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浅探

2022-02-23 18:38徐婷
关键词:学习平台智慧课堂初中生物

徐婷

摘要:智慧课堂,是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课堂由教室物理环境延伸到网络智能环境,形成的一种智慧学习场域。依托“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可从学情分析、资源推送、互动交流、评价反馈等方面推进教学。具体步骤是:精准分析学情,制定学习目标;推送丰富的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立体化互动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即时评价反馈,关注过程表现。

关键词:初中生物;智慧课堂;学习平台

智慧课堂,是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将课堂由教室物理环境延伸到网络智能环境,形成的一种智慧学习场域。《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初中生物智慧课堂契合了这一要求。我们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积极开展探索。下面,以《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中的气体变化》一课为例,从学情分析、资源推送、互动交流、評价反馈等方面,分享一些体会。

一、精准分析学情,制定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的学情调查分析,可以详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从而精准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学习主题“植物的生活”的重要概念之一。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主题的教学可分为两个学习项目:项目一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体变化”;项目二为“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中的气体变化”,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本课前,教师通过“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有关呼吸作用的微视频以及相关问题,得到学生的作答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前概念中的主要误区有:(1)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气体变化与光合作用一样;(2)植物的呼吸器官是叶;(3)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根据前测数据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与学生错误前概念相违背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探究结果与前概念不一致的认知冲突(失衡),从而生发主动探究学习的心向。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

(1)参与设计并实施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能够描述并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实验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提高探究意识与能力。

(2)分析生活情境中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植物体的生命现象。

(3)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提高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两大生理过程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

二、推送丰富的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如我们使用的“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学习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验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资源进行筛选和阅览,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推送了以下学习资源:

(1)视频1,内容为:人类种植各种不同的植物,依靠植物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丰收时,农民常常会挖掘地窖贮存食物。

(2)视频2,内容为社会新闻“地窖吃人事件”:人们进入长时间密闭的、贮存有大量果蔬的地窖中时,晕倒甚至窒息死亡。

(3)微课1,内容为:常用的二氧化碳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利用澄清石灰水、BTB溶液检测。

(4)微课2,内容为:氧气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通过食物吸收的营养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如何对瓜果蔬菜进行贮存?通过推送视频,让学生了解北方利用地窖贮存食物的习俗。以社会新闻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人进入长时间密闭的菜窖里为什么会晕倒?我们如何防止这一类事故的发生?进入菜窖要注意什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进一步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含量的变化。

三、立体化互动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学习平台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多元、立体。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操作过程)可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近距离共享给所有人。全班由此打破时空界限,实时交流,暴露思维过程,完善学习成果。

本节课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实时交流,共享并完善学习成果。

(一)分享个性化的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分析地窖中贮存的各种瓜果蔬菜,提出探究问题: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教师利用平板推送微课,介绍二氧化碳及氧气的检测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设计实验方案。

部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页图1所示。学生初次设计的实验模型存在不少问题,如未设置对照实验、实验变量选择错误、实验装置较难搭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讨论素材。学生提交实验设计后,教师挑选出常见错误并下发给学习小组,再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展示模拟实验材料包,并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构建模拟实验装置。问题串设计如下: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保证对照实验的被检测气体量一致?黑色塑料袋(锡纸)是不是一定要使用?

教师引导学生在之前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素材构建实验模型,并通过平板上传作品。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模型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完善模型(一个小组完善后的实验模型如图2所示)。学生在构建、理解、完善模型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基于方案实际操作并共享过程与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组的实验器材,并讨论使用方法;尝试利用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拍摄实验结果并上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A瓶(管)和B瓶(管)中所用植物材料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和茎),由于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影响检测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利用根(白萝卜)、花(花菜)、果实(苹果)、种子(黄豆)等非绿色的器官开展实验,将这些材料分别放置在透明塑料管或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学生分小组对不同的器官进行探究后,将实验结果(一个小组的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平板上传,其他小组可以通过查阅上传的照片,观察到不同器官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否有区别。不一致的情况,其他小组在完成本组实验的基础上,也可以积极加入分析与讨论中。

四、即时评价反馈,关注过程表现

由于智慧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是实时、多元、立体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反馈也应是即时的,并且更加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同时,借助学习平台,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包括评分、点赞、点评等。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在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模型设计及实验实践后,都可以上传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阅览、点赞或者推荐优秀作品,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图4所示为两个小组的即时评价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素养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理解知识、构建概念、领悟生物学思想方法中的思维过程、思维水平进行评价与反馈,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外显化行为来评价学生思维水平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如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气体成分变化”的重要概念、探究实验的相关操作等的掌握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利用科學思维水平评价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3]孙曙辉,刘邦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

猜你喜欢
学习平台智慧课堂初中生物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微信及微网站的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泛在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