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欢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解释语文课程的: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良好的语感体现在朗读上,在教学中,低年级在朗读方面唱读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综合十年教龄,从教学上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谈谈有关低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朗读能力;提升技巧
一、增加识字量,提升朗读的速度
识字量的多少决定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的高低,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是教學重点,识字量多,阅读能力就强,朗读能力随之也会比较强,反之,识字量少,阅读速度就慢,识字量少的学生就会要花多点时间在认字上而非朗读上。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在识字教学上就要采取多元化手段,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不会花大部分精力在阅读时的认字上,从而出现唱读的现象,为什么会唱读,因为学生脑子里要想字怎么读,就无暇顾及朗读的好坏。唱读也是现在低年级非常严重的一个现象,唱读是非常影响语感的,不是一天两天才出现这种现象,所以要有效提高低年级的朗读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第一步就要加强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从而在朗读技巧上才能慢慢深入。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文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要让他们学到什么?最直接明了的就是体现在朗读上。一个班的朗读水平高,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因为首先肯定的就是这个班的孩子识字量是不少的, 在教学时才能花费时间在朗读的指导上。要想读好一篇课文,就要多练习朗读,家校合作监督。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课上反复强调朗读技巧,家长在家可以多让孩子练习,抓住每一次进步来鼓励孩子,让孩子在朗读上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时,教师的朗读指导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
普通话水平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多示范、多领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朗读的技巧。
2.设立朗读小老师
在教师和小老师的引导带读下,学生从听觉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内化自己的朗读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感,再到全班一起感悟课文中所隐藏的情感,感受情感带来的冲击,进而在朗读技巧上体现出来。
3.朗读技巧的训练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声音是否清晰。
(2)字音是否准确,特别是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区分。
(3)长句子的停顿是否符合要求、朗读古诗的停顿划分等。
(4)在呼吸上如何停顿。
(5)抑扬顿挫该如何应用在课本上。
三、整体上提升朗读技巧
低年级的课文朗读起来比较朗朗上口,从整体上该如何帮助学生来理解文中的情感呢,主要从提出以下建议。
1.抓住朗读的时间
传统教学上,教师上课讲授知识的时间几乎占据了一堂课的时间,如果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那朗读课文几乎是很少,学习新课时,即使有布置和设立兹有朗读课文这个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时,很多学生还没读完就要停下来学习新课,这样的自由朗读在全班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朗读上就失去了优先朗读权,在整体朗读上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培养课前朗读的习惯,以及在教学时对朗读时间的把握。
2.加强在课堂中的朗读指导
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全班这个整体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朗读水平达到哪个程度,从哪个方面入手,如在教学课文时,对于读不好的句子,要加强指导,对于朗读水平较低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在整体上就能达到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
3.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朗读带来的乐趣
学习语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能从文字中感受魅力,更是体现在朗读上,朗读水平高能让文章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低年级的课文更是如此,充满童真童趣。在教学新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上就对这课文感兴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好的朗读能让人感觉到舒服和快乐。
朗读有进步的孩子,我们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朗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平时多读多练,就能达到一个标准。这就是进步带来的快乐,朗读带来的快乐。
语言的艺术体现在朗读上,也是教学中最为基本的表现方式,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间的桥梁就是朗读,朗读更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朗读是其它一切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它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语文殿堂,感悟语文带来的快乐,还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好小学低年级的朗读能力,就为今后长期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慢慢得到了一个有效直接的体现方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小作家选刊2014年9期
[2]《谈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小作家选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