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莉 许蕴文
[摘 要] 高校思政教育是党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思政素养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引发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蔓延,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观念扭曲等现象,从而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高校思政教育中,倡导立德树人理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在阐述立德树人理念,概述高校思政教育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立德树人理念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调查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对策。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理念;思政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43-03
高校思政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抓住立德树人引领作用有利于落实国家对思政教育战略部署。思政教育在党领导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与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是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国务院颁发《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高校思政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作出部署。21世纪后全球局势发生巨变,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国际上敌对势力散布中国威胁论谣言,改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教育者面临的难题,要以全新的思维审视新时期思政教育现状,积极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概述
研究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阐明的相关理论,诠释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特征。传统文化为理解立德树人内涵提供基本框架,立德树人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立德树人理念是共产党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理念内涵
立德、树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检验教育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立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习近平在北师大座谈会时提出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德是個体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大学生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树立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个人信仰[1]。公德是新时代对公民道德价值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价值标准,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新时代树人要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实干本领与责任担当的人才。立德树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立德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树人包括知识传授与审美能力培养等内容,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思政教育是内涵丰富的概念,精准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特征,对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指社会秉持思想政治观点,对教育目标施加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向社会成员传达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2]。高校思政教育秉持思想政治观念与道德准则,运用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准则及民族时代精深教育等,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思政观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表现为社会思潮多样化加剧了高校思政工作复杂度,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加快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环境对思政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实行系统感化教育,思政教育落实要以实践为基础,思政教育者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道德发展理论由皮亚杰等人逐步建立,核心内容是道德随着个体成长逐步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遵循相应教育机理。
高校思政教育是党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是落实党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健康成长是国家对大学生的热切希望,道德是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道德问题逐渐增多,表现为奉献社会精神有待提高[4]。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政素质与意志品质。大学生思政素质反映大学生“三观”,新形势下互联网发展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忽视国家集体利益,陷入精神空虚状态。高校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才能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政水平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深远[5]。自国家实施“互联网+”计划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要从现实出发分析思政教育现状,客观了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求
大学生思政教育承载引导人才政治素养的重任,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失败往往被操作为一种形式,其原因是传统教育模式老旧,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思政教育目标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素质要求的反映,高校思政教育要求用立德树人理念引导思政工作目标。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视,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地位作用认识明确,大部分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建设实态肯定性评价较高。网络思政教育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效果满意度有待提高,如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方法有待改进。校园文化活动品质有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及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新时代下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加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重视坚持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高效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得到国家重视[6]。思政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强调思政教育的地位作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大学生“三观”参差不齐,利用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新时代高校德育的重点。社会信息化形成以信息生产交流网络空间、网络普及化等因素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得到便利条件。
(三)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传统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思政教育的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多元价值观等复杂严峻形势,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往往仅注重目标设定[7]。思政教育面临理论教育体系缺少人文关怀等方面困境。思政教育科学化关系思政教育的成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往往停留于考试范围内。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对有关知识体系直接搬用,学校无法将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教育切入点。西方价值观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灌输思政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市场机制健全使得文化多元化发展,主流价值观被社会不合理现象冲击,很多学生对肩负的历史使命意识缺乏正确态度。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传承性与民族性结合等特点。创新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催化剂,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才能增强思政教育生命力[8]。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要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机制,探索网络思政教育新方式。
(一)拓展立德樹人思政教育方法
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手段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时代特征结合,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新途径。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手段要着力于巩固阵地,加快推进校园文化精品建设活动。思政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要创新话语体系,高校要开发兼具逻辑价值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作用,必须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混合运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增强课堂感染力。不断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微课慕课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
校园文化体现高校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校园文化成为高校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要提高战略意识,不断吸收借鉴国外高校校园文化优秀元素,国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表现为举办丰富的社团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发校园文化活动精品项目,促使校园活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用榜样的力量实现育人,激发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
(二)强化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是紧跟时代步伐,紧跟党中央政策方针,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更新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道德,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当今中国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大学生价值观总体呈现奋发向上的发展态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责任感较强,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具有严重享乐主义倾向,大学生价值观存在践行积极性不高问题。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精准化思维,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增强思政教育针对性。高校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理想信念教育是使教育对象将个人理想统一到社会主导理想信念中,是进行立德树人下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广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非常迫切。要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与塑造集体主义道德人格,深入开展爱国爱党党史国情教育,深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认识。
(三)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意识
教育理念创新是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改变过去忽视学生主体性局面,高校思政教育传统工作模式阻碍思政工作发展。思政教育者要秉持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感受性作为评价思政工作的重要因素。德育为先是立德树人维度下进行思政工作的根本指导,习近平在同优秀青年代表会谈时强调,民族文明素养体现在青年道德水平上。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关系高校思政工作成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存在严重社会信仰缺失现象,要把德育作为思政工作首要工作,重视德育的重要作用。高教法指出高教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重视体美劳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心理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学习创新能力等,要求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造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本文概述立德树人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求与机遇挑战方面全面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青年一代有理想信念,国家才有前途希望,当代大学生承担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改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教育者面临的难题,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是思政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少华.茶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借鉴运用[J].福建茶叶,2021,43(11):93-94.
[2]武千钧.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引入茶文化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10):239-240.
[3]孙磊.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路径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8):79-80.
[4]任龙静.以实践育人理念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调研报告[J].财富时代,2021(9):107-108.
[5]李靖宇.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5):170-171.
[6]梁阿莉.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0):88-90.
[7]赵柏林.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9.
[8]林鑫.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274-275.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