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陆 琤 许安庆 王雪阳
1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1;2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江苏镇江 21200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社会经济形势产生了剧烈变化,经济增长困难加剧的同时伴随就业问题的凸显,据统计,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虽然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极容易产生紧张、烦躁等焦虑情绪,对于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又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生因为专业性强、培养周期长、临床实践技能要求高、就业面窄等特点,其就业心理问题更需要重点关注[1]。
就业焦虑指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于可能无法达到或实现就业目标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心理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或干预,还会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生理反应和行为[2]。研究表明,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差异和个人性格特质等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就业形势、社会支持、就业资源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个体出现就业焦虑[3],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个体内在因素,在就业焦虑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与焦虑呈负相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即使遇到挫折和打击,也会尽快调节重新开始,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相反,低自我效能将影响付出努力的程度,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放弃[5-6]。
此外,个体的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存在的形态,对个体有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健康。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教育程度、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对就业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其所得报酬的重要影响。经文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干部及兼职经历可以显著缓解就业焦虑,高校毕业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7-8]。而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影响到个体人力资本的获取,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将更加愿意去尝试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间接影响医学生就业焦虑,人力资本在自我效能感和就业焦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5-6]。
本研究于2021年4月—7月运用网上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选江苏某高校医学专业大四、大五医学生,共回收问卷311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其中,男109人(36.7%),女188人(63.3%);年级方面,四年级116人(39.1%),五年级181人(60.9%);户籍地方面,城镇户口是164人(55.2%),农村户口133人(44.8%);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含预备)53人(17.8%),非中共党员244人(82.2%)。样本在性别、年级、户籍地、政治面貌方面的结构比例,与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构成比例基本吻合,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本符合研究需要。
1.2.1 就业焦虑量表 就业焦虑量表采用由张晓琴等编制[9],用来测量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水平。该量表信度为0.8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量表采用1(完全不符合)~4(很符合)4级评分,共计30个条目,包含就业恐惧、就业不安、面试焦虑和工作焦虑四个维度。将4个维度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分数越高,就业焦虑程度越严重。
1.2.2 自我效能感量表 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王才康和 Schwarzer 编订的中文版[10-11],该量表为单维量表,共计10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正确)~4(完全正确)4点计分,只统计总量表分,即10个条目总分除以10,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程度越强。该量表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7。
1.2.3 人力资本测量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存在的形态,对个体有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健康(舒尔茨,1990)。有关大学生人力资本衡量的标准,国内学者已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个体的教育学习状况和工作实践经验两方面[12];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者选取学生干部身份、各类证书、实践经历等变量作为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指标[13-15]。据此,本研究选取医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经历、成绩排名、奖学金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作为衡量医学生人力资本的具体指标。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比较就业焦虑、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本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从总体上看,以每个条目2.5分为理论均值(4级评分),30个测量就业焦虑的指标中有17个高于理论均值,最低均值为2.33,且医学生的就业焦虑总分均值高于理论均值75,可见就业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个人资本总分高于理论均值10,主要是因为大五医学生都有临床实践经历,实践经历指标分值较高,自我效能感总分接近理论均值,说明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表2 就业焦虑、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本各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就业焦虑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就业焦虑与奖学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奖学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就业焦虑与成绩排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成绩排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就业焦虑与学生干部经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干部经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表3 个人资本在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进一步验证个人资本对就业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以就业焦虑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以个人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一个中介效应模型。鉴于传统逐步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研究选择了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4,中介效应值是-0.791(-1.270,-0.433),95%CI不包含0;加入中介变量后的直接效应值是-0.854(-1.321,-0.388),95%CI不包含0。检验结果显示个人资本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占总效应值的48.09%。
3.1.1 就业焦虑的现状分析 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合理范围内的就业焦虑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求职者积极的参与就业竞争,但是就业焦虑一旦过度反而会给毕业生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害身心健康[16]。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就业焦虑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当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就业形势复杂多变,求职者更加珍惜稳定的工作机会,疫情反复的现象也会带来招聘方式的变化,无形中增加医学生就业难度。
3.1.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医学生自我效能越好,就业焦虑越少。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高的人,有更强的能力处理事情,即使遇到问题和挫折,也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相反,低自我效能不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态度消极,而且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放弃,可见自我效能感确实能够有效缓解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另外就业焦虑与社会实践、奖学金、成绩排名、学生干部等个人资本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可见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积累实践经验将对就业焦虑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医学生中成绩越好,实践经验越长,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更不容易产生就业焦虑;同时,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实践、奖学金、成绩排名和学生干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表现为自我效能感高的医学生更加愿意在学习、工作上付出努力,取得成绩。
3.1.3 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个人资本在自我效能感和就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占总效应的48.09%。具体的说,医学生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影响就业焦虑,也可以通过个人资本这一中介变量来对就业焦虑产生作用的,个人资本的中介效应说明在缓解就业焦虑的过程中,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同时形成的动态过程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提示我们,医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促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
3.2.1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 求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医学生应该坦然面对,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结合自身情况梳理正确就业价值观,过分追求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热门专业,而不愿意去边远地区、基层岗位、或是压力大的工作岗位显然是不够现实的,反而会因扎推到竞争激烈的岗位而被淘汰。根据本研究结果,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医学生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他们更加不能坚持,往往几次求职过程中的失利便会使自己的自尊收到打击,严重者会导致逃避就业等消极处理方式,所以医学生要摒弃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部门,结合医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与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指导就业[17]。
3.2.2 积极调整心态,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在校医学生因为社会随着整个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和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文凭已经不再是铁饭碗,社会人才需求更加倾向多元化,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专业要求高,就业范围小,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还是会因为社会经验不足、思维模式单一等因素,并不能整体的、系统的考虑个人发展,很多职业发展规划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有一些职业规划缺乏长远性,不够系统。医学生要从自身出发,端正心态,能够怀抱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学校、家庭可以帮助医学生积累成功经验,鼓励他们乐观的看待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失败与挫折。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逐步尝试,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积极的经验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变的自信,面对后疫情时代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生要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找到调节心理平衡的途径,转化就业焦虑为动力。
3.2.3 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 本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就业焦虑,医学生要能够意识到当前社会整体形势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能够在院校时努力做到不断提升自己,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增强社会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操作能力在医学生培养环节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学校要帮助医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锻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和竞赛,使医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就业时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提高职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焦虑。
3.2.4 积累人力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本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于自我效能感和就业焦虑都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通过文献研究可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义,即依附于毕业生个人的,以接受学校教育、社会实习实践等方式获得的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等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要素的总和。本研究选用学生干部、成绩排名、奖学金、社会实践等作为人力资本的特征变量对比了群体特征差异,调查结果表明4个变量对于自我效能感和就业焦虑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医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接受教育的同时习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争取成绩和实践能力在同届学生中达到较高的水平,不仅能够有效的应对防御就业焦虑,还会更容易在就业中取得优势,增加就业时选择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