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开展德育的重要资源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协调推进,既是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这“两个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思政课”共同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另一方面,“大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思政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进一步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思政课”的目标一致性。一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二者都包含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激荡的世界中站稳立场、把稳方向,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思政课”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亘古亘今,文化都起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定信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价值取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行为规范……都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基石。同时,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经典著作等文化遗产,也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思政课”都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其他渠道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4],在“大思政课”中,全过程、全体系、全方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承家国情怀、为民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家庭、社会等力量,各方协同共育,从小时候入手,从小事情着手,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推动博物馆、经典著作、传统技艺等走进校园,推动科学家、志愿者、党政干部走上讲台,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有人气”“长志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必要条件,特别是通过完善课程内容、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等手段,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融合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系统融入 “大思政课”建设。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应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强调必修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素养。这一表述沿用到2020年的修订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基础。在课程内容中,应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用“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海纳百川、顺势而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中华人文精神,涵养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个人品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社会公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大德。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6],分12个学科详细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建设的策略,并指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从教材体系上,创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条件,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伦理和风尚为原点,逐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感受力、理解力、认知力、探究力,助力学生继承和发扬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养成恪守诚信、严于律己、敢于担当等优秀品质,树立和增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主要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课程体系构建。在理论课程方面,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段,在大学阶段要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之一。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渐进式、一体化推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践课程方面,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要联合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为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创造必要教学条件,为增强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言之易,行之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关键在落实。要坚持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创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造发挥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补充作用,运用好“三个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开展好“三个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
第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例如:在中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当中融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观教育。在大学阶段《近代史纲要》的授课中融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观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解读中融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行为规范教育等。第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丰富课堂实践方式,开展博物馆、纪念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实地参观活动,运用沉浸式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第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果展示。结合学科特色,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将专业课实践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大思政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第一,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建设课程群。在中小学阶段,运用“3+2+N”模式,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实现课程全覆盖,例如:语文教学中在讲解古诗文时,着重带领学生领悟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人先贤“托物言志”“以文言志”的道德修养、爱国情怀;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课、专业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开展“中华文化概论”教学,带领学生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体系的发展脉络,学习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各具特色的理论价值体系,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启迪。第二,融入教学平台搭建。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网络平台,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素材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大平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项目和文化育人专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提供有效路径。第三,融入教学资源挖掘。邀请非遗传承人、博物馆讲解员等走进校园,建立智慧学习平台,促使无声的文物、遗产、古籍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同时,在完成基本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例如:西部地区开展传统游牧文化教育,中部地区开展传统农耕文化教育,东部地区开展传统海洋文化教育,使教育内容贴近实际。
一方面,提高家庭教育主动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开启家庭教育法治新时代,在家庭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以家风、家训、家书等强化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家庭生活的劳动和实践中开展孝亲敬老等活动。另一方面,拓展社会教育引导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集社会之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电视台、出版社、网络平台等文化传播机构联动机制,开展道德楷模、感动人物评选等活动,构建全民教育战线。发挥“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品牌节目效应,扩大受众群体,引领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的熏陶中塑造健康阳光的审美观,引领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的滋养中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