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强 毛军明
摘要: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不仅要保障教学质量,还要提供特色化、多样化的课后育人活动。我校自2019年起就已开始了关于课后服务的探索,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总结、反思原有工作,结合“双减”精神继续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1+X”课后服务模式,把基础课程辅导作为重要内容,又以社团课程形式开展劳动教育,不断追求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乐成长的课后服务。
关键词:双减;课后服务;探索
一、基础保障,社会需要的生机校园
“课后服务,提质减负”是社会的需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我校围绕“海润童心,悦享人生”的办学理念和海韵课程体系,在课程架构下开展学生课后服务,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是宁波是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我校始终坚持用劳动教育凸显办学特色,用劳动教育理念推动学校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特色的、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借着“双减”的东风,我们把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即职业体验课程,融入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也让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为保障职业体验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依托当地小家电和花卉特色产业,投入100余万元打造模拟场地和购买高仿真设施道具,先后推出了小家电组装车间、工业设计实验室、农蔬种植基地、苗木培育基地、动物繁育基地、海娃少警队等10个体验基地,涵盖工、农、科、商、警等一系列职业,打造新样态的生机校园,让学生从职业启蒙、入职体验到成果展示中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优化资源,学生渴望的多彩课程
学校设计课后服务的总目标是让每位家长放心,对每位学生负责。在“双减”精神的指引下,学校设计课后服务课程的原则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加强特色社团建设;凸显职业体验魅力。学校以课后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主要分为两个形式:第一,主要是把基础课程辅导作为全体学生课后服务中的重要内容,语、数、英任课教师轮流服务,同时辅导学生尽量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教师主要在“及时、精准”上着力。针对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课后托管的辅导,教师主要在耐心、细致上下功夫,包含对薄弱学生学业的面对面细化辅导。在答疑辅导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原则,不仅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把社团课程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提升,因材辅导,分层提高。我校开设了小解说员(民族团结)、小营业员(海慧超市)、小服务员(食堂)、小小志愿者(垃圾分类、社会服务)等服务劳动职业体验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既保障了每位孩子的全面发展,又关注了个性发展。
三、全面助学,家长喜爱的高效活动
(一)扎实推进,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服务的内容是否能告别 “托管式”服务,获得辅助学习的效果是家长更为关心的一个方面。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要想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就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样才能助力学生健康发展。为落实市“双减”精神,学校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科研引领,研究活动内容。教师深挖专业理论知识,打造高效学习活动,通过课程群整合,开展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学科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学校在体、艺、科、综等学科上做了大融合,通过建立起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养。如我校的小家电职业课程,融合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后服务的社团化、特色化,为学生的课后服务生活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有力促进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多重实践,丰富服务活动。学校设立了班级劳动岗,结合垃圾分类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让学生每天有任务,每周都有统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时间,同时与劳动课程结合开展劳动实践。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了育人功能。因材施教,服务全体学生。
经过探索与实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初见成效。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课后服务见成效的同时,我们深知,课后服务工作要想精益求精,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还需要深入挖掘教育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和丰富的实践形式,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深化家校协作,凝聚教育共识,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家长焦虑,把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学习 践行 反思[N]. 河西区教育局.天津教育报. 2013-12-13 (006).
[2]杨绍球.全方位拓展“减负增效”的途径[N]. 江苏教育报. 2009-11-09 (007).
[3]黄浩.“少教多学”带来的“减负增效”[N]. 中国教师报. 2021-08-25 (001).