通过专业负责的思政老师推送和上传英雄人物案例,红色故事的文本、照片、视频等,要用鲜活的案例阐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感染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追求,不断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播趣味性。二是高职院校建立的红色资源网站和红色基因平台需要邀请专业的网站人员,设计特色内容板块,开展不同形式的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如红色基因知识竞答、红色基因摄影比赛、红色基因基地实践心得论文等,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开设疑难解惑板块,与留言的学生积极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受教育者对互联网空间信息的科学甄别能力,切实发挥好平台教育与宣传引导的功能。

四、结语

红色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优良作風,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资源和教学素材。高职院校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红色基因全方位、多角度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契机,在传承中不断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涵养爱国主义情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提高铸魂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乔.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立德树人[N].江西日报,2019-11-25(01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3]刘娟,蒋凌毅.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2-25.

[4]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8(1).

[5]王会民,王婧锐.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0(6):38-41.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8(4).

[7]马乔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研讨会综述[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35-37.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想信念基因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