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构逻辑:技术路径及其实现策略

2022-02-23 19:08彭华友彭茂辉车志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资历框架课程体系

彭华友 彭茂辉 车志明

随着职业教育从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专业群建设成为改革传统专业组织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形态。专业群建设试图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专业聚焦程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推进程度不深、学习内容与社会适应程度不高、就业质量始终难以提升等发展瓶颈。然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始发于学科教育,用学科逻辑探讨专业群建设的问题,最终都会回到“理论+实践”的建设路径,并以不同形式体现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非连续性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自身表征模糊和内在冲突,缺乏成熟的技术路径指导专业群建设[1],造成了专业群建设成效不理想,同时也弱化了“中高本”衔接和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沟通的内在需求。资历框架是指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的递进形式或者不同层次就业与岗位需求形成的一个连续被认可的资历阶梯[2],通过整合多个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实现对行业内多类型岗位能力系统梳理,以技术技能需求逻辑和职业人才成长逻辑,形成了自身“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整体形态,可以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以内在关联性、持续成长性、阶段一致性为技术特征的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资历框架与专业群建设的耦合关系

(一)对资历框架的理解及其应用场景的统摄

近年来,随着人才全球流动的整体提速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诉求提升,诸多国家快速推进资历框架建设,以评价和认可不同国家、不同体系提供的资格,通过评估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实现资格的相互通用和支持不同类型的资格成果转换。按照欧盟发布的《地区和国家资历框架全球调查2017》的数据,全球已经有150多个国家正在发展和实施国家资历框架[3]。从形式上看,资历框架是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所产生的成果置于同一个标准框架内进行对比,以此为拥有相应资历的人提供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进阶更高学历的门槛。从内容上看,资历框架提供可比较的资历标准,支持多类教育成果的兼容性和互通性,促进不同类型成果之间的沟通与转换。比如,在职业教育中通过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标准设计,可以支持除学历之外的教育发展,如职业培训、工作场所学习、师带徒学习、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类型学习途径的学习方式,经过评估或者是获取相关成果条件后,可以转换为相应的职业教育学历学分,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从功能来看,资历框架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制度,体现了导向功能、质量功能、衔接功能、资本功能和规范功能[4]。按照资历框架的整体特征和实践情况,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承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历成果。通过基于资历标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结构化处理,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资历的纵向等级序列对照。最为典型的是工程师领域下的《华盛顿协议》,实现了不同国家工程人才培养的相互认可[5]。二是不同类别成果的转换。按照资历框架的标准体系,可以将不同类别的学习成果进行基于标准的转换,减少无效、低水平重复成果的获取。三是不同层次成果的沟通与衔接。在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基于资历标准的评审,可以作为支持学习者获取更高学历的依据[6]。四是质量保证标准建设。将资历标准作为治理的工具,发挥资历标准的引导、制约和赋能功能,约束各个教育机构按照资历标准的内容开展教学建设和质量保证。

(二)专业群特征及其建构内容

专业群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将拥有共同基础的专业进行组合,通过“专业群落组织形态和集约化发展形式,实现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专业集合体”[7]。专业群建设旨在通过实现专业的整体优化,形成专业建设的集约化、规模化、资源共享化,实现资源聚集和共享的经济意义、灵活和柔性化的教学组织改革意义、管理革新的组织意义、提高职业教育学习者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教育意义。从专业群建构的内容来看,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专业“聚”群。即按照区域经济特征和学校已有基础,将专业和相关资源平台通过一定的逻辑进行聚合,按照刘晓等人的整理,归纳为基于产业群组群、岗位群组群和群内组群三种逻辑[8]。组群是将专业聚合在一起,是专业群建设的第一步。二是课程“共”群。在专业群组建之后,需要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体现在构建一个专业群底层的共享课程体系、专业群的分立课程体系和高层次课程的选修体系[9]。课程内容优化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重复范围大的课程内容纳入到专业群的共享课程体系,并实施专业课程的条理性清理。三是教学“立”群。按照课程体系实施对接产业群的教学,实现职业教育“育训并举”教学,支持专业群与产业群的能力需求对接,实现具体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能力的形成。

(三)资历框架与专业群建设的耦合逻辑

1.范围耦合:资历框架与专业群都对接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

资历框架需要建设系列标准体系,包括资历标准、专业能力等级标准和能力单元标准;专业群建设是针对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的专业体系进行组群,以及在专业体系下的教学建设。资历框架所建设的资历标准需要统摄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教育成果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通常需要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将行业上下游产业具有类型技术特征的共同岗位能力标准进行组合,如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组织建设的《物联网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将物联网的相关岗位和社会需求进行整合,是物联网专业群内的产业链、创新链上的能力需求的单元化和模块化,体现了明显的耦合关系。

2.形式耦合:资历框架的能力模块整合性与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性耦合

资历框架需要梳理纵向上体现能力进阶性、横向上体现具体核心表征的能力单元,用于评价不同类别学习成果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形成一系列引导学习者和教育机构开展教学建设和质量保证建设的相关标准,实现不同类型之间的标准对接与协同。专业群建设是对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组,使之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高层互选”[10]。从形式上看,资历框架和专业群建设都需要梳理对应行业的能力模块,按照产教对接的形态构建教学体系,实现不同体系之间的内容共享,都是对具体领域的能力进行模块化划分,形成内容聚合、形式稳定和边界清晰的单元标准或者课程模块。

3.内容耦合:资历框架搭建的能力单元体系与专业群构建的内容支撑体系耦合

资历框架的主要内容是通用性能力标准和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前者的主要内容是参考学历体系和职业资格体系,对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定义,比如博士层次对应的知识能力要求前沿知识、批判性认知和创新应用[11];后者主要内容是对行业内所需要的能力模块进行聚合处理,形成按照行业核心职能和级别建立的能力分布图。专业群建设的起点是专业组群,核心内容是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调整,形成对接产业的多维度衔接体系,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内关系的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的通用化和个性化。从内容上看,资历框架所建设的行业能力模块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标准体系存在内容上的对接关系,最突出的耦合点是根据产业集群的能力需求架构两者的核心内容,形成指导各自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4.评价耦合:资历框架追求的“成效为本”与专业群构建的“社会需求”耦合

资历框架的核心理念是不同类型的成果因为其共同的成效,可以实现沟通和衔接,继而建立起一系列指导个体和组织对照的标准化参照,学习者只要掌握了标准所涵盖的技能,就可以获取相应的资历(资格)或者学分,从而完成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专业群的核心理念是对接产业群的人才需求,通过人才培养资源投放的方式进行优化,构建起资源共享体系,满足产业人才需求的知识纵向深化及横向拓展需求。“成效为本”关注的是获取学分或者资历之后,学习者知道后能做什么,“学到什么与是否学到比什么时候学和如何学更重要”[12]。专业群建设的逻辑是能力对接产业需求,比能力的强弱及何时获取能力更重要。资历框架与专业群建设的共同理念都是以应用为中心,将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作为评价标准,并建构各自的体系,前者重在将其支撑的体系进行能力模块化,使之整合多类型学习成果,后者重在将其支撑体系进行课程体系化,使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和岗位对接,其内在逻辑是互通的。

二、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构的技术路径特征

(一)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构技术路径及其建设需求

1.技术路径与专业群建设的技术路径

技术路径是指事务和组织建构的方法论和工具系统,以及其与工作对象和任务情境的统摄与整合。技术路径具有简单技术路径和复杂性技术路径的区分,简单技术路径通常针对一种线性的逻辑,如培植性技术,其相互关系的细节需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通常用标准化、过程化等特征来描述。随着技术从简单技术发展到复杂技术,技术路径从简单路径转向复杂路径,特别是针对对象模糊的组织和个体而言,技术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其作用的方式需要考虑力量与对象的多维度交互,多表现为建构性的路径。在教育领域,由于对象的模糊性,其建设路径体现了更多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一个因素的调整通常引起多个因素的系统性变化,是一种复杂性特征明显的技术路径。

通常来说,专业群建构的技术路径包括组群路径和建设路径。组群路径是指对专业群进行组合的路径,也称之为组群逻辑,通常包括产业群建设路径、岗位群建设路径和群内建设路径。其中,产业群建设路径通常是围绕产业的结构、空间和产业链的分布形态进行组群,围绕产业形成专业群逻辑结构。如某高职院校在“互联网+”特色院校的整体框架下,组建物联网专业群,实现跨管理学院、机械制造学院和电子工程技术学院的专业群组。岗位群建设路径是针对职业分工关系进行专业群建设,如茶叶产业按照种茶、制茶和茶艺的职业分工关系整合建群,使专业紧密对接产业,形成人才培养的整体支撑。群内建设路径是指在学科内形成专业集群,如建筑类专业、医学类专业,这类专业群的群内专业有相似的学科背景和通用的实现平台,其整体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知识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能为教师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拓展提供空间。在传统高职建设中,群内模式是普遍的组织形态,以院建群是最为常态的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

专业群建设路径是指围绕专业群的组建目标,开展专业群平台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群教学建设等一系列建设的路径,通常分为价值驱动路径、计划驱动路径、制度驱动路径、结构驱动路径。价值驱动路径是指在理解专业群建设价值的基础上,自觉对群内相关专业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对接社会需求的课程建设、实施“育训并举”的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相关行为,促使群内相关专业在共同价值目标的统摄下,以交互协同实现价值认同和价值增值。计划驱动路径是指按照专业群内相关主体的公共利益,制定相关建设计划,形成“自上而下”的专业群建设路径。计划驱动路径的关键在于计划自身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行性,同时需要计划制定主体监督、服务、保障供给等提供一系列支持,保证计划的落地。制度驱动路径是指围绕专业群建设的系列要求,制定相关的制度,发挥制度的引导、约束和赋能功能,促使专业群按照整体建群目标发展。结构驱动路径是指对专业群建设的多种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致性、稳定性的有序结构,在结构的整体框架下开展高质量课程建设等专业群建设的技术路径。

2.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设技术路径

不管何种模式,专业群建设过程都是按照岗位内容和工作过程,以工程思维的形式,对专业群建设的各个因素和环节进行逻辑化处理,并系统建设起相互关系。建设的前提是对专业群所对接的产业群以及产业链形成清晰的工作环节和能力需求调研;关键是依托调研结果,形成专业群建设的路径决策;同时,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模糊性的建设目标,如高质量课堂、信息化标杆院校、课堂革命等,都缺乏广泛认同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行业的全景性统摄不足、产业链部分环节对应的专业(或课程)现实基础薄弱、模糊性指引目标的标准缺乏,造成实施过程中的“纸上建群模式”。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设指的是依托资历标准,按照资历框架对各个行业的能力结构进行划分,结合院校现有的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组群或者专业群建设的一系列活动。基于资历框架开展专业群建设,其运行的起点是在资历标准的指引下,准确定义不同学历层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目标及其范围;运行的关键是以行业能力矩阵的纵向衔接关系和横向能力分布,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将行业能力等级标准下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转换为专业群课程及其相关教学建设的内容,使行业能力等级标准成为指导专业群建设的主要依据;将资历框架所蕴含的成效为本理念,转换成专业群相关教学产品的评价理念,进行建构一个准确定义职业教育层次、以行业能力结构深化专业群设计、依据能力矩阵重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能力单元建设课程、实施以成效本位的课程评价改革,形成一种科学、可持续的专业群建设路径。

(二)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设核心特征

1.通过资历框架解决专业群整体能力架构问题

专业群解决的是专业资源的聚集和效率问题,以及职业教育产教对接问题,是集约化、规模化、资源共享化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化,蕴含了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灵活的教学组织改革价值。从对接产业群的直接表征来讲,产业对职业人才需求是有层次性的,他们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产业变革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技术精进过程与现实基础之间发生多层次交互,实现技术创新。尽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强调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获取产业的人才能力需求,但缺乏整体架构能力并开展布局的思路,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建设衔接的难题始终没有解决,课程资源的错配、错位始终大量存在。资历框架通过建构能力范畴、能力矩阵和能力单元评价标准,整合专业技术技能需求和教育成长“螺旋式”上升需求。能力范畴直接对接产业链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建设的依据;能力矩阵是专业不同层次人才能力的整体架构,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能力单元清晰描述了具体支撑能力模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按照成效为本的理念描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导课程标准建设和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解决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人才定位与能力配套的准确性问题。

2.通过资历框架解决专业群“上下联动”问题

资历框架的直接表征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的资历阶梯,其被形象化为“阶梯”的直接原因是资历框架定义了不同层次资历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标准,实现了在同一能力范畴的“上下联动”。“上下联动”契合了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要求,解决了专业群建设的“纵向衔接”问题。首先,资历框架支持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形成准确的能力目标定位。专业群的主流路径是对接产业群,但产业群的人才需要是固化的,并不会严格区分同类型岗位不同等级,这就导致了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中职、高职都对应同一产业群进行专业设计,缺乏准确的能力对接标准。资历框架有利于整合行业内的人才能力需求,形成进阶特征明显的能力衔接路径,支持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其次,资历框架通过能力矩阵支持专业群课程体系“上下联动”。在传统的专业群建设中,不同层次的专业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前后衔接关系,尤其是高职层次,无法兼顾普通高中和中职生源的学习者。在资历框架的能力框架中,可以清晰查阅上一层次的能力覆盖面和层次,在此基础上开展能力模块的选取,并依托能力模块设计课程体系,对未参加先前能力教育的学习者予以针对性内容支持服务。再次,资历框架通过能力单元,实现课程内容的层次衔接。能力的衔接最终依靠课程和教学落实,通过能力单元对产业技术技能的准确把握和教育教学要求进行深化,并依托能力单元开发相关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建设。

3.通过资历框架解决专业群建设“左右整合”问题

专业群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资源共享,关键是减少资源的低效配置和低水平重复,以共享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由于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机制并不完善,特别是跨学院组群的专业群难以准确掌握群内其他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以群建院”和“以院建群”模式难以摆脱核心信息层级传导过程导致的效率递减问题,影响了课程的边界清晰程度。资历框架整合了多类别学习成果,是不同类别成果互认的共同标准,能够有效解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左右整合”问题。一是通过能力矩阵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整合是专业群建设的重点,也是其优势所在[13]。现行专业群建设是将群内专业的资源进行捆绑,没有与产业群能力结构形成良好对应关系,无法将优势专业的课程建设能力、资源供给能力传递给弱势专业,形成专业群内的整体发展。资历框架通过能力矩阵,清晰呈现行业内专业的能力模块,并形成边界清晰的能力单元,支持专业群开展顶层设计,对群内资源进行解构和重构,促进专业之间的共享。二是通过多类型学习成果的转换,将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岗课赛证”引入外部资源,实现专业群与外部资源的共享。随着产教融合的拓展和1+X证书制度所培育的培训组织的增加,以及相关专业竞赛的类型完善,这些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资源,通过资历框架建立多类学习成果的学分转换通道,实现以1+X证书、培训课程、技能竞赛成果等诸多院校认可的学习成果,并建构相应的学分转换机制,实现这些成果背后的资源共享,专业群整合优质资源。

三、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群建构实现策略

(一)基于资历框架的行业能力等级标准整体设计专业组群

根据“双高计划”的要求,职业院校需要面向区域或者行业重点产业,依托特色优势专业,实施与产业对接的专业群建设,并实现专业群自我完善和动态调整的发展机制,需要职业院校进行建群思维的整合,核心是实现专业跨院建群、专业整合建群和专业重构建群。专业跨院建群是指建立涵盖产业链的专业群,通常专业群内相关专业跨越了多个学科,如汽车产业专业群涵盖了汽车销售、汽车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与养护等多个专业,这些专业有的并不是集中在汽车学院,如汽车销售通常在营销等相关专业或者是营销专业中的汽车销售方向,跨院建群就是要整合这类资源,形成集中优势。专业整合建群是指将对接产业群的专业群进行聚合,形成特定的学院,从组织和资源上进行聚集,完成专业群的重建。专业重构建群是指通过以核心专业带动对接产业群的相关专业,将相关专业针对产业群的要求进行专业重构,实现专业群的建设。专业组群建设要解决两个核心难题:一是专业群所对接产业能力的需求问题,二是专业群要形成自身的组织形态。前者的难点在于过往专业组群模式忽视了技术赋能造成的产业发展形态的复杂性,难以适应产业日益模糊边界的现实状态。借助资历框架的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将行业能力矩阵的“上下左右”相关关系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探索专业群的整体形态。后者借助行业能力等级标准所形成的能力矩阵,完成传统专业群建设的整体布局,并依托专业群进行组织重建,使专业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企业需求的桥梁。

(二)基于能力矩阵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群所涵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较为普遍的思路是“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14]。“底层共享”是指相关专业群建立起一致性程度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旅游管理专业群将旅游相关专业的基础能力进行梳理,并以此建设专业群的“共享课程”;“中层分立”是指将具有“异质性”的专业能力模块进行分离,作为专业独特性的课程开发依据,从“中层”夯实专业的基础;“高层互选”是指将跨越专业的边界模糊性能力作为课程开放,支持具有专业能力的学习者开展选修,提升其能力的复合程度,有效考虑了专业群内课程的共生关系和对接产业的现实状态,但核心是所依托的标准并不清晰,在没有能力充分调研和具备良好校企合作的院校,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设计实际是混乱的,尤其是“上下”和“左右”逻辑。依托能力矩阵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势是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完成了行业能力的整体布局,选取哪些能力模块作为共享模块,哪些能力模块作为专业分立的内容,哪些作为互选模块有较为清晰的指引,同时还能可视化能力模块的前后逻辑关系,以此来考虑整体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关联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施工地图”,以此支持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构,将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细化为课程群对接能力群。

(三)基于能力单元设计课程及其学分评价标准体系

资历框架之所以能支持不同类别的学习成果开展学分转换,核心是依托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建立起一系列能力单元,依托能力单元的标准描述可以完成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比较[15]。基于能力单元设计课程及其评价标准是指将课程对接一到多个能力单元,并依托能力单元描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标准开展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设计,主要是解决课程建设技术路径上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的问题。在过往的技术路径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的主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在现实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掌握的信息是岗位能力需求,缺乏能力的层次划分和边界划分,在具体落实中难以适应学习者需求。能力单元的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业、学校和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建设专家等多类利益相关群体建成的涵盖技术技能与教育“双重”逻辑标准,以此建设课程兼顾了产业和教育教学的双方需要,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问题。二是课程内容实现了层次的衔接问题。随着职业教育类型化的逐渐成熟,尤其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加速建设,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层次衔接的核心是能力标准的清晰化程度和支持能力的内容形态,资历标准呈现了整体的能力层次,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对应专业群层次,能力层次对接在选择内容上就能发挥出优势,能较为简单地将符合职业教育层次的内容遴选出来,作为课程的内容。三是课程的评价问题。能力单元清晰描述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层次和范围,可以解决课程评价标准不清的问题,还可以为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等对接提供标准指导,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

(四)围绕资历标准开展“成效为本”的教学和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群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课堂的高效,打造高效的课堂是检验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核心领域。从高质量的课堂要义来看,资历框架提供了“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支持了高效率学习空间的融合,是落实专业群设计的重要途径。首先,资历框架提供了“成效为本”的理念,加速了多类学习方式的整合,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职业教育缺乏教学层面的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核心是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解决基本的规律性问题。资历框架所蕴含的“成效为本”理念,将“输出”作为评价的标准,支持学习者多种形态的学习,回应现代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化问题。其次,资历框架对职业教育教学空间打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基于资历框架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共享资源创造了条件。制约资源共享诸居多要素中,标准缺乏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围绕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开展教学资源建设,解决了资源缺标准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专业群之间、专业群之内的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资历框架课程体系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Hadoop的DDoS检测框架
英国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