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家访者角色研究

2022-02-24 00:05:21吕敏霞
世界教育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国学前教育

吕敏霞

摘   要:美国学前教育相关项目中的“家访者”角色一般由参与项目的社区工作人员、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儿童保育员或一些志愿者等担任,在提高家长促进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能力、配合学前机构开展教育工作以及提高学前儿童的整体教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美国家访项目及家访者角色的发展历程、家访者的工作模式与内容、家访者的能力要求、家访者的资格认证及其专业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美国学前教育家访模式积累的相关经验对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美国 学前教育 家访项目 家访者

一、家访项目及家访者角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之前,美国社会语境中“家访”(home visiting)一词的含义主要是向民众提供医疗、救助、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入户服务。20世纪20年代早期,美国成立了美国儿童福利协会(Child Welfare League of America),其宗旨是通过家访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1]。此后,“家访”一词逐渐聚焦于“专业人员入户进行指导以提高家长的教养能力”之意。

20世纪60年代,人们意识到贫穷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教育效果,随之开展的“对贫穷开战”(War on Poverty)运动促使学前教育领域启动了一系列旨在改变贫困家庭儿童受教育状况的项目。例如,1962年发起的“高瞻佩里学前教育项目”(High/Scope Perry Preschool Project),对来自密歇根州某一极端贫困社区中高风险家庭的123名非裔学前儿童进行长期的纵向研究,探究该群体学业成就低下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学前儿童从周一至周五每天入园2.5个小时,历时2年,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家访;1965年开始实施的“开端计划”(Head Start)从最初为贫困家庭3~5岁儿童提供一个教育、健康和营养服务的暑期项目,迅速发展成为针对0~5岁儿童提供一整年公立学前教育的项目,该项目也为家长提供家访服务。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家访项目,如亲子家庭项目(Mother-Child Home Program)、父母教育项目(Parent Education Program)等,其实施方式主要是由家访者入户为家长示范如何与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鼓励亲子互动,帮助家长成为有能力教育儿童的人。[2]

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人们对通过家访帮助婴幼儿所在家庭提高教育质量的兴趣持续增长,这一时期的家访重点是如何改变家长不当的教养行为和避免儿童受到不良对待等。在这一时期,家访对象开始从过去的普通儿童扩展到残障儿童、从贫困家庭扩展到普通家庭,家访实践及相关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例如,1968年启动的残障儿童早期教育项目(Handicapped Children’s Early Education Program)、1975年发起于夏威夷的健康开端项目(Healthy Start Project)等;针对普通家庭的家访项目包括1981年开始实施的家长即教师(Parents as Teachers)项目、1984年的学前儿童家长家庭指导(The Home Instruction for Parents of Preschool Youngsters)项目、1995年从“开端计划”中独立出的“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 Start)等。[3]

进入21世纪后,学界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在对家访效果的研究方面。2000年,全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访项目的研究与管理人员合作创办了统一的家访论坛,旨在改进项目质量、提升家访者的专业能力等。2009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启动了一项名为“家访项目的实证成效”(Home Visiting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研究,探究家访项目对0~5岁儿童发展的整体影响,初步证实了家访行为在促进母子健康、降低儿童伤害、提高学前儿童的教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通过相关法案争取到了一个高达15亿美元的拨款计划,授权政府、州和社区之间共同合作实施“母亲、婴儿和学前儿童家访项目”(Maternal,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Home Visiting Program)[5],为开展家访行动与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家访者这一核心角色的研究热情也逐渐高涨。本文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拟从中寻找有助于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有益借鉴。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谈的“家访者”是指由联邦政府资助和支持在各州实施的专门或非专门的家访项目的工作人员,一般包括参与项目的社区工作人员、学前机构负责和协调社区工作的教师、儿童保育员或一些志愿者等,并不对应于我国的幼儿园教师。

二、家访者的工作模式与内容

家访者为帮助家长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采取的工作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到受访家庭提供专业的教养指导;二是组织不同家庭参与相关的专业团体活动[6]。本部分主要以“开端计划”和“早期開端计划”这两个代表性项目为例来说明家访者大致的工作模式与内容。

一般而言,每位家访者负责10~12个有0~5岁婴幼儿的目标家庭,按项目要求的频次与时长开展家访工作。比如,按“早期开端计划”的实施要求,每位家访者每周要对每个家庭提供1次不短于1.5个小时的专业服务,每年不少于46次,在项目实施期间每年要组织至少22次不同家庭共同参与的专业团体活动;“开端计划”也规定单次家访时长不短于1.5个小时,每年不少于32次,组织的团体活动不少于16次。[7]

(一)到受访家庭提供专业的教养指导

家访者到受访家庭提供专业服务的内容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家长和儿童发展健康的亲子关系。家访者通过观察儿童及其与家长的互动、向家长描述和分享儿童的表现、鼓励家长分享养育儿童方面的经验与困惑等方式,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第二,与家长合作并共同规划家访事务。家访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创设等,通过与家长合作规划家访时间与内容,调动家长促进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力。第三,帮助家长从照顾儿童的日常琐事中为其创造学习机会。这方面,一般的建议是,家访者需要指导家长如何支持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行为,如通过观察并且与家长分享儿童当下某行为所暗示的兴趣或关注点,从家长与儿童的日常相处中发现促使儿童情感、认知和动作技能得以发展的机会等。第四,使用专业工具对儿童的感官等身体发展发育情况进行健康检测。按照《开端计划项目执行标准》(Head Start Program Performance Standards)的要求,从第一次家访开始后的45天之内,家访者必须使用标准的专业检测工具,基于从家长、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处所了解的信息,检测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发展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评估等。第五,对儿童进行持续的评价并制定与评价结果相对应的课程方案。家访者应把评价儿童发展状态的数据与2015年颁行的《开端计划早期学习结果框架:0~5岁》(Head Start Early Learning Outcomes Framework: Ages Birth to Five)相对照,为家长、项目组提供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并据之为儿童规划个性化的课程活动。

(二)组织不同家庭参与团体活动

家访者组织不同家庭参与的专业团体活动要与《开端计划早期学习结果框架:0~5岁》及所规划的课程目标一致,活动要求家长与儿童同时参与并鼓励不同家庭之间的信息分享。首先,组织家长之间的交流。家访者到受访家庭开展的家访活动帮助家访者和儿童家长、儿童之间建立起个性化交流与学习关系,而若干家庭同时参与的团体活动则可以让家长观察儿童与同伴及其他家庭的亲子互动情况,家长之间也有更多交流经验的机会。其次,为家庭提供与教养儿童相关的综合化服务信息,满足家庭成员追求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各种需求。比如,家访者可以邀请专业人员为家长做保教主题方面的专题分享,就若干家庭中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题交流,邀请心理专家帮助家长解决教养儿童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等。

综上,家访者的工作旨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提升如何促进儿童在认知、社会、情感、语言、身体运动等方面得到发展的能力,将与儿童的日常互动变为促进其学习与发展的资源,使家长和儿童处于高品质的学习体验中。

三、家访者角色的知识、技能与实践要求

基于“父母才是教育和影响其孩子的专家”的认识,为促使家长更多地参与儿童的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养质量,美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项目强调家访人员须具备下列10项能力:第一,与家庭成员建立相互尊重、积极正面的合作关系的能力;第二,理解并适应不同的家庭文化传统的能力;第三,促进家庭幸福并使家庭成员成为学习者的能力;第四,改进亲子关系并使家长成为儿童的第一任兼终身教育者的能力;第五,促进家庭联结社区支持系统的能力;第六,帮助家庭利用社区资源提升育儿质量的能力;第七,促使家庭成员支持并学会引领相关项目实施的能力;第八,与其他专业机构及人员合作为所服务家庭提供一致、完整和综合服务的能力;第九,根据受访家庭的具体情况而提供专业服务并促进家庭育儿质量持续改进的能力;第十,家访者实现持续专业成长的能力。[8]

上述各项能力对家访者均有知识、技能与实践方面的要求。以第一项能力为例,在知识方面,家访者要掌握与合作家庭的成员建立关系的方法,了解不同家庭的语言和文化传统,熟悉家访者的专业道德标准等;在技能方面,家访者要能够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关系,掌握有效的交流技能,如能够同时关注家长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倾听并捕捉关键信息等;在实践方面,家访者需要了解所服务家庭的亲子关系、成员的心理健康等情况,策划并支持家长实现为儿童预定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调整与家庭合作的时机与方式等。

四、家访者的专业资格认证

及其专业发展

(一)家访者的专业资格认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关注早期教育的学者的提倡下,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希望通过儿童发展协会(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 Credential,CDA)对相关人士进行认证和颁发专业资格证,借此来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完成教养任务的质量;从1985年起,一个新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美国专业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開始接管CDA认证的各类早教领域从业资格证的发放事项,包括家访者资格证、学前教师资格证、儿童保育资格证等。截至2020年,美国已颁发了80万份CDA认证的各类资格证,每年颁发或更新的证书达4万份,CDA认证的资格证在全国范围内都广受认可。[9]

CDA颁发的家访者资格证(以下简称CDA家访者资格证)用以衡量未来的家访者能否成为有能力指导早期教育实践的专业工作人员,拟从业者需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才能够获得CDA家访者资格证。第一,准备阶段。在申请CDA家访者资格证之前,拟从业者需完成120个早教培训学时,在下述8个核心领域中任一领域的培训学时都不低于10学时:学习环境构建、儿童动作和认知发展、儿童社会和情感发展、家庭目标明确、家访项目运作、坚持专业主义、儿童发展与学习的原则和为儿童谋福祉。此外,在提交申请后的3年内,申请人需在0~5岁儿童的家庭完成共计480小时的家访服务,且要积累和整理一系列的佐证材料,如家访时所做的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和记录等,以供随后的展示阶段所用。第二,申请阶段。在该阶段,申请人需获得自己拟加入的家访项目管理者的同意和确认、选定自己的专业指导教师、向专业认证委员会提交个人申请并获得预约通知等。第三,进行个人展示并获得证书。申请人需要向专业认证委员会展示个人之前准备的一切相关材料,证明自己已达到前述CDA要求的各项核心能力标准等;经专业认证委员会检验后各方面皆达标者即获得CDA家访者资格证。值得一提的是,CDA家访者资格证自颁发之日起需要每3年更新一次。[10]

(二)家访者的专业发展

家访者获得资格证书并开始正式工作后,相关项目的管理者仍要关注家访者的专业成长,一般从如下三方面进行规划。

第一,持续为家访者提供专门的指导和高质量的培训。一方面,依据目标家庭的儿童评价数据、家庭成员参与儿童教育的方式与质量情况等,有针对性地为家访者提供不间断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对家访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定期为家访者提供专业培训[11]。在为家访者提供专业培训方面,一般的做法是围绕CDA提出的一套核心能力标准,结合家访者的实际需求和目标家庭的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主题培训。比如,“开端计划”和“早期开端计划”项目所制定的家访者培训计划主要包含家访技能与策略、0~5岁儿童的发展、与残障儿童所在家庭的合作、与双语儿童所在家庭的合作、对家访者的反思性专业指导等系列主题[12]。第二,促使家访者和家长、教师、社区工作者等人员以社区为中心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所在家庭的幸福而努力。第三,要求家访者制定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内容包括自己对家访者角色的认知和所需了解的基本信息,以及项目组应该为自己配备什么样的专业导师、提供何种具体的培训活动和专业支持等,使自己走到能够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和家庭正常运转的专业道路上来。

五、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家访者角色研究及相关举措帮助家访者在促进儿童早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提高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促进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能力和参与度、弥补针对3岁以下幼儿的早教机构不足、配合学前机构开展教育工作、协助婴幼儿父母应对家庭新情况并保证家庭健康运转,以及唤醒整个社会重视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等,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通过家访提高家园合作的程度和社区、家庭成员的参与度。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一般由带班教师担任“家访者”角色,“家访”也仅指教师到儿童所在家庭进行有限的交流,家访活动发生的频率低、程度浅,家园合作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另外,学前儿童所在的社区通常也仅负责户籍管理、医疗保险等与教育相关度不高的事项,家园合作、家长和社区参与工作都比较薄弱。有鉴于此,可以尝试在学前机构安排专门的家访人员和负责协调社区工作的人员,加强家园合作;同时应尽快建立基于社区的资源整合机制,形成社区支持家庭的良好氛围[13],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儿童教育。

第二,通过启动家访项目研究,唤起社会对儿童早期教养问题的关注,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保教一体化。“关注和培养0~5岁学龄前婴幼儿,使儿童在进入学校系统之前拥有良好的生活体验,做好入学准备”是美国“开端计划”项目追求的目标之一[14];此外,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3~6岁儿童的教育,而是将出生到入学前的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重视0~3岁和3~6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连续性,在政策制定方面给予高度关注[15]。但我国学前教育系统一般仅覆盖3~6岁的学前儿童,3岁以下儿童(尤其是贫困、残障等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问题基本上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由其所在家庭负责。可以参照美国学前教育相关经验,鼓励学前教育系统启动更多专门的家访项目研究,安排专门的家访人员对3岁以下儿童所在家庭定期进行常规性家访,以提升家庭成员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尽早发现、确认和处理个别家庭对儿童的不当教养行为,不仅对我国早期教育体系提供补充,也顺应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潮流。

第三,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家访者队伍。目前,我国的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领域虽有对专业家访人员的需求,但因培养和培训工作未能跟进,教育界还要进一步呼吁并多方寻求借鉴。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家访者进行资格认证的操作办法、对其工作模式和内容的具体规定,对从业知识、技能和实践方面的具体要求等,也能够为我国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家访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2][3][4][5]National Home Visiting Resource Center. Brief overview of key historical events:historical summary[EB/OL].(2020-01-10)[2021-09-03].http://homevisiting.org/history.

[6]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ome visitor’s online handbook[EB/OL].(2019-12-03)[2020-09-03]. https://eclkc.ohs.acf.hhs.gov/program-planning/home-visitors-handbook/requirements-home-based-option.

[7]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ad Start policy and regulations[EB/OL].(2020-01-10)[2021-09-16].https://eclkc.ohs.acf.hhs.gov/policy/45-cfr-chap-xiii/1302-22-home-based-option.

[8]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lationship-based competencies to support family engagement: a guide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s who make home visits[EB/OL].(2018-01-10)[2020-09-03].https://eclkc.ohs.acf.hhs.gov/sites/default/files/pdf/no-search/RBC_Home-Visitor_ guide.pdf, p8-31.

[9]CDA Credential. Hist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 (CDA) credential[EB/OL]. (2020-01-10)[2020-09-26].https://www.cdacouncil.org/about/.

[10]CDA Credential. Home visitor: steps to earn your home visitor CDA credential[EB/OL].(2020-01-10)[2020-09-26]. https://www.cdacouncil.org/credentials/apply-for-cda/home-visitor.

[11]Early Childhood National Centers.Bringing the Parent, Famil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Framework to Your Program: Beginning a PFCE Assessment (Version 1)[EB/OL].(2020-01-02)[2020-09-26].https://eclkc.ohs.acf.hhs.gov/sites/default/files/pdf/ncpfce-assessment-101411.pdf,p16-17.

[12]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ad Start/Early Head Start Home Visitors-Training Supportive of the Role [EB/OL].(2020-01-10)[2020-10-16]. https://eclkc.ohs.acf.hhs.gov/sites/default/files/video/attachments/home-visiting-enhaning-pro-dev-home-visitors-training.pdf.

[13]羅娟,杨彩霞,朱晓宇,等.社会支持对家庭育儿压力的缓解作用——基于儿童早期发展社区家庭支持服务项目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0(7):39-49.

[14]ECLKC.About the Office of Head Start[EB/OL].(2020-06-02)[2020-09-26]. https://eclkc.ohs.acf.hhs.gov/about-us/article/about-office-head-start.

[15]马慕青,姚琳.布莱尔政府执政以来英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家庭支持政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9,46(4):32-48.

编辑 娜迪拉·阿不拉江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美国学前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3:09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19:08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