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工坊”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2-25 00:39:59刘思聪彭淑燕范广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坊双创数字

刘思聪 彭淑燕 范广帅

[摘           要]  数字媒体产品作为数字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而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以及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困境。各职业院校近些年均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基于“工坊制”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合了工坊制与双创教学模式的优点。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双创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19-03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近些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带动当前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向数字型社会转变。而数字媒体产品作为数字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而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以及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困境。这也是数字媒体产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新变化

伴随着近年来宽带网络、5G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一种融合了互联网、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展示等多种新兴技术以及文化创新的新兴产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媒体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兴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底,英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年产值约占英国GDP的8%左右。美国的数字媒体行业每年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约占每年美国总GDP的4.5%左右,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在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自2013年起,数字媒体行业年产值每年以130%的幅度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近6000余家数字媒体产品制作公司,数万家网络平台公司。每年行业人才缺口约为160万人。总体而言,目前数字媒体产业正处于行业的快速上升中。

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度也在持续走高,因此各高职院都开设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00余所。部分高职院校将该专业开设于计算机或软件学院,而另一些则将该专业放置于艺术设计学院。这种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专业作为一个交叉专业,它的专业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目前,数字媒体产品制作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具有大量的新技术储备和进行快速知识更新迭代的能力。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核心能力构建等方面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在:(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对于人才培养方向缺乏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2)专业对应岗位梳理不清,难以体现行业发展的趋势。(3)课程体系更新速度慢,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4)课程标准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而轻实践。高职院校作为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一种独立教育类型,应当始终将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5)教学手段陈旧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水平教育目标的期望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数字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相关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这也意味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现状是,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多由计算机类或艺术设计类教师“跨界”而来,没有经过完整的专业培训。目前,各高职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企业实践、岗位轮训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是短期行为,教师无法真正接触到行业内部的核心技术与创意体系。另外,高职院校所聘请的企业导师,尽管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但是由于其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导致其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建立起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专业教学现状与真实行业实践之间的矛盾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企业、贴近工作岗位的教育模式,其本质就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完备、操作熟练的高水平技师和工程师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性指导文件,例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必须与生产实践过程相对接,所有的教学都必须围绕实践来开展。而在近期,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进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大力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也在花大力气联系各行业领军企业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都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引入校内的实践训练项目,为了方便教学,往往并不能体现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企业为了保证项目风险可控,往往都倾向于提供已经成熟的老旧项目,而这并不能使学生接触到当下前沿的技术体系与设计理念。

三、“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企业社会的新需求。

(一)基于“师傅带徒弟”的“工作室”培养模式

“工作室”人才培养方式工坊制最初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中,学生跟随教师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亲自经历了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熟悉了各种创作手法与技巧。

但是工作室制培养方式也有其弊端,例如,在该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对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具有高度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且充分的训练。这也导致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数量将会受到严格限制。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

(二)基于“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为了克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生规模限制问题,国内外院校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这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人才培养的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教学主体从单一的学校变成了学校、企业双主体。这就意味着当学生被学校录取时,也同步被企业录用。此时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未来的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企业未来员工的招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将借助自身在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积累下来的经验,为学校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相关课程标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并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沉浸式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尽快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与流程。

这种培养模式尽管能够解决学生的规模限制问题,但是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并未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掌握的差异程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入分析上述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并且结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兼具“工作室制”与“现代学徒制”优点的“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保证传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工作室”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出完整、逼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具体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双创工坊”改变了现代学徒制中将整个企业视为完整教学主体的思路,转而将企业进行“分子化”拆分。每个“工作室”或“工坊”都以能够生产一种产品为最小化约束。通过此种拆分,可以保证每个产品小组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达到最少化,从而为“精准化”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在进行拆分时,也考虑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因此在进行“工坊”设置时,应依据技术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级别的工坊。学生在各工坊之间进行滚动学习,可以保证学生以一种“由易到难”的方式有序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企业中的真实工作环境。同时,“双创工坊”吸收了工作室制中教师教学的优点,在每个工坊中都配备了一名专业教师来针对工坊中的产品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完成相关产品的生产全流程。同时每个工坊中都会配置一位企业导师,企业导师的作用是保证所有流程在生产全周期内准确无误,能够按时交付产品。通过上述措施,创新工坊在保证一定教学规模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精准化”教学管理。

四、“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为了验证“双创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用性,本研究选取南京某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2018级的两个专业班作为实践对象,并与南京薄暮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阡陌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上述两家公司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按需提出了修改意见与要求,并提供了五个真实企业在研项目作为工坊教学资源。数媒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数媒三班采用“双创工坊”模式进行教学。在进行“双创工坊制”教学前,先对各班级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数媒一班为提前批录取班,数媒三班为对口单招录取班。两个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业水平持平,均未接触过数媒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在“双创工坊制”教学初期(第一学期),将数媒三班学生随机分配到了七个初级工坊中。通过为期一年的实践,发现参与“双创工坊”的学生,其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均有大幅提升。

五、结语

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企业、社会的新需求。双创工坊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的。该教学模式吸收了工作室制教学的优点,同时也受到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启发,在综合了上述两种现代新型教学模式的优点后,依据数字媒体产业的行业特点,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面向职业院校、企业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的对比研究,发现利用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熟练程度。同时经过该教学模式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工程师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曹雪琴.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2]代晓容.职教校企合作不对等交换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20-27.

[3]张科海.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4-27.

[4]高原,王蓓.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3,29(3):149-152.

[5]孔德兰,蒋文超.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制度互补性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7):103-108.

[6]邱挺,黄智贤,叶长燊,等.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学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6):12-16.

[7]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8]杨飞虎,毕正华,但承龙.江西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策设计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9]常婷.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4):206-207.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工坊双创数字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20年26期)2020-10-27 02:23:28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0
星月工坊
童话世界(2018年14期)2018-05-29 00:48:02
答数字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